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 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終生卒。
【 譯文】
桓公十年,春季,周歷正月,庚申日曹桓公去世。
傳 桓無王,其曰王何也?正終生之卒也。
【 譯文】
魯桓公沒有得到周王命封,這里為什麼提周王呢?是為在曹伯死時正治他的罪。
經 夏,五月,葬曹桓公。
【 譯文】
夏季,五月,安葬曹桓公。
經 秋,公會衛侯于桃丘,弗遇。
【 譯文】
秋天,桓公要在桃丘會見衛侯,沒能會見。
傳 弗遇者,志不相得也。弗,內辭也。
【 譯文】
弗遇,表示心意不合。弗是內動詞。
經 冬,十有二月,丙午,齊侯、衛侯、鄭伯來戰于郎。
【 譯文】
冬季,十二月丙午日,齊侯、衛侯、魯國作戰。
傳 來戰者,前定之戰也。內不言戰言其人,以吾敗也。不言及者,為內諱也
鄭伯領兵到郎地跟言戰則敗也。不
【 譯文】
記“來戰”,表示先前已定下作戰的地點。對魯國不說戰,說戰就是魯敗了。不提桓公,是因為魯國敗了。不說及,也是避諱說魯國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