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典》所稱伯禹以下二十有二人,而禹之功最大,故踵舜以興,身有天下矣。稷養契教,功亦不在禹下,而于天下未能身有之,唯子孫始繼世光大焉。稷之後為成周,天地文明,萃于一代。契之後亦數生聖賢,而商之賢君,比夏與周又最多者,何也 開闢以來,未有性命之說,至湯始言"降衷""恆性"也,其萬世道學之祖乎 故不獨能身有天下,即其後王,若太戊、盤庚、武丁,皆能著書立言。雖凌遲之末,猶有三仁焉。微子宜有商而避之。弗父何宜有宋而又避之。至孔父嘉,乃別為公族而受民,五世之後,復生聖人,為萬世帝王之師。是二十二人之中,契之明德,豈夏與周所能及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