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明,青州人。少英敏,及長,強記,美文章。高孝基語人曰︰“崔生才冠一時,但恨位不到耳。”隋大業中,為堯城令。竇建德僭號,信明弟仕賊,勸信明降節,當得美官。不肯從,遂逾城去,隱太行山中。唐貞觀六年,詔即家拜興勢丞,遷秦川令,卒。信明恃才蹇亢,嘗自矜其文。時有揚州錄事參軍滎陽鄭世翼,亦驁倨忤物,遇信明于江中,謂曰︰“聞君有‘楓落呈江冷’之句,仍願見其余。”信明欣然多出舊制。鄭覽未終,曰︰“所見不逮所聞!”投卷于水中,引舟而去。今其詩傳者數篇而已。
【 譯文】
崔信明,青州人。自幼聰敏超群,成年以後,記憶力過人,文章華美。高孝基曾對人說︰“崔先生的才能名氣為時人之冠,只可惜他的地位未能與其才華相稱。”隋朝大業年間,崔信明任堯城縣令。當時竇建德潛稱帝王,信明的弟弟在竇賊手下做官,他勸信明也投降竇建德,可得稱心的官職。但信明不肯听從,于是翻越城牆而去,隱居于太行山中。唐朝貞觀六年,皇上下詔到崔信明家,任命他為興勢縣皿,後升任秦川縣令,此後去世。崔信明平生仗恃自己的才華,為人傲慢,曾對別人自夸詩文。當時有一位揚州錄事參軍榮陽人鄭世翼,也是個高傲而不合群的人物,他與信明在江上相遇,對信明說︰“听說您的詩中有‘楓落吳江冷’的妙句,我還想看看您其它的詩。”信明愉快地拿出很多自己過去寫的詩給他看。鄭世翼沒有看完就說︰“親眼見到的還不如耳朵听說的!”竟把信明的詩卷扔進水里,行船揚長而去。如今崔信明留傳下來的詩僅有幾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