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攻守第四

類別︰子部 作者︰甦洵(宋) 書名︰權書

    古之善攻者,不盡兵以攻堅城;善守者,不盡兵以守敵沖。夫盡兵以攻堅城,則鈍兵費糧而緩於成功;盡兵以守敵沖,則兵不分,而彼間行,襲我無備。故攻敵所不守,守敵所不攻。

    攻者有三道焉,守者有三道焉。三道︰一曰正,二曰奇.三曰伏。坦坦之路,車轂擊,人肩摩,出亦此,入亦此。我所必攻,彼所必守者,曰正道。大兵攻其南,銳兵出其北;大兵攻其東,銳兵出其西者,曰奇道。大山峻谷,中盤絕徑,潛師其間,不鳴金,不撾鼓,突出乎平川,以沖敵人心腹者,曰伏道。故兵出於正道,勝敗未可知也;出於奇道,十出而五勝矣;出於伏道,十出而十勝矣。何則?正道之城,堅城也;正道之兵,精兵也。奇道之城,不必堅也;奇道之兵,不必精也。伏道,則無城也,無兵也。攻正道而不知奇道與伏道焉者,其將木偶人是也。守正道而不知奇道與伏道焉者,其將亦木偶人是也。

    今夫盜之於人︰抉門斬關而入者有焉,他戶之不扃鍵而入者有焉,乘壞垣、坎牆趾而入者有焉。抉門斬關,而主人不知察,幾希矣;他戶之不扃鍵,主人不知察,太半矣;乘壞垣,坎牆趾而主人不知察,皆是矣。為主人者,宜無曰門之固,而他戶牆隙之不恤焉。夫正道之兵,抉門之盜也;奇道之兵,他戶之盜也;伏道之兵,乘垣之盜也。

    所謂正道者,若秦之函谷,吳之長江,蜀之劍閣是也。昔者六國嘗攻函谷矣,而秦將敗之;曹操嘗攻長江矣,而周瑜走之;鍾會嘗攻劍閣矣,而姜維拒之。何則?其為之守備者素也。劉濞反,攻大梁,田祿伯請以五萬人別循江淮,收淮南、長沙,以與濞會武關。岑彭攻公孫述,自江州溯都江,破侯丹兵,徑拔武陽,繞出延岑軍後,疾以精騎赴廣都,距成都不數十里。李騫ヴ蹋 滔キ 湟鑰估罟庋斬槐澹遄暈某善普挪瘢 渤鄱 錚 拱氳講蹋 杳髑茉﹤謾4擻悶嫻酪病︰何涔Ш顯劍 潑汕敕 估殺 〈江,道番禺城下,以出越人不意。鄧艾攻蜀,自陰平由景谷攀木緣磴,魚貫而進,至江油而降馬邈,至綿竹而斬諸葛瞻,遂降劉禪。田令孜守潼關,關之左有谷曰禁,而不之備,林言、尚讓入之,夾攻關而關兵潰。此用伏道也。

    吾觀古之善用兵者,一陣之間,尚猶有正兵、奇兵、伏兵三者以取勝,況守一國、攻一國,而社稷之安危系焉者,其可以不知此三道而欲使之將耶?

    【譯文】

    古時候善于進攻的人,不把全部兵力用來攻打防守堅固的城池;善于防守的人,不把全部兵力用于守備敵人出擊的地方。把全部兵力用來攻打防守堅固的城池,就會挫傷士兵的銳氣,浪費糧食軍備,因而延緩取勝的時期;把全部兵力用于防守敵人出擊的地方,那樣士兵就不能再分開作戰,敵人就會秘密行動,偷襲我們沒有設防的地方。所以說,進攻時應該攻擊敵人不設防的地方,防守時也應該防守敵人所不攻打的地方。

    進攻有三種戰術,防守也有三種戰術。這三種戰術一是正兵,二是奇兵,三是伏兵。

    寬廣平坦的道路,戰車交錯,人肩相摩;出征經過這條道路,回來也經過這條道路;我軍一定進攻的地方,正是敵人一定防守的地方,這就叫做正兵戰術。

    用大軍進攻敵人的南邊,用精銳部隊襲擊敵人的北邊;用大軍進攻敵人的東邊,用精銳部隊襲擊敵人的西邊,這就叫做奇兵戰術。

    在高山深谷之中,在盤曲絕險的半道上,埋伏軍隊,不敲鑼,不擊鼓,然後突然出現在平原上,出擊敵人的心腹之處,這就叫做伏兵戰術。

    用正兵的戰術打仗,勝敗不可預料;用奇兵的戰術打仗,十次戰斗可以取勝五次;用伏兵的戰術打仗,打十次而十次都可取勝。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用正兵所攻擊的對象一定是敵人防守堅固的城池;用正兵所攻擊的軍隊,一定是敵人的精銳軍隊。用奇兵所攻擊的城他,不一定是敵人防守堅固的城池;用奇兵所攻擊的軍隊,不一定是敵人的精銳軍隊。如果用伏兵,那麼敵人就無城可守,無兵可用。

    只會用正兵進攻,而不懂得用奇兵和伏兵進攻,這樣的將帥就和木偶人一樣。只會用正兵防守,而不懂得用奇兵和伏兵防守,這樣的將帥也和木偶人一樣。

    現在那些做盜賊的人,有的是毀門撬鎖進去行竊,有的是從沒有上鎖的旁門進去行竊,有的是翻牆穿洞而進去行竊。毀門撬鎖而主人不覺察的,情況很少;從不上鎖的旁門而入,而主人不覺察的,有一大半的比率;翻牆穿洞而入,而主人不覺察的,則是到都可見到的事。做為主人,不應當說︰“只要大門關鎖牢固,旁邊的小門和牆上的小洞就不必憂慮了。”

