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之治體,無國種,無險要,故分治之域,不以地勢為界,而但以度為界。每度之疆,樹石刻字以表之。人生其中,即為其度之人,由人本、育嬰、慈幼三院養成,則入小、中、大學,學成則充看護人,一年則入農、工、商各場,有疾則入醫院,老則入養老院,死則入考終院。人民以界為表,則于一界之中,政府設司立職焉。
夫何為于每度立一政府也?凡行政之區,有上達下達之異,皆視其國土之大小以為分析之廣狹,大概其域大者其治疏,其域小者其治密,而其層級多者其治塞,其層級少者其治通,自治之制,則又無大小通塞之分,惟視有國與否以定,其自治之權不得不縮。此不特君主國為然,即民主之國亦不得不然也,勢也。大同之世,全地皆為自治,官即民也,本無大小之分,若以一鄉落數十里之地為一政府,未嘗不可也;以今分國分洲之勢,以洲或國置一大自治政府,亦未嘗不可也,然皆非大同之宜也。蓋以一鄉落為一政府,則大才仍少,物力不足,其于振興為難;在公政府統之則百千萬數,苦其太繁而難綜理,在議院選人則百千萬數,苦其太多而難舉,標名識號,紛錯浩浩,亦為無術,故不可行也。若以一洲或今一國為之,則其下必多置分治之分政府,然與公政府隔絕疏邈矣,等級之勢又將漸生而不平又出矣;大同之世,全地皆為自治,全地一切大政皆人民公議,電話四達,處處交通,人人直達,何事多立此分洲分國之分政府乎!惟一度之地,以之上通全地公政府,下合人民,大小得宜,多寡適當,故可立為自治之小政府也。每度約為英里之一百,其時鐵道極多而極捷,數刻而度內可通,電話汽船如蛛網交織,其短縮視度界之地,如今中國一大城耳,有事公議,電話一通,數刻咸集,此公議便一也。有中國十萬方里,當今一道數府之地,幾多于全國,容人無數,太平之世可至數千萬人或不止此,則人才無數,以興百業,無所不可。其農、工、漁、牧、礦業出產極繁,政事極繁,其講求鼓勵,以之興作,可成一大團體;即以境內容十院,生人養人之地甚多,若在今日,分域自治,尚嫌太大,幸大同時交通之利器極捷,故可耳。再增此乎,則地太遠,人太多,傳宣之腦筋漸不敏捷,則合眾難,出產事業太繁,則綜理難,故以此為極矣。至于上達乎全地分度之政府約三數千,議員亦三數千人,雖似稍多,而用人皆由各度公舉,與公政府無關,即公政府之行政員亦由各度公舉,則亦無關。至于稽察政事風俗,則每度有一二人查核報告,消息已可通。夫電話、鐵路、汽船數事者,開創不及百數十年,今之疾速過前世界遠矣。今美之鐵路每小時行七十英里,一日可一千六百八十英里,如此過百年,當大同之世,人智大增,其進化之速率,豈今日所能思議,不止十數倍,抑百千倍也。今西伯利鐵道已成,環球周行不過月余,大同之時,環球一周,多者不過數日,急者或不待此,則交通敏捷,地球雖大,不過如中國之一大縣而已。以一公政府領三千度,如今一大縣領二三千村落而已,其于為治尚易通于今之一縣,則無待中間一洲一國之大分政府矣。且人情一有所分,即有親疏,如今中國同姓有分房,同國有分省,則親其同房、同省,而疏其異房、異省。今已盡去人之家、族、鄉、國,以絕人自私之根,即如各度界之小政府,已屬不可得已,豈可再廣樹分洲之分政府以生親疏哉!故合全地之大,經緯縱橫,劃為百度,每度立一政府,合數千小政府,而公立全地大政府,不可少,不可多,不可加,不可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