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聞三鎮既失,恐武昌之革命軍乘熱北上,直搗燕京,遂令陸軍大臣蔭昌,統率近畿兵兩鎮赴鄂剿辦。又令薩鎮冰率海軍赴鄂救應。八月二十六日,蔭昌抵信陽,其先鋒隊已至漢口之北。薩鎮冰乘楚有兵船,亦至。所統建安、建威等六炮艦,湖隼、湖膺、湖鶚等各雷艇,俱駛至漢口,泊于江心。其兵威之盛,見者皆為革命軍危。及二十七日,革命軍與蔭昌之先鋒隊開戰于劉家廟,先鋒隊大受挫折。已而蔭昌之陸軍大至,革命軍復與之戰,勇猛異常,故蔭昌所部之軍屢戰屢敗。其泊于江中之炮艦,薩鎮冰雖命駛赴上游,發炮相應,百無一中。而武昌炮台與漢口革命軍又兩面攻之,故不能抵御而退。兵艦既退,北來陸軍之勢益孤,遂為革命軍痛擊,喪失糧械無算。事聞,清政府急起袁世凱于彰德,使南下督師。世凱知戰之非計,密請政府召還蔭昌,而以馮國璋等代領其軍。復遣使示意于黎元洪,欲與議和,不得要領。于是馮國璋又率北軍前進,所持者多機關炮。革命軍稍不能支,遂退。馮國璋既抵漢口,疑其居民陰助革命軍,遂縱兵隊焚毀華界房屋至十之八九,屠戮居民至數萬人。外人之觀戰者,詆為野蠻殘酷,慘無人道。清政府雖下罪己之詔,以期籠絡人心,已無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