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若農善相

類別︰子部 作者︰民國•馬敘倫 書名︰石屋余瀋

    侍叔通師丈坐,聞李若農先生文田軼事。先生廣東順德人,以殿試一甲第三名入翰林,終于侍郎。平生精治西北地理,又擅書,聞名藉甚,然多不知其復精姑布子卿之術也。聞其術受之清故相英和,英和不知受于何人。英和相人甚驗,有欲從受其術者皆不可。一日,途遇一計偕者,趣令從人詢得名姓,即遣人詣其寓召之,其人魏姓,聞命惶恐,商諸其侶,其侶曰︰“若未犯法,得相召,必有大望,無恐也。”魏乃應召,英和詢魏知相法否?魏以略習為對。英和謂之曰︰“汝無貴相,即赴禮部試亦無望,第姑應之,不得舉亦無怨,可來寓余家,當以相術傳汝。”魏果報罷,遂留都,寓英和所。英和命之竊相來客。一日,吾杭許滇生先生乃普謁英和,魏先從欞際窺之,驚曰︰“狀元宰相也。”及英和肅客,魏復相之,詳視天庭,乃曰︰“鼎甲而不元,一品而不相。”文恪果是榜眼而以吏部尚書終也。若農先生雖亦出英和門,而受法于魏。先生嘗相其門人沈子培先生曾植、汪穰卿丈康年、汪伯棠丈大燮,謂子培當終三品,穰卿當以聊倒畢生,伯棠當至侍郎,悉如其言。然子培清亡後猶拜尚書之命,棠丈建國後官至國務總理,略當清之相職,而先生僅舉其清代所歷,又不知其故也,萍鄉文芸閣廷式以嘗授德宗之珍、瑾二妃讀,故當二妃有寵時,頗喧赫,附勢者輒諛之以當大貴。一日,先生見廣坐皆諛之不置,私謂所親曰︰“大家皆亂說耳�


如果你對石屋余瀋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石屋余瀋》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