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卷第十 苕六八

类别:子部 作者:贾思勰(北魏) 书名:齐民要术

    苕六八

    《尔雅》云(一):“苕,陵苕【一】。黄华,蔈;白华,茇。”孙炎云(二):“苕华色异名者。”

    《广志》云(三):“苕草【二】,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叶可食。”

    《陈诗》曰(四):“■(五)有旨苕。”《诗义疏》云(六):“苕饶也,幽州谓之‘翘饶【三】’。蔓生,茎如■力刀切豆而细,叶似蒺藜【四】而青。其茎叶绿色,可生啖,味如小豆藿。”

    (一) 见《尔雅.释草》,文同。“陵苕”下有郭璞注:“一名陵时,《本草》云。”

    (二) 孙炎是郭璞以前的《尔雅》注者之一。《太平御览》卷一千“苕”引孙炎注是:“苕,华色异,名亦不同。”和今本郭璞注完全一样。

    (三) 《太平御览》卷一千引《广志》“十二月”作“十一月”,“殷”作“盛”,余同《要术》。

    (四) 见《诗经.陈风.防有鹊巢》。

    (五) “■”,同“邛”,读如穷音,这里是“丘”的意思,明抄作“卬”,讹(金抄残缺不全),湖湘本等作“我”,未对原《诗》,误。

    (六) 《太平御览》卷一千引《诗义疏》“■”作“劳”,“茎叶”作“华细”,“可生啖”作“可食”,“藿”下多“叶也”二字,余同《要术》。卷九九六别出“若”项,引《毛诗疏》同卷一千所引,实际“若”是“苕”字之误,应并入卷一千“苕”项。《诗经.防有鹊巢》孔颖达疏引陆玑《疏》首句作“苕,苕饶也”,说明“苕饶”连名,不是“苕,饶也”;“州”下有“人”字,“■”亦作“劳”,“啖”作“食”,无“味”字,余同《要术》引《诗义疏》。

    【一】 《诗经.小雅.苕之华》的“苕”,毛《传》解释是“陵苕也”。这个“苕”,和下文《广志》和《诗义疏》所说的不是同一种植物。“陵苕”是什么?又有二种解释,而这二种解释很可能还是一种。

    《名医别录》:“紫葳,……一名陵苕,一名茇华。”陶弘景注:“郭云凌霄。”《唐本草》注也说:“郭云一名陵时,又名凌霄。”“郭云”,指郭璞注《尔雅》。这样,陵苕是紫葳科的紫葳,落叶藤本,又名凌霄花。

    另一解释是鼠尾草。今本《尔雅》郭注:“一名陵时,《本草》云。”《苕之华》孔颖达疏引某氏说:“《本草》云:‘陵莳,一名陵苕’”,即是郭注所根据的《本草》。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苕,一名陵时,一名鼠尾。”孔疏及《尔雅》邢昺疏均引陆玑说的鼠尾草以释“陵苕”。鼠尾草就是《尔雅.释草》的“葝,鼠尾”,也就是唇形科的鼠尾草,可以染皂,也叫“乌草”。

    但今本《尔雅》郭注没有如陶弘景、《唐本草》所说陵苕又名“凌霄”的说法,宋时所见的《尔雅》也没有,《图经本草》首先作了辨误:“……岂古今所传书有异同邪?又据陆玑及孔颖达《疏》《义》,亦云‘苕,一名陵时’。陵时乃是鼠尾草之别名。郭又谓:‘苕为陵时,《本草》云。’今紫葳无陵时之名,而鼠尾草有之。乃知陶苏(指陶弘景和《唐本草》的作者苏恭)所引,是以陵时作陵霄耳(意谓误以“陵时”为“凌霄”)。又陵霄非是草类,益可明其误矣。”据此,陵苕是紫葳的解释,有误,结果还是鼠尾草。“蔈”音标,“茇”音沛。

    【二】 “苕草”是豆科巢菜属(亦称蚕豆属或野豌豆属)的植物。该属的大巢菜,叶轴末端具卷须,茎叶被有稀疏的黄色短柔毛,花深紫色或玫红色,俗有“苕子”的名称。现在四川等省栽培作绿肥和饲料。又有一种同属的,湖北称为“草藤”,广西称为“肥田草”,甘肃亦称“苕子”,多年生蔓性草本,有卷须,茎具短柔毛,叶被黄色短柔毛,花紫色。本种较前一种抗寒性强,陕甘等省亦有栽培。这二种都是很好的绿肥和饲料作物,和《广志》所称的“苕草”极相似。“十二月”《御览》引作“十一月”。这是利用豆科植物作为绿肥的最早记载。

    【三】 “苕饶”、“翘饶”,即《尔雅.释草》的“柱夫,摇车”(见“翘摇〔九三〕”),当是豆科的紫云英。但也可能仍是苕子。

    【四】 “藜”,同“藜”。蒺藜,蒺藜科。


如果你对齐民要术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齐民要术》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