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滅亡時代 ○第一百節 革命軍起義于武漢一

類別︰子部 作者︰民國•漢史氏 書名︰滿清興亡史

    革命軍之起義于武漢也,實由鐵路國有政策釀成之。先是,革命黨人以武漢握南北之中樞,利于進取,屢謀在此起義。顧以防範頗周,未敢猝動。至是,鄂督瑞澄以川省事急乞助,既遣統帶曾廣大督率所部,由宜昌西上,為之聲援,又因鄖陽、施南等府與川省毗連,復分兵防堵。革命黨人遂乘武漢兵備之虛,潛運槍彈,克期舉事。期前事泄,凡英俄租界及小朝街等處,黨人之被逮者數十人。內有彭楚藩,本為陸軍憲兵,亦殺之。瑞澄閱黨人名冊,多系軍籍,大駭。于八月十九日,令督練公所軍事參議鐵忠以槍彈給三十標旗兵,使之往捕在黨之二十標二營張排長,及兵丁等人。各營兵之列名黨籍者,均不自安。是夜,武昌城內二十九標、三十標步隊,城外炮隊等,遂同時起事。先據楚望台軍械局,繼架炮于蛇山高處,轟擊督署、藩署及督練公所。瑞澄急匿于楚豫兵輪,藩司連甲、統制張彪、參議官鐵忠亦均逃去。諸軍人見大事已成,不能無統率,乃挾請鄂軍二十一混成協協統黎元洪為都督。元洪懼,諾之。遂改咨議局為軍政府。召集官紳,宣布黨綱四條,大旨以建立共和政府為主。革命軍既得武昌,即渡江據漢陽兵工廠,令工匠奮力制造,以供軍事之用。復于漢口立軍政分府,以保中外人民之生命財產。蓋不三日間,武漢三鎮俱為革命軍所得矣。


如果你對滿清興亡史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滿清興亡史》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