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食語 ○火酒

類別︰子部 作者︰清•屈大均 書名︰廣東新語

    廣人謂燒酒新出甑者,曰酒頭。以水參之,曰和酒。和酒貧者之飲,市上所酤,以細餅為良,大餅次之,號曰細餅燒、大餅燒。其佳者曰龍江燒,陳至三四年者可口,然多飲皆有酒痰墜腳之患。蓋痰生于火,酒以火蒸,火之汗液所成,得火則焰起燃燎,其性最熱,此元人之遺毒也。暹羅酒,以燒酒復兩燒之,以檀香燒煙,薰之如漆,乃投檀香其中,蠟封埋土三年,絕去火氣,乃出而飲,此燒酒之尤烈者,是曰火酒。飲一二杯,可愈積病殺蟲。然廣中燒酒,皆火酒也,亦曰氣酒。其味過辛,其曲皆以良姜、山桔、辣蓼之屬,和豆與米飯而成。新會、香山則用板杏,是曰草曲,皆有毒。番禺多糖燒、番蕷燒,尤為酒之賤品。《南方草木狀》︰南海多美酒,不用曲蘗,但斗米粉雜以眾草葉,謂此等酒也。海南酒,多以小黍為之,亦有以樹皮草子為釀者,糯米朱曲,絕不經見。燒酒則臨高有之,有鵝掌谷者,以釀酒最佳。或人詩︰“嶺南生異谷,冬月尚含胎。細細舂成米,先持作舊醅。”又有以花為釀而雜以諸果者,花則以檳榔花為最,果則以倒捻子為最,倒捻子一名黏子,花于暮春,實于盛夏。諺曰︰“六月六,黏子熟。”熟以為酒,色紅味甘,人與猿猴爭食之,所在皆然,亦海外之異味也。五指深山中,猴采百花釀酒,土人得之石宋中,或五六升,或斗許,味最香辣。土人雲︰“老猴率小猴群坐,以腳濡飲之,山有洞曰猴門,人不敢入,其酒益多。”此亦一奇酒雲。


如果你對廣東新語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廣東新語》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