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對雅,象對爻,巨蟒對長蛟。
注︰風對雅︰《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份。
象對爻(音遙)︰“象”即《易》中的象卦。“爻”即構成《易》的橫畫,一是“陽爻”用“九”表示,另一為“陰爻”用“六”表示,每三爻合成一卦,一共八卦。
天文對地理,蟋蟀對螵蛸。
注︰螵(音飄)蛸(音簫)︰海螵蛸,一名烏賊。
龍夭矯,虎咆哮,北學對東膠。
注︰夭矯︰形容姿態的伸展屈曲而有氣勢。郭璞《江賦》︰“撫凌波而鳧躍,吸翠霞而夭矯”。
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船頭龍夭嬌。
北學對東膠︰“北學”,庠(音翔)序者,教化之宮也,古鄉學之名。《孟子.梁惠王》︰“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東膠”,周之大學也,《禮記.王制》︰“周人養國老于東膠”。
築台須壘土,成屋必誅茅。
注︰誅茅︰(1).芟除茅草。南朝梁沈約《郊居賦》︰“或誅茅而剪棘,或既西而投 !泵魴燾埂緞螺 謾肥 骸棒逯裰錈┘退 倉謝溝帽L 妗!泵魍敉ゝ 妒 鵂 #8226;談禪》︰“他風流慷慨世間稀,選勝誅茅堂k美。”
(2).引申為結廬安居。龐樹松《檗子書來約游》詩︰“到此倘嫌山水淺,人間何地可誅茅。”
潘岳不忘秋興賦,邊韶常被晝眠嘲。
注︰潘岳不忘秋興賦︰潘岳是西晉文學家,追求文字華麗,著有《秋聲賦》。
邊韶常被晝眠嘲︰東漢經學家邊韶愛在白天睡覺,為其弟子嘲笑為︰“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韶聞之後應聲對曰︰“邊為姓,孝先字;腹便便,五經笥;但欲眠,思經事;寐與周公通夢,靜與孔子同意;師而可嘲,出何典記?”。
撫養群黎 已見國家隆治;滋生萬物 方知天地泰交。
注︰隆治︰大治;盛世。《東周列國志》第二回︰“於赫宣王,令德茂世。威震窮荒,變消鼎雉。外仲內姜,克襄隆治。”孫中山《香港興中會章程》︰“以期上匡國家,以臻隆治;下維黎庶,以 苛殘。”
天地泰交︰語出《易•泰》︰“天地交,泰。”謂天地之氣相交,物得大通。後因以“泰交”謂上下不隔,互通聲氣。《明史•余珊傳》︰“由是大臣顧望,小臣畏懼,上下乖戾,成暌孤,而泰交之風息矣。”
蛇對虺,蜃對蛟,麟藪對鵲巢。
注︰虺(音毀)︰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虺蜮(虺、蜴、蜮都是害人的毒物,喻奸惡小人)。為虺弗摧,為蛇若何(小蛇不打死,成了大蛇怎麼辦?原喻要趁敵人弱小時就把它消滅,後泛指壞人要及早除掉)。
蜃︰蛤蜊。
蛟︰古代傳說中一種能發洪水的龍。
麟藪(音叟)︰《漢武帝紀》,周成康時,麒麟在郊藪。藪︰生長著很多草的湖澤。
鵲巢︰《詩•召南》篇名。《詩•召南•鵲巢序》︰“鵲巢,夫人之德也。國君積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 ,乃可以配焉。”後遂以“鵲巢”指婦人之德。唐陸贄《冊杞王妃文》︰“明章婦順,虔奉姆儀,克茂鵲巢之規,葉宣麟趾之美。”宋甦軾《荊王新婦王氏潭國夫人制》︰“《易》稱中饋,為家人之正吉;《詩》美羔羊,蓋鵲巢之功致。”宋廖行之《鷓鴣天•壽叔祖母》詞︰“生指李,壽方瞳,雲仍今有鵲巢風。”
風聲對月色,麥穗對桑苞。
注︰麥穗︰《後魏書》︰魏蘭根為岐州刺史,麥多五穗。
桑苞︰《易經》︰系于桑苞。
何妥難,子雲嘲,楚甸對商郊。
注︰何妥難︰隋朝元善為祭酒,講春秋,私謂何妥曰︰“名望已定,幸無相苦。”何妥稱是,後即席何妥以《春秋》之疑難問題向元善請問,有很多問題元善都回答不了,因此兩人有隙。
子雲嘲︰漢代學者楊雄字子雲。因有人諷刺他著書脫離實際而作《解嘲》文。
楚甸︰猶楚地。甸,古代指郊外的地方。唐劉希夷《江南曲》︰“潮平見楚甸,天際望維揚。”宋周邦彥《渡江雲•春詞》詞︰“晴溝統 椋 雁翼,陣勢起平沙。”元喬吉《殿前歡•登鳳凰台》曲︰“風雷死龍何在?林泉老猿休怪;鎖魂楚甸,洗恨秦淮。”
五音惟耳听,萬慮在心包。
注︰五音︰中國五聲音階上的五個級,相當于現行簡譜上的1、2、3、5、6。唐代以來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時候叫宮、商、角、徵(zh )、羽。
萬慮︰(1).反復思考。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魏文下 ,辭義多偉,至於‘作威作福’,其萬慮之一蔽乎!”
