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新、舊唐書》書年號各有得失

類別︰子部 作者︰清•趙翼 書名︰陔余叢考

    各史遇一歲數改元之年,書法不一,有以最後所改之號冠于歲首,而其下仍按月書明所改號于每月之下者。顧寧人謂司馬溫公《通鑒》創為此例,非也,乃溫公仿宋子京《新唐書》,而《新唐書》又本之李延壽《南、北史》耳。唐以前各史,凡一歲改元者,皆以下詔之日為始,按月順書。如陳壽《魏志。三少帝紀》上書嘉平六年十月庾寅,下書正元元年十月壬辰,《吳志。三嗣主傳》上書太平三年十月己卯,下書永安元年十月壬午。沈約《宋書》前廢帝即位之次年書改元永光,八月書改元景和,十一月被弒,明帝即位,書改元泰始。劉句《舊唐書》中宗即位,正月書改元嗣聖,二月武後廢之,書改元文明,九月書改元光宅是也。此最為得實,然亦有不明析者。即如唐高宗顯慶六年三月改元龍朔,是年既以六年書歲首,而三月以後即為龍朔元年,故次年歲首即以二年起,竟似六年之後繼以二年,幾令閱者不甚了了。《南史》、《新唐書》、《通鑒》以最後所改之號書于歲首,誠足以醒眉目矣,然又有窒礙而難行者。如宋前廢帝永光元年,正月以下永光也,八月以下景和也,十一月明帝即位,泰始也。若以最後所改之號冠于歲首,則是歲即應書泰始元年。然其時廢帝尚在,明帝未立,何得抹煞一帝?故《南史》以廢帝後改之景和書于歲首似矣,而十一月以後則另書泰始元年,不幾于以一年作兩年乎?《南史》又懼其如此,乃于泰始元年之下書雲︰是歲即大明九年也。大明孝武年號,止有八年,並無九年。《南史》即欲醒眉目,只應書是年即景和元年,乃虛架以大明九年之號,不亦誣乎?《新唐書》則並不嫌抹殺一二帝,以曲就其成例。即如睿宗即位之歲,五月以前中宗神龍年號也,六月韋氏弒中宗立少帝重茂,改元唐隆,則少帝號也,七月少帝被廢而睿宗立,始改元景雲。則景雲以前尚有中宗、少帝二君,何得盡行抹煞,而預書景雲于歲首乎?究不如舊史書法為正。若恐所改年號不見歲首,如唐高宗顯慶、龍朔故事,本年既以六年起,次年又以二年起,不見年號,恐閱者疑誤,則不如每年歲首皆書年號,則斷不慮其瞀目矣。

    按《舊書》又有自紊其例者。高宗開耀二年二月改元永淳,若循其順書之例,則歲首應書二年(開耀之二年也),至二月始書改元永淳,乃是年歲首不復書二年,而即以永淳起,則又何也?及永淳二年十二月改為弘道元年,是夕帝崩,則弘道年號僅得一月,且已書于永淳二年內矣,而《中宗紀》又特書弘道元年,另作一行,不幾于以一年作兩年乎?又武後自載初元年改十一月為正月,十二月為臘月,明年正月為一月,《新、舊書》俱循此例,故歲首起正月,次臘月,次春一月,至十月即為歲終,故歷年紀載俱無十一月之事,以十一月即次年歲首正月也。直至久視元年始復唐制。乃《舊書》萬歲登封二年尚未復唐制,卻書十一月孫萬斬陷瀛州屬縣,而次年又書正月,不幾于以一月作兩月乎?昭宗乾寧六年八月改元光化,而是年正月即已書光化。及光化四年四月改元天復,而是年正月即已書天復。天復四年閏四月改元天,而是年正月即已書天,不又自亂其例乎?《新書》書年號處亦有不明者。《舊書》武後長安年號只有四年,其明年即書神龍元年,以是年有張柬之等討亂,中宗復位,改元神龍也,此正合《新書》以最後所改號冠于歲首之例。乃《新書》于是年歲首反書長安五年,而《中宗紀》又特書神龍元年,豈非自亂其例,且亦以一年作兩年乎?


如果你對陔余叢考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陔余叢考》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