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齊己

類別︰史部 作者︰辛文房(元) 書名︰唐才子傳

    齊己,長沙人。姓胡氏,早失怙恃。七歲穎悟,為大溈山寺司牧,往往抒思,取竹枝畫牛背為小詩。耆夙異之,遂共推挽入戒。風度日改,聲價益隆。游江海名山,登岳陽,望洞庭,時秋高水落,君山如黛,唯湘川一條而已。欲吟杳不可得,徘徊久之。來長安數載,遍覽終南、條、華之勝。歸過豫章,時陳陶近仙去,已留題有雲︰“夜過修竹寺,醉打老僧門。”至宜春,投詩鄭都官雲︰“自封修藥院,別下著僧床。”谷曰︰“善則善矣,一字未安。”經數日,來曰︰“別掃如何“谷嘉賞,結為詩友。曹松、方干皆己良契。性放逸,不滯土木形骸,頗任琴樽之好。嘗撰《玄機分別要覽》一卷,摭古人詩聯,以類分次,仍別諷、賦、比、興、雅、頌。又撰《詩格》一卷。又與鄭谷、黃損等共定用韻為葫蘆、轆轤、進退等格,並其詩《白蓮集》十卷,今傳。

    【譯文】

    齊己,長沙人。他原姓胡,很早就失去了父母。齊己七歲時很聰慧,到大偽山佛寺當牧童,往往為了抒情,取竹枝在牛背上寫一些短小的詩。一些年長的僧人見了很驚異,就共同推薦他出家受戒為僧。齊己的儀容氣度每日不同,名聲越來越高。他游歷江湖名山,登岳陽樓,望洞庭湖,時值秋高氣爽,水落石出,君山如同女子的黑發鬢,洞庭湖也縮減到只剩下一條湘江罷了。他想要作詩卻茫然不能得句,徘徊了很久。他來到長安幾年中,游遍了終南山、中條山、華山的勝景。回鄉途經豫章,當時陳陶新近成仙而去,齊己留題詩句道︰“夜過修竹寺,醉掃老僧門。”到了宜春,向鄭谷獻詩說︰“自封修藥院,別下著僧床。”鄭谷說︰“這詩好是好,就是有一個字不夠妥貼。”過了幾天,齊己又來見鄭谷,說︰"‘別下,兩個字改成‘別掃’怎麼樣?”鄭谷大為贊賞,兩人就結成了詩友。曹松、方干也都是齊己的好朋友。齊己生性放任自由而不拘謹呆板,形體像泥土樹木一樣自然,十分縱情地彈琴飲酒。他曾撰寫《玄機分別要覽》一卷,摘取古人的詩句,根據類別分別編排,仍舊分成風、賦、比、興、雅、頌六類。他還撰有《詩格》一卷。他又與鄭谷、黃損等人共同制訂詩韻為葫蘆、轆護、進退等格,連同他的詩集《白蓮集》十卷都流傳至今。


如果你對唐才子傳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唐才子傳》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