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陳摶

類別︰史部 作者︰辛文房(元) 書名︰唐才子傳

    摶,字圖南,譙郡人。少有奇才經綸,《易•象》玄機,尤所精究。高論駭俗,少食寡思。舉進士不第,時戈革滿地,遂隱名,闢谷煉氣,撰《指玄篇》,同道風偃。僖宗召之,封“清虛處士”,居華山雲台觀。每閉門獨臥,或兼旬不起。周世宗召入禁中,試之,扃戶月余始啟,摶方熟寐鼾。覺即辭去,賦詩雲︰“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貴不如貧。愁聞劍戟扶危主,悶听笙歌聒醉人。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還山後,因乘驢游華陰市,見郵傳甚急,問知宋祖登基,摶抵掌長笑曰︰“天下自此定矣。”至太宗征赴,戴華陽巾,草屨垂條,與萬乘分庭抗禮,賜號“希夷先生”。時居雲台四十年,僅及百歲。帝贈詩雲︰“曾向前朝出白雲,後來消息杳無聞。如今已肯隨征召,總把三峰乞與君。”真宗復詔,不起,為謝表,略曰︰“明時閑客,唐室書生。堯道昌而優容許由,漢世盛而善從商皓。況性同猿鶴,心若土灰,敗荷制服,脫籜裁冠,體有青毛,足無草屨,苟臨軒陛,貽笑聖朝。數行丹詔,徒教彩鳳餃來;一片野心,已被白雲留住。詠嘲風月之清,笑傲煙霞之表,遂性所樂,得意何言。”後鑿石室于蓮華峰下,一旦坐其中,羽化而去。有詩集,今傳。如洛陽潘閬逍遙、河南種放明逸、錢塘林逋君復、鉅鹿魏野仲先、青州李之才挺之、天水穆修伯長,皆從學先生,一流高士,俱有詩名。大節詳見之《宋史》雲。

    【譯文】

    陳傳,字圖南,誰郡人。他從少年時就有籌劃治理國家大事的奇才,對《周易•象》中所含的深奧玄妙的義理,他特別作了精深周密的研究。他高談闊論驚世駭俗,自己吃得很少又不愛深思。他曾應進士科舉卻未能考中,時當天下戰亂不已,陳傳就隱姓埋名,闢谷煉氣,寫作了《指玄篇》一書,與他志同道合的人對此極為欽佩。唐嘻宗曾召見陳傳,封他為“清虛處士”。陳傳住在華山的雲台觀中,他常常關起門來獨自睡覺,有時連續幾十天都不起床。周世宗把陳傳召進宮中想試試他是否真能睡,關起門來一個多月後才打開,見陳傳正在熟睡,鼾聲大作。陳傳醒來後馬上告辭離去,還寫了一首詩說︰“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貴不如貧。愁聞劍戟扶危主,悶听笙歌聒醉人。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子一股春。”陳傳歸山隱居後,一次騎著毛驢在華陰縣街市上游件二見釋站傳遞文書的官吏往來急匆匆的,問後得知宋太祖登子做了皇帝,陳傳拍著手連聲大笑說︰“天一隊此太平,”到宋本呆時,征召陳傳入韓陳傳頭戴道士的華陽巾,腳穿垂著絲帶的草鞋,與皇上以平等的禮節相見,皇上賜給他“希夷先生”的稱號。當時陳傳已在華山雲台觀居住了四十年,幾乎到一百歲了。皇上贈給他一首詩,寫道︰“曾向前朝出白雲,後來消息杳無聞。如今已肯隨征召,總把三峰乞與君。”後來宋真宗各征召陳執陳傳不赴朝廷,他寫了一張謝表,大意是說︰“我是太平盛世的閑人,前代唐朝的書生。堯帝國運昌隆而能寬待許由,漢皇天下興盛而願听從商皓。何況我性如猿鶴’。似土要以枯敗的荷葉為衣,用脫落的筍殼做帽,身上長有黑毛,腳卜役有草鞋。如果來到大殿階下,必然使聖明的皇朝留下笑柄。瞥下幾行丹詔,空讓彩鳳餃來,為臣一片野,已被白雲留住。只要讓我吟詠清風明月,笑傲雲煙霞霧,就是我平生樂事,滿意得無話可說了。”陳傳後來在蓮花峰下開鑿石洞,有一天他至奎洞中,羽化一毯升,成仙而去。陳傳有詩集,今傳于世。像洛陽人播間字逍遙、河南人種放字明逸、錢塘人林通字君復、巨鹿人魏野字仲先、青州人李之才字挺之、天水人穆修字伯長,都曾跟隨陳傳先生問學。他們都是第一流的高尚士人,寫詩都有各氣。他們的大略事跡詳見于《宋史》的記載。


如果你對唐才子傳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唐才子傳》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