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對海 漢對淮 赤岸對朱崖
注︰漢對淮︰指淮河和漢水。《水經注》中將長江,黃河,淮河,漢水並稱為“江河淮漢”。
淮河:發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在江甦省江都縣三江營注入長江,流經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甦省北部,至江甦省江都縣三江營注入長江.
漢水:發源于陝西省寧強縣蟠冢山,流經陝西,湖北後在武漢注入長江,漢水的年水量都超過黃河。
赤岸︰泛指土石呈赤色的崖岸。《楚辭•東方朔•七諫•哀命》︰“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沒身而不反。”王逸注︰“楚有高丘之山,其岸峻M,赤而有光明。”
朱崖︰紅色山崖。唐陸龜蒙《秋熱》詩︰“午氣朱崖近,宵聲白羽隨。”明何景明《姜子嶺至三坌》詩︰“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
鷺飛對魚躍 寶鈿對金鉤
注︰寶鈿(音電)︰以珠寶瓖嵌。《新唐書•車服志》︰“起梁帶之制︰三品以上,玉梁寶 ,五品以上,金梁寶 。”《新唐書•諸夷蕃將傳•阿史那社 罰骸疤 諉榔淞 透 刀。”明張羽《席上聞歌妓》詩︰“淺按紅牙拍,輕和寶 箏。”或指以金翠珠玉制成的花朵形婦女首飾。唐張柬之《東飛伯勞歌》︰“誰家 世 帳前, 粉紅脂映寶 。”唐戎昱《送零陵妓》詩︰“寶 香娥翡翠裙,裝成掩泣欲行雲。”《新唐書•車服志》︰“ 命婦之服 兩 飾以寶 。”
金鉤︰金屬釣鉤。晉葛洪《抱樸子•廣譬》︰“金鉤桂餌雖珍,不能制九淵之沉鱗。”明楊柔勝《玉環記•考試諸儒》︰“但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
魚圉圉 鳥喈喈 草履對芒鞋
注︰圉圉(音雨)︰局促不安的樣子。《孟子.萬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悠然而近”。
喈喈(音接)︰形容聲音和諧。《詩經.風雨》︰“風雨淒淒,雞鳴喈喈”。
草履︰草鞋。
芒鞋︰用芒睫外皮編織成的鞋。亦泛指草鞋。唐張祜《題靈隱寺師一上人十韻》︰“朗吟揮竹拂,高揖曳芒鞋。”宋甦軾《宿石田驛南野人舍》詩︰“芒鞋竹杖自輕軟,蒲薦松 亦香滑。”《西游記》第四三回︰“芒鞋踏破山頭霧,竹笠沖開嶺上雲。”《紅樓夢.寄生草》︰“哪里討煙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宋甦軾《定風波》詞:“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古賢嘗篤厚 時輩喜詼諧
注︰篤厚︰老實忠厚。
詼諧︰談話富于風趣。其言專商鞍、韓非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漢書•東方朔傳》
孟訓文公談性善 顏師孔子問心齋
注︰孟訓文公談性善︰《孟子.滕文公上》︰“滕文以為世子(太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顏師孔子問心齋︰《莊子.人間世》︰衛君無道,顏回欲前往干預,孔子說︰“這樣危險,通過心齋方有效果”。心齋︰排除一切思慮和欲望,保持心境清淨。
緩撫琴弦 像流鶯而並語 斜排箏柱 類過雁之相挨
注︰流鶯︰即鶯。流,謂其鳴聲婉轉。南朝梁沈約《八詠詩•會圃臨東風》︰“舞春雪, 流鶯。”宋晏殊《酒泉子》詞︰“春色初來,灘鷙旆記 蚴鰨 悍鄣 a翻飛。”明謝讜《四喜記•冰壺重會》︰“春晝日遲遲,朝罷身無事,流鶯百囀度高枝,不覺添詩思。”清龔自珍《高陽台》詞︰“問春人,知否園亭,啼遍流鶯。”
箏柱︰箏上的弦柱。每弦一柱,可移動以調定聲音。唐錢起《送崔十三東游》詩︰“千里有同心,十年一會面。當杯緩箏柱,倏忽催離宴。”唐李商隱《獨居有懷》詩︰“浦冷鴛鴦去,園空 蝶尋。蠟花長遞淚,箏柱鎮移心。”
豐對儉 等對差 布襖對荊釵