    用正兵的戰術,就好比毀門撬鎖為盜一樣,成功與否不可預料;用奇兵的戰術,就好比從沒上鎖的旁門為盜一樣,大半是可以成功的;用伏兵的戰術,就好比翻牆穿洞為盜一樣,十次有九次可以成功的。所謂正兵戰術,像戰國時秦國的函谷(關名,在今河南省雲寶縣東北農潤河畔王垛村),三國時吳國的長江、蜀國的劍閣(道路名,在今四川省劍閣縣東北大、小劍山之間,為諸葛亮所開闢,為川、陝間交通要道,利于防守),都是其例。

    戰國時代中原六國曾經進攻函谷關,被秦國將軍所打敗。曹操曾經攻打長江,被周瑜擊潰而逃。鐘會(三國時長社、即今河南省長葛縣人。有才學,曾做魏國司徒,後因謀叛,為亂兵所殺)曾經進攻劍閣,被姜維(三國時天水、即今甘肅省甘谷縣人,字伯約。為蜀漢大將軍)所阻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地方預先就設有守備。

    劉濞(劉邦兄子,封吳王。漢景帝時謀反,兵敗,為東越人所殺)反叛漢朝,北上進攻大梁(即今河南省開封市),田祿伯(吳王劉濞之臣,官大將國)向劉濞請求給他五萬人馬,沿著長江淮河從另一路進攻,等收取淮南(諸侯國名,都壽春,即今安徽省壽縣)、長沙(諸侯國名,都臨湘,即今湖南省長沙市)以後,再到武關(今陝西省商洛縣西南丹江北岸)與劉濞會合。

    岑彭(東漢棘陽、即今河南省南陽市人,字居然。初隨王莽,後歸劉秀,封舞陰侯。後率軍入蜀攻公孫述,至武陽為刺客所殺)攻打公孫述(東漢茂陵、即今陝西省與平縣東北人,字子陽,起兵反王莽,自立為蜀王,後稱帝,號成家,在位十二年,為漢軍所敗,被殺),從江州(在今四川省重慶市北嘉陵江北岸)沿都江(水名,即今四川省成都地區的岷江)逆水而上,大破侯丹(公孫述的都將)軍隊,直接攻取武陽(即今四川省彭山縣),繞到延岑(公孫述的部將)軍隊的後面,以精銳的騎兵急速奔赴廣都(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東南),距離成都不過數十里。

    李澹ㄌ屏傯丁 唇窀仕嗍×傯斷厝耍 衷 薄S心甭裕 雲轎庠﹤梅磁延泄Γ   構 └ヴ討藎 窈幽鮮∪曛菔校  討蕕乃芯 癲慷佣加美吹摯估罟庋眨ㄗ嫦任 憂 唇衲淖災吻 弦淮甲迦耍 瞻 希 撲嘧謔貝托綻睿 止獯鎩R蛺制椒 蠐泄Γ 僦良煨K究眨  環辣咐濉@宕游某牽ㄔ誚窈幽鮮 炱較匚髂希┌齜  Ъ普挪翊澹ㄔ誚窈幽鮮 炱較匚髂希┬ 螅 彼儔汲鄱 錚 胍溝執鋝討藎 杳 頹芑窳宋庠﹤茫ㄌ撇字蕁 唇窈穎筆﹝紫厝耍 次鶻詼仁辜娌討荽淌肺饃傺糝 印9 814 年9 月,吳少陽死,吳無濟自請代父職,朝廷不許;10 月舉兵反叛。1817 年 10月,李逖┬瓜 討藎  庠﹤茫 途┤φ妒祝 br />
    這些,都是用奇兵戰術的例子。

    漢武帝攻打南越(國名,在今廣東、廣西一帶,都番禺,即今廣東省廣州市),唐蒙(人名,漢武帝時任中郎將)請求發動夜郎(國名,在今貴州省西部、北部,與雲南省東北部,四川省南部一帶,公元前 111 年歸漢,置郡)軍隊,乘船從江(一名都泥江)沿水路而下,直抵番禺(即今廣州市)城下,突然出現,南越人根本沒有料到。

    鄧艾攻打蜀國從陰平縣(在今甘肅省文縣西白龍江北岸)出發,經由景谷(道路名,在今甘肅省文縣南沿白水江入四川),將士們攀援樹木,緣著險惡的石徑,魚貫而進,到了油江縣降服了馬邈(蜀漢將軍),到了綿竹縣斬其守將諸葛瞻(諸葛亮之子,字思遠,官至尚書僕射,軍師將軍),接著又迫使劉禪投降。

    田令孜(本姓陳,字則仲,唐末蜀縣、即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唐僖宗時為宦官,專朝政)率軍把守潼關,關的左邊有個大山谷,名叫禁谷,沒有派兵把守。林言(唐末曹州冤句、即今山東省曹縣西北人,黃巢的部將)、尚讓(亦黃巢部將)便從山谷中進入關內,夾攻潼關,守關的唐朝軍隊被擊潰。

    這些,都是伏兵戰術的例子。

    我考察古代那些善于用兵的人,他們在一次戰役之中,尚且要用正兵、奇兵、伏兵三種策略,來取得勝利,何況是守衛一個國家、攻打一個國家這類關系著整個天下安危的戰爭,難道可以用那些不懂得這三種用兵戰術的人為將帥嗎?


如果你對權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權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