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張

類別︰史部 作者︰辛文房(元) 書名︰唐才子傳

    ,字象文,清河人也。乾寧二年,趙觀文榜進士及第。釋褐為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偽蜀王建開國,拜膳部員外郎,後為金堂令。王衍與徐後游大慈寺,見壁間題︰“牆頭細雨垂縴草,水面回風聚落花。”愛賞久之,問誰作,左右以對,因給箋,令以詩進,上二百篇,衍尤待重,將召掌制誥,宋光嗣以其輕傲駙馬宜疏之,止賜白金千兩而已。生而秀穎,幼能為詩,《登單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句,由是知名。初以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賦詩雲︰“月里路從何處上,江邊身合幾時歸十年九陌寒風夜,夢掃蘆花絮客衣。”主司知為非濫成名。余詩皆佳,各有意度,過人遠矣。詩集二卷,今傳。

    【譯文】

    張,字象文,是清河人。乾寧二年他與狀元趙觀文同榜進士及第。釋褐後授職校書郎,調轉棟陽縣尉,又升遷犀浦縣令。王建創立偽蜀國時,授張為膳部員外郎,後來他又任偽蜀國的金堂縣令,後主王衍與徐後游覽大慈寺,見牆壁上有題詩︰“牆頭細雨垂縴草,水面回風聚落花。”喜愛地贊賞了很久,問是誰的詩,隨從的人回答說是張。于是後主派人送去紙箋,令張寫詩進獻。張獻上來二百首詩,王衍對他特別看重,打算召他入朝掌管起草朝廷詔書。朱光嗣覺得張為人傲慢,輕視附馬,後主應該疏遠他,就只賞給張一千兩白銀了事。張生下來就聰明過人,幼時就會作詩,他的《登單于台》詩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的句子,因此而出名。當初張因家中貧窮,應進士舉多次落榜,滯留在長安,他寫詩道︰“月里路從何處上,江邊身合幾時歸?十年九陌寒風夜,夢掃蘆花絮客衣。”主考官以此知道他因詩成名的確不假。張其余的詩也都是佳作,各具風格,遠遠超過一般詩人。張著有詩集二卷流傳至今。


如果你對唐才子傳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唐才子傳》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