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對玉 寶對珠 玉兔對金烏
注︰玉兔︰指月亮,傳說月亮中有玉兔。《楚詞》顧兔在腹,謂月中有玉兔。
金烏︰古代神話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因用為太陽的代稱。《淮南子》︰日中有 烏,謂有三足金烏也。漢劉楨《清慮賦》︰“玉樹翠葉,上棲金烏。”唐李涉《寄河陽從事楊潛》詩︰“金烏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點蓬萊光。”元武漢臣《馮玉蘭》第二折︰“看東溟漸升玉兔,早西山墜盡金烏。”清王端履《重論文齋筆錄•絕句》之二︰“燭影搖紅人未散,金烏騰彩已三竿。”
孤舟對短棹 一雁對雙鳧
注︰孤舟︰孤獨的船。晉陶潛《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詩︰“眇眇孤舟游, 歸思 。”宋陸游《戲題江心寺僧房壁》詩︰“史君千騎駐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明高啟《出郭舟行避雨樹下》詩︰“一片春雲雨滿川,漁 欲借苦多緣。多情水廟門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短棹(音趙)︰也寫作“短”,本指劃船用的小槳。五代閻選《定風波》詞︰“扁舟短棹歸蘭浦,人去,蕭蕭竹徑透青莎。”宋朱敦儒《好事近•漁父》詞︰“短棹釣船輕,江上晚煙籠碧。”元張憲《賦松江漁者》︰“短輕舟白 翁,往來常在泖西東。”清侯方域《與阮光祿書》︰“W今已遭亂無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這里指小船。唐戴叔倫《泛舟》詩︰“孤尊秋露滑,短晚煙迷。”宋無名氏《水調歌頭•建炎庚戌題吳江》詞︰“平生太湖上,短棹幾經過。如今重到何事,愁與水雲多。”
一雁對雙鳧(音扶)︰語出“雙鳧一雁”。漢甦武出使匈奴被羈,歸國時留別李陵的詩中有“雙 俱北飛,一雁獨南翔”之句。後以“雙 一雁”為感傷離別之詞。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故興離別,則引雙 一雁為喻,諷君子小人,則引香草惡鳥為比。”
雙鳧︰兩只水鳥;兩只野鴨。漢揚雄《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手 海 搜慵 晃 啵 D飛不為之少。”宋黃庭堅《次韻清水岩》︰“雙 能來游,俗子 可掃。”元虞集《甦武慢》詞︰“乘雁雙 ,斷蘆漂葦,身在畫圖秋晚。”
另,《後漢書•方術傳上•王喬》︰“王喬者,河東人也。顯宗世,為葉令。喬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 朝。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 有雙 從東南飛來。於是候 至,舉羅張之,但得一 焉。乃 尚方診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後用為地方官的故實。唐徐凝《送李補闕歸朝》詩︰“ 馬歸咸秦。雙 出海門 。”宋甦軾《次韻陳海州書懷》︰“酒醒卻憶兒童事,長恨雙 去莫攀。”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一折︰“現如今擁雙 做宰臣,許下我五花 為縣君。”
橫醉眼 捻吟須 李白對楊朱
注︰橫醉眼︰陸放翁詩︰三萬里天供醉眼。
捻吟須︰盧延遜詩︰“吟成一個字,捻斷數睫須”。
李白︰唐朝著名詩人,世稱“詩仙”
楊朱︰戰國時期哲學家,主張“為我”、“貴生重己”,孟子稱其︰“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秋霜多過雁 夜月有啼烏
注︰秋霜多過雁︰北方有白雁,秋深則來,來則霜降,河北人謂之“霜信”。
夜月有啼烏︰古有《烏夜啼》曲。
日暖園林花易賞 雪寒村舍酒難沽
人處嶺南 善探巨象口中齒 客居江右 偶奪驪龍頜下珠
注︰巨象口中齒︰《南州異物志》象脫牙猶自愛惜,掘地藏之,人欲取,必作假牙代之不令其見,見則後不藏故處。
驪龍頜(音何)下珠︰驪龍就是黑龍,傳說其頜下有寶珠,須等其睡著之後方能取得。《莊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貧持緯蕭食者,其子沒于淵,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頜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賢對聖 智對愚 傅粉對施朱
注︰傅(音婦)粉︰搽(音茶)粉。《漢書•廣川王劉越傳》︰“前畫工畫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南朝梁簡文帝《獨處愁》詩︰“彈棋鏡Y上,傅粉高樓中。”明孫梅錫《琴心記•勉撥房貲》︰“你看我男子燒湯女傅粉,猓 仝鍪猩喜徽郾盡!鼻謇鈑妗斷星榕技 #8226;聲容》︰“從來傅粉之面,止耐遠觀,難於近視。”
施朱︰涂以紅色。戰國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宋甦軾《紅梅》詩之二︰“雪里開花卻是遲,何如獨佔上春時。也知造物含深意,故與施朱發妙姿。”也可指涂脂抹粉。清戴名世《洪霞制義序》︰“乃一旦見有悅之者,則亦遂施朱涂粉,居然自以為國色。此窈窕貞靜之女所疾趨而避者也。”
名韁對利鎖 挈}對提壺
注︰名韁︰功名的韁繩。因功名能束縛人,故稱。漢東方朔《與友人書》︰“不可使塵網名 拘鎖,怡然長笑,脫去十洲三島,相期拾瑤草,吞日月之光華,共輕舉耳!”《白雪遺音•八角鼓•游學》︰“游學訪道,快樂逍遙,名利二字盡皆拋。一心要,爭斷名 把利鎖逃。”
利鎖︰名利的鎖鏈。
挈(音妾)}(音科)︰挈︰用手提著。}︰古時盛酒的器具。
鳩哺子 燕調雛 石帳對郇廚
注︰鳩哺子︰鳩哺子,朝自上而下,暮自下而上,均也。
燕調雛︰《竹溪閑居》燕雛將長,其母調之使飛。
石帳︰石崇之帳。《晉書》西晉大臣石崇巨富,嘗做錦絲布帳五十里。
郇(音尋)廚︰唐韋陟封郇公,極奢侈,廚房中飲食錯雜,常常有人進入其中飽食而歸。
煙輕籠岸柳 風急撼庭梧
鴝眼一方端石硯 龍涎三炷博山爐
注︰鴝(音渠)眼一方端石硯︰端州出產的硯台。端州即今廣東高要縣,是古時石硯的主要產地之一。端石硯上有鴝(音渠)鵒(音欲)眼之形跡。鴝鵒就是八哥鳥。
龍涎(音閑)三炷博山爐︰龍涎是一種香料的名稱,古時出產于大食國(阿拉伯國)。博山壚︰香爐的名稱,爐面雕刻有重參的山形圖像,極為精致。李白詩︰“博山爐中沉香火”。
曲沼魚多 可使漁人結網 平田兔少 漫勞耕者守株
注︰曲沼︰曲池,曲折迂回的池塘。北魏楊 之《洛陽伽藍記•沖覺寺》︰“斜峰入牖,曲沼環堂,樹響飛隆!彼我渡 獺端某 偶 #8226;閱古南園》︰“危o穩石,淺灣曲沼。”清王韜《淞隱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