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外集三 ◎書 ○答何子元

類別︰子部 作者︰明•王守仁 書名︰王明陽集

    (壬申)

    來書雲︰“《禮曾子問》︰‘諸侯見天子,入門不得終禮,廢者幾?孔子曰︰四。又問︰諸侯相見,揖,入門不得終禮,廢者幾?孔子曰︰六,而日食存焉。曾子曰︰當祭而日食,太廟火,其祭也如之何?孔子曰︰接祭而已矣。如牲至,未殺,則廢。’孟春于此有疑焉︰天子崩,太廟火,後夫人之喪,雨沾服失容,此事之不可期,或適相值。若日食則可預推也,諸侯行禮,獨不容以少避乎?祭又何必專于是日而匆匆于接祭哉?牲未殺,則祭廢,當殺牲之時,而不知日食之候者,何也?執事幸以見教,千萬千萬!”

    承喻《曾子問》“日食接祭”之說,前此蓋未嘗有疑及此者,足見為學精察,深用嘆服。如某淺昧,何足以辨此!

    古者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之朝,豈有當祭之日而尚未知有日食者?夫子答曾子之問,竊意春秋之時,日官多失其職,固有日食而弗之知者矣。堯命羲和,敬授人時,何重也!仲康之時,去堯未遠,羲和已失其職,迷于天象,至日食罔聞知,故有胤之征。降及商、周,其職益輕。平王東遷,政教號令不及于天下。自是而後,官之失職,又可知矣。《春秋》所書日食三十有六,今以《左傳》考之,其以鼓用牲幣于社及其他變常失禮書者三之一,其以官失其職書者四之二,凡日食而不書朔日者,杜預皆以為官失之,故其必有考也。《經》︰“桓公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傳》曰︰“不書日,官失之也。”“僖公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傳》曰︰“不書朔與日,官失之也。”則《傳》固已言之矣。襄公之二十七年冬十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而《傳》曰︰“辰在申,司歷過也,再失閏矣。”夫推候之繆,至于再失閏,則日食之不知,殆其細者矣。古之祭者,七日戒,三日齋,致其誠敬以交于神明,謂之“當祭而日食”,則固已行禮矣。如是而中輟之,不可也。接者,疾速之義。其儀節固已簡慢,接祭則可兩全而無害矣。況此以天子嘗亟忌綞言,是乃國之大祀。若其他小祭則或自有可廢者,在權其輕重而處之。若祭于太廟,而太廟火,則亦似有不得不廢者。然此皆無明文,竊意其然,不識高明且以為何如也?


如果你對王明陽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王明陽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