(2).思緒萬端。唐韓愈《感春》詩之四︰“數 澆腸雖暫醉,皎皎萬慮醒還新。”清陳夢雷《西郊雜詠》之三︰“俯仰念物化,萬慮此俱寂。”
葛被湯征因仇餉,楚遭齊伐責包茅。
注︰葛被湯征因仇餉︰“葛”是古代一小國之名。《孟子.滕文公》載︰夏朝時,葛國君主不祭祖。商湯使人問其緣由,其稱無牛羊、無糧食。湯王予之,葛國君主卻將送飯之童子殺死。于是商湯派兵討伐葛國君主。
楚遭齊伐責包茅︰《左傳.僖公四年》載︰春秋時齊桓公伐楚國,是因為楚國不進貢包茅。
高矣若天 洵是聖人大道;淡而如水 實為君子神交。
注︰若天︰公孫丑曰︰“道則高矣,美矣,疑若登天然”。
如水︰《禮記》︰君子之交淡如水。
牛對馬,犬對貓,旨酒對嘉肴。
注︰旨酒︰美酒。《詩•小雅•鹿鳴》︰“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孟子•離婁下》︰“禹惡旨酒,而好善言。”晉陶潛《答龐參軍》詩︰“我有旨酒,與汝樂之。”唐李商隱《祭呂商州文》︰“華樽旨酒, 席嘉肴。”
嘉肴︰亦作“嘉ャ薄C牢兜牟穗取!妒 #8226;小雅•正月》︰“彼有旨酒,又有嘉ャ!薄獨竇 #8226;投壺》︰“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賜矣,又重以樂,敢辭。”漢王粲《公宴詩》︰“嘉肴充圓方,旨酒盈金 。”唐韓愈《祭董相公文》︰“旨酒既盈,嘉肴在盛,嗚呼我公,庶享其誠。”明王玉峰《焚香記•赴試》︰“被洞口桃花笑,但窮儒愧乏美酒嘉ャ br />
桃紅對柳綠,竹葉對松梢。
藜杖叟,布衣樵,北野對東郊。
注︰藜(音梨)杖︰用藜的老睫做的手杖。質輕而堅實。《晉書•山濤傳》︰“魏帝嘗賜景帝春服,帝以賜濤,又以母老,並賜藜杖一枚。”明徐復祚《投梭記•敘飲》︰“藜杖西山且挾書,蹉跎光景徂。”
布衣︰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白駒形皎皎,黃鳥語交交。
注︰《詩經》有︰“皎皎白駒”、“交交黃鳥”之語。
花圃春殘無客到,柴門夜永有僧敲。
注︰僧敲︰賈島有詩句“僧敲月下門”。
牆畔佳人 飄揚競把秋千舞;樓前公子 笑語爭將蹴 。
注︰秋千︰吳地習俗。用朱繩彩架,女子舞之以為戲。
蹴 ︰我國古代的一種足球運動。用以練武、娛樂、健身。傳說始于黃帝,初以練武士。戰國時已流行。《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處(項處)後蹴 ,要 寒,汗出多,即嘔血。”《漢書•枚乘傳》︰“游觀三輔離宮館,臨山澤,弋獵射馭狗馬 鞠刻 ,上有所感, 使賦之。”顏師古注︰“ ,足 之也。鞠以韋為之,中實以物, 蹋為戲樂也。”《後漢書•梁冀傳》︰“性嗜酒,能挽滿、彈、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李賢注引漢劉向《別錄》︰“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蹋鞠,兵艘玻 越參湟災 囊病!碧莆ヂξ鎩逗 澈蟊甭к鰲肥 骸耙N嘔鞁納 g軍中樂。”《新唐書•張廷 傳》︰“場無蹴鞠之玩,野 從禽之樂。”《醒世恆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又或叫養娘和他下棋、 ,百般頑耍。”清姜宸英《徐健庵編修筵上觀洗象》詩︰“曼延蹴 羅岸旁,吹角鳴 沸川上。”清趙翼《行圍即景•相撲》詩︰“技逾蹴棋腳力,事異拔河供 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