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字無功,絳州龍門人,文中子通之弟也。年十五游長安,謁楊素,一坐服其英敏,目為神仙童子。隋大業末,舉孝廉高第,除秘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縣丞。以嗜酒妨政,時天下亦亂,遂托病風,輕舟夜遁。嘆曰︰“網羅在天,吾將安之!”乃還故鄉。至唐武德中,詔征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績弟靜謂績曰︰“待詔可樂否“曰︰“待詔俸薄,況蕭瑟,但良醞三升,差可戀耳。”(待詔)江國公聞之曰︰“三升良醞,未足以絆王先生。”特判日給一斗。時人呼為“斗酒學士”。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有仲長子光者,亦隱士也,無妻子。績愛其真,遂相近結廬,日與對酌。君有奴婢數人,多種黍,春秋釀酒,養鳧雁、蒔藥草自供。以《周易》、《莊》、《老》置床頭,無他用心也。自號“東皋子”。雖刺史謁見,皆不答。終于家。性簡傲,好飲酒,能盡五斗,自著《五斗先生傳》。彈琴、為詩、著文,高情勝氣,獨步當時。撰《酒經》一卷、《酒譜》一卷。李淳風見之曰︰“君酒家南、董也。”及詩賦等傳世。
論曰︰唐興迨季葉,治日少而亂日多,雖草衣帶索,罕得安居。當其時,遠釣弋者,不走山而逃海,斯德而隱者矣。自王君以下,幽人間出,皆遠騰長往之士,危行言遜,重撥禍機,糠核軒冕,掛冠引退,往往見之。躍身炎冷之途,標華黃、綺之列。雖或累聘丘園,勉加冠佩,適足以速深藏于藪澤耳。然猶有不能逃白刃、死非命焉。夫跡晦名彰,風高塵絕,豈不以有翰墨之妙,騷雅之奇美哉!文章為不朽之盛事也。恥不為堯、舜民,學者之所同志;致君于三、五,懦夫尚知勇為。今則舍聲利而向山棲,鹿冠舄幾,使于錦繡之服;柴車茅舍,安于丹セ之廈;藜羹不糝,甘于五鼎之味;素琴濁酒,和于醇飴之奉;樵青山,漁白水,足于佩金魚而紆紫綬也。時有不同也,事有不侔也。向子平曰︰“吾故知富不如貧,貴不如賤,第未知死何如生。“此達人之言也。《易》曰︰“遁之時義大矣哉!”
【 譯文】
王績,字無功,絳州龍門人,是文中子王通的弟弟。他十五歲時到長安游歷,拜見楊素,當時所有在坐的人都驚服他聰敏過人,把他看作“神仙童子”。隋朝大業末年,王績以優等成績考中孝廉科,被任命為秘書省正字。他不願在朝為官,就托病辭職,又被委任為揚州六合縣承。王績因自己嗜好喝酒而妨礙政事,加上當時天下又亂,于是借口自己患風病嚴重,乘快船連夜遠走高飛。他嘆息說︰“天空布滿羅網,我能逃到哪兒去呢?”于是返回故鄉。到了唐朝武德年間,皇上下詔征求人才,王績憑原隋朝官員的身份在門下省待詔。王績的弟弟王靜問王績說︰“待詔順心嗎?”王績答道︰“待詔薪水微薄,境況冷落,不過有好酒三升,有點使人留戀。”江國公听說了這件事,說︰“三升好酒,不足以留住王先生。”就特批每天發給王績好酒一斗。當時人們都稱王績為“斗酒學士”。貞觀初年,王績因病罷職回到故鄉。河諸上有一位叫仲長子光的人,也是隱居之士,他沒有妻室兒女。王績喜歡他性情真率,就在他家附近修建房屋,每天和他在一起喝酒。王績家雇有幾個男女佣人,田里主要種黍,春秋兩季釀酒,還飼養野鴨野雁,移栽藥草供自己服用。他把《 周易》 、《 莊子》 、《 老子》 這三種書放在床頭,對別的事沒什麼興趣。他自號為“東皋子”。即使州里的刺史要來與他相見,他都不答應。他在家里去世。王績平生性情傲慢,愛喝酒,一次能喝五斗,為自己寫過一篇《 五斗先生傳》 。他彈琴,作詩,寫文章,情調高邁,氣格過人,在當時無人能比。王績著有《 酒經》 一卷、《 酒譜》 一卷。李淳風看了這兩種書後說︰“您真是酒家的南史、董狐啊!”王績還有詩、賦等作品傳于後世。
評論說︰唐朝建立在隋朝末世,當時太平的日子少而戰亂的日子多,即使是衣著粗劣的山野隱士也難以過上安穩的日子。在那時候,遠避災禍的人,不是跑進深山就是逃往湖海,這是有德行而隱藏不露面的人啊。從王績以後,幽人隱士不時出現,都是遠行避世長久不返的人物,他們行為正直,言辭謙順,看重消滅災禍的苗頭。他們輕視顯貴的官職,掛冠辭職,引退山野者常常可見。縱身于冷熱無常的官場,卻向往加入夏黃公、綺里季的行列。有的人雖然在山丘由園中被屢次召聘,勉強接受官職,這樣又恰恰足以使他們歸隱江湖更加迅速而已。就是這樣,尚且有人仍逃避不過刀斧之災而死于非命。那些行跡隱秘而名聲顯赫,享有盛譽而蹤跡難尋的人物,難道不是由于他們有絕妙的文章和奇美的詩賦嗎?美好啊!文章“是萬古不朽的盛事”。對自己沒能成為堯、舜的臣民而感到恥辱,這是有學識的人相同的想法;使君王達到三皇五帝那樣的太平盛世,這是懦夫都知道應勇于去做的行為。如今卻放棄名聲和實利進山隱居,鹿冠堯鞋,比錦繡官服更舒適;柴車茅屋,比彩飾的大廈更安逸;無米的野菜湯,比五鼎中的山珍海味更甘美;樸素的木琴和混濁的土酒,比醇厚的美酒更使人陶醉;在青翠的山中打柴,在清澈的河里捕魚,比佩金魚符系紫緩帶更使人滿足。時代不一樣,事情也就不一樣了。向子平說︰“我已知道富裕不如貧窮,地位顯赫不如身份低下,只是不知道死去比活著怎麼樣。”這是通達知命的人說的話啊。《 周易》 說︰“君子適時退隱,意義重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