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已刻未刻書目

類別︰子部 作者︰清•梁章 書名︰歸田瑣記

    余髫齡即慕著書之名,與澤卿兄同入家塾,每分檢陶九成說郛中所錄各小種,刺取他書補之。先大夫斥之曰︰「陶書本系節錄,何煩汝補此,韓文公所謂無益費精神也。」先叔父太常公乃從旁解之曰︰「此正古人所謂有斐然述作之意者,听其所為,猶勝于他玩弄耳。」登鄉薦後,復稍稍為之。先外舅鄭甦年師又訓之曰︰「古人著書,多在遲暮之歲,或出窮愁之余,今吾子似尚不宜急急于此。」余皆謹識之,不敢忘。既通籍,官京師,日與通儒碩士上下其議論,又京秩清暇,非書籍無以自娛。即外宦後,案牘余閑,別無聲色之好,亦惟甄微闡幽,抱殘守缺是務。歲月既積,卷帙遂多,而衡諸古人著述之原,其實毫無心得。回憶先大夫及太常公、甦年師之訓言,不覺爽然若失。今年七十,筆硯久荒,料檢陳編,皆數十年心血所存,不忍盡棄,中有已刻問世者,有尚未能付梓者。自憐享帚之愚,難免覆瓿之誚,姑錄存其目,付後人知之,俾無失散雲爾。

    論語集注旁證二十卷 【 自序,未刻。】

    孟子集注旁證十四卷 【 自序,未刻。】

    夏小正經傳通釋四卷 【 祝芳齋師序,未刻。】

    倉頡篇校證三卷 【 就孫淵如觀察原本而校補之,未刻。】

    稱謂拾遺十卷 【 未刻。】

    古格言十二卷 【 劉金門侍郎序,湯敦甫閣老序,劉次白中丞序,已刻。】

    國朝臣工言行記十二卷 【 未刻。】

    三國志旁證二十四卷 【 未刻。】

    南省公余錄八卷 【 謝薌泉侍御序,附盧文肅師、戴金溪尚書、顏惺甫制府、孔荃溪方伯、?湘林都統、達玉圃郎中各題詞,已刻。】

    樞垣紀略十六卷 【 朱詠齋尚書序,自序,已刻。】

    春曹題名錄六卷 【 未刻。】

    東南嶠外書畫錄二十卷 【 未刻。】

    文選旁證四十六卷 【 阮雲台師序,朱蘭坡侍講序,自序,已刻。】

    玉台新詠讀本十卷 【 未刻。】

    制義叢話二十四卷 【 朱蘭坡侍講序,楊芸士明經序,未刻。】

    試律叢話十卷 【 ?棣華廉訪序,未刻。】

    楹聯叢話十二卷 【 陳蓮史方伯序,自序,已刻。】

    楹聯續話四卷 【 自序,已刻。】

    巧對錄四卷 【 自序,已刻。】

    長樂詩話八卷 【 自序,未刻。】

    南浦詩話四卷 【 祖舫齋師序,已刻。】

    東南嶠外詩文鈔三十卷 【 陳恭甫編修序,皆錄五代以前作,未刻。】

    閩詩鈔五十卷 【 皆錄宋以後至國朝各詩,未刻。】

    三管詩鈔五十八卷 【 輯錄廣西通省古近人遺詩,已刻。】

    三管詩話四卷 【 自序,已刻。】

    三山唱和詩十卷 【 壬辰秋至乙未春里居所輯,未刻。】

    東南嶠外詩話二十卷 【 未刻。】

    江田梁氏詩存九卷 【 自序,已刻。】

    退庵詩存二十四卷 【 翁覃溪師序,附蔣礪堂閣老、劉金門侍郎、陳望波尚書、曾賓谷中丞、葉筠潭方伯、吳巢松侍講、陳恭甫編修、吳棣華廉訪、郭頻伽、董晉卿、楊芸士三明經題詞,已刻。】

    退庵詩續存八卷 【 自序,已刻。】

    退庵隨筆二十四卷 【 湯敦甫閣老序,賀耦庚制府序,已刻。】

    閩文復古編六卷 【 未刻。】

    閩文典制鈔四卷 【 自序,已刻。】

    滄浪亭志四卷 【 自序,已刻。】

    滄浪題詠二卷 【 張蘭渚中丞序,林少穆尚書序,楊芸士明經序,已刻。】

    梁祠輯略二卷 【 朱蘭坡侍講序,為吳中新建梁伯鸞高士祠作,自序,已刻。】

    江漢贈言二卷 【 黎湛溪河帥序,王槐午觀察跋,已刻。】

    東南棠蔭圖詠三卷 【 朱蘭坡侍講序,自跋,已刻。】

    吳中唱和集八卷 【 自序,王香湖方伯跋,皆錄吳中同年唱和之作,已刻。】

    葑江別話四卷 【 皆錄壬辰年引歸,吳中同人送別之作,未刻。】

    北行酬唱集四卷 【 陳芝楣中丞序,道光乙未奉召時所輯,已刻。】


如果你對歸田瑣記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歸田瑣記》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