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卷第二十(起元年盡十四年) 哀公十三年(公元前四百下二年)

類別︰經部 作者︰(戰國)谷梁赤 書名︰春秋谷梁傳

    經  十有三年,春,鄭罕達帥師取宋師于弧br />
    【 譯文】

    十三年春,鄭國的罕達領兵在壞卮虯芙郵賬喂木印br />
    傳  取,易辭也。以師而易取,宋病矣。

    【 譯文】

    取,表示輕而易舉的意思。把宋軍輕易得到了,是由于宋軍太衰敗了。

    經  夏,許男成卒。

    【 譯文】

    夏天,許元公去世。

    經  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

    【 譯文】

    哀公在黃池會盟晉侯和吳國國君。

    傳  黃池之會,吳子進乎哉,遂子矣。吳,夷狄之國也,祝發文身,欲因魯之禮,因晉之權而請冠端而襲。其籍于成周,以尊天王,吳進矣。吳,東方之大國也,累累致小國以會諸侯,以合乎中國。吳能為之,則不臣乎,吳進矣。王,尊稱也。子,卑稱也,辭尊稱而居卑稱,以會乎諸侯,以尊天王。吳王夫差曰︰“好冠來。”孔子曰︰“大矣哉!夫差未能言冠而欲冠也。”

    【 譯文】

    黃池這次會,吳王進升了,于是稱吳子。吳,是夷狄之類的國家,剪去頭發,身上刺以花紋,想學習魯國的禮儀,奪晉國的權,穿上成套的黑色禮服,戴上子,依靠周王朝,尊敬周天子,吳王進升了。吳,是東方大國,屢次召集小國,會盟諸侯,迎合中原諸侯國。吳能進入大國之林,就不稱臣了,吳國進升了。王,是最高的稱呼,子,是低于王的稱呼。吳不稱王而稱子,以此來會盟諸侯,尊敬周天子。吳王夫差說︰“好子拿來”。孔子說︰“大膽呵!夫差還說不出子的差別卻想戴子。”

    經  楚公子申帥師伐陳。

    【 譯文】

    楚國公子申領兵攻伐陳國。

    經  于越入吳。

    【 譯文】

    越國攻入吳國。

    經  秋,公至自會。

    【 譯文】

    秋天,哀公從黃池回國,告祭祖廟。

    經  晉魏曼多帥師侵衛。

    【 譯文】

    晉國的魏曼多領兵侵略衛國。

    經  葬許元公。

    【 譯文】

    安葬許元公。

    經  九月,螽

    【 譯文】

    九月,蝗蟲成災。

    經  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東方。

    【 譯文】

    冬天,十一月,在東方出現了彗星。

    經  盜殺陳夏區夫。

    【 譯文】

    強盜殺死了陳國的夏區夫。經十有二月,螽。

    【 譯文】

    十二月,蝗蟲成災。


如果你對春秋谷梁傳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春秋谷梁傳》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