臣真述曰︰夫稟二氣而生,居三才之際︰靈于萬物者,謂之最靈;靈于最靈者,謂之聖人。聖人代天地而理萬物者也,于是因言以立道,因道以制名。然異于真常之元,故曰︰可道。既為萬物之母,故曰︰可名。又天地之道,無跡可尋,故曰︰常無欲以觀其妙。聖人之作,有物可睹,故曰︰常有欲以觀其僥。觀,猶示也。且乾坤之用,因無入有,是以同出異名;變化之理,因有歸無,是以同謂之玄。蓋天地之道,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是為一玄也;聖人之道,代天理物,各正性命,復為一玄也。故曰︰玄之又玄。是以,道君將明王者,治天下、安萬國、正師旅,孰不由于此戶者也。故曰︰眾妙之門。臣伏惟玄元皇帝所建五千之文將垂億兆之祀,同天地之覆載,比日月之照臨,利將無窮,人受其賜。故王者得之,可以適天下;諸侯得之,可以安萬邦;卿大夫得之,可以凝庶績;士庶人得之,可以知其所歸。若好徑之徒不遵此道,必有倒行之悔。矧其違易即險而欲僥幸者哉!微乎!微至乎至不可得而言也,已是以初標道。非常道,指其殊涂而同歸;末言眾妙之門,明其百慮而一致,冠于篇首,誠有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