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秦不絕儒生與經籍

類別︰子部 作者︰明•燧 書名︰千百年眼

    始皇之初,非不好士,亦未嘗惡書,觀其讀李斯《逐客書》,則亟毀初禁,開關以納之;讀韓非《說難》,則撫髀願識其人,其勤于下士、溺于好文如是!其後焚書之令,以淳于越議封建;坑儒之令,因盧生輩竊議時事而下,要皆有所激而然也。按是時陸賈、酈食其輩皆秦儒生,陳勝起,二世召博士諸儒生問故,皆引《春秋》之義以對,亦三十余人。然則秦時曷嘗不用儒生與經學耶 後叔孫通降漢,時有弟子百余人,齊魯之風,固未嘗替。蕭何入咸陽,收秦律令圖書,然則秦又曷常廢儒生與書籍耶 後世不明經者,皆歸之秦火。夫《易》固為未燼之全書矣,又何曾有明全《易》之人哉 昔人謂秦人焚書而書存,諸儒窮經而經絕,蓋為此發也。《詩》有六亡篇,乃六笙詩,本無其辭;《書》有逸篇,仲尼之時已無矣,皆不因秦火。自漢以來書籍至于今日,百不存一,非秦人亡之耳,學者自亡之耳。 [《史記》秦焚書之令雲︰《詩》、《書》、百家語皆焚之,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然六籍雖厄于煨燼,而得之口耳所傳、屋壁所藏者,猶足以垂世,立教千載,如一日也。醫藥、卜筮、種樹之書,當時雖未嘗廢錮,而並未嘗有一卷流傳于後世者。以此見聖經賢傳,千古不朽,而小道異端,雖存必亡,初不以世主之好惡而為之興廢也。]


如果你對千百年眼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千百年眼》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