注︰荊釵︰荊枝制作的髻釵。古代貧家婦女常用之。《漢書》孟光既嫁梁鴻,乃為椎髻,釵荊布衣練裙。唐李山甫《貧女》詩︰“平生不識繡衣裳, 把荊 亦自傷。”明潘紱《老女吟》︰“無端忽听鄰家語,笑整荊 獨閉門。”
雁行對魚陣 榆塞對蘭崖
注︰雁行︰飛雁的行列。
魚陣︰指規模較大的魚群。唐皮日休嵩起等《報恩寺南池聯句》︰“坐來魚陣變。”唐劉恂《嶺表錄異》卷下︰“船 魚陣,不施罟網,但魚兒自驚跳入船,逡巡而滿。”
榆塞︰即榆關,與山海關近。這里是從字面的榆與下句的蘭崖相對仗而言。
挑薺女 采蓮娃 菊徑對苔階
注︰薺(音寄)︰《詩經》︰其甘如薺。俗呼乳漿菜,春來士女采之。
菊徑︰兩旁植菊的小路。
苔階︰生有苔蘚的石階。南朝梁簡文帝《傷美人》詩︰“翠帶留 結,苔階沒故基。”唐李紳《過梅里•上家山》詩︰“苔階泉溜缺,石 青莎密。”清黃景仁《石鰲塢洞天福地遺址》詩︰“羽衣散盡香火 ,時有丐者僵苔階。”
詩成六義備 樂奏八音諧
注︰六義︰《詩經》就其內容可分為風、雅、頌,就其形式可分為賦、比、興,這就是六義。
八音︰古時用金、石、絲、竹、匏(音刨)、土、革、木八種材料制作的樂器。
造律吏哀秦法酷 知音人說鄭聲哇
注︰造律吏哀秦法酷︰漢高祖入咸陽,感嘆秦朝法律太嚴酷,就約以三章之法,後無以除奸,命蕭何制定法律,次其輕重。
知音人說鄭聲哇︰鄭聲哇︰《論語》鄭聲淫邪。鄭聲,古時鄭地的俗樂。哇︰淫。
天欲飛霜 塞上有鴻行已過 雲將作雨 庭前多蟻陣先排
注︰鴻行︰即雁行。
蟻陣︰螞蟻的陣勢。宋陸游《睡起至園中》詩︰“更欲世間同省事,句回蟻陣放蜂衙。”《西游記》第六六回︰“人如蟻陣往來多,船似雁行歸去廣。”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誰弱誰強排蟻陣,爭甜爭苦鬧蜂衙。”
城對市 巷對街 破屋對空階
桃枝對桂葉 砌蚓對牆蝸
梅可望 橘堪懷 季路對高柴
注︰梅可望︰曹操率軍出征,軍士渴而無水,曹操假稱說︰“前方有梅林,酸可解渴”。軍士聞之遙望,口中流水。《世說》:魏武一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
橘堪懷︰《二十四孝.懷橘遺親》︰後漢陸績年六歲,于九江見袁術,術出橘待之,績懷橘二枚。及歸拜辭,橘墮地。術曰︰“陸郎做賓客而懷橘乎?”陸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
季路對高柴︰季路、高柴都是孔子的弟子。
花藏沽酒市 竹映讀書齋
馬首不容孤竹扣 車輪終究洛陽埋
注︰馬首不容孤竹扣︰《史記.伯夷列傳》︰周武王伐紂,伯夷、叔齊扣馬而諫。孤竹︰《莊子•讓王》︰“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於孤竹,曰伯夷、叔齊。”後遂用“孤竹”借指伯夷、叔齊。晉葛洪《抱樸子•博喻》︰“孤竹不以 粒易鹿 之富,子廉不以困T貿銅山之豐。”南朝宋範曄《逸民傳論》︰“武盡美矣,終全孤竹之 。”唐李德裕《贈右衛將軍李安制》︰“往者,產祿擅朝,充躬交亂,每念王室,殆於阽危,不憚芳蘭之焚,竟全孤竹之志。”
車輪終就洛陽埋︰《後漢書.張綱傳》東漢安帝時,外戚梁冀專權,漢安帝派御史張綱按巡,張綱埋車輪于洛陽都亭說︰“豺狼當道,安問狐狸?”遂劾奏梁冀。
朝宰錦衣 貴束烏犀之帶 宮人寶髻 宜簪白燕之釵
注︰烏犀之帶︰《唐書》裴度還婦人以烏犀帶。烏犀︰犀牛的一種。皮可為甲,角可為器具、飾物,又可入藥。亦指烏犀的角或其制品。五代和凝《小重山》詞之二︰“烏犀白 最相宜。精神出,御陌袖鞭垂。”宋周密《齊東野語•紹興御府書畫式》︰“甦 、文與可雜畫,用……烏犀或瑪瑙軸。”元喬吉《揚州夢》第一折︰“磨鐵角,烏犀冷;點霜毫,玉兔秋。對明窗,滄海龍蛇走。”
髻︰婦人盤發曰髻。
白燕之釵︰《漢書》相傳漢成帝時,招靈閣有神女獻燕釵,成帝賜予趙婕妤(即趙飛燕),後昭帝時宮人碎之,遂化白燕飛走。
朝宰是指唐朝宰相裴度,他是和郭子儀一樣著名的忠臣。對聯的意思是裴度錦繡官衣上系著烏犀帶,顯得很榮耀;趙飛燕美麗的發髻上插著白燕釵,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