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莫苦于生,而莫樂于死。天道至公,人人各與以一死。而惜乎其一死不可再死也。
今有人焉,日與忘死之人論死,無怪乎其不知死;日與懼死之人論死,無怪乎其不知死;日與未死之人論死,無怪乎其不知死。夫以人人其有之死,而人人不知其死。嗚呼!死已。
骷髏語莊子曰︰“死無君于上,無臣于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此。”可知死,心死也;心不死,故不死。
生莫悲于戀身,而死莫樂于忘心。忘心則自有其身,忘身則自見其心,何往而不得其至樂哉?
客有笑予愚者曰︰“子未死,子何以知死?子知樂于死,子何以不死?”
予聞“活死人”之說,曰︰“人之生也,無不憶父母,戀妻子,聚財貨,營宮室車馬衣服器用以防死,而及其死也,都無系戀而飄然長往也,必有所甚樂于此也,不然則返矣。”
莊子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
活死人”曰︰“死,永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