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與潘水廉

類別︰子部 作者︰明•王畿 書名︰龍溪王先生全集

    緬惟履端動定萬福為慰!吾丈深信師門宗說,一切順逆應感勘得更何如?

    此件事是吾人隨身資糧,不可一時不究察,但其間煞有機竅。若不得其機、不入其竅,雖終日檢點矜持,只成義襲之學。且如司馬君實平生無妄語,心事可質神明,名重四夷,豈非世間豪杰之士?但一念入微未得穩貼,每疚于心,時常念個中字,未免又為中所纏縛,其擬玄作潛虛,亦是系心之法,以其未得機竅也。人心本虛,本有未發之中,若悟得時,中不待念,虛不待潛,反身而求,無不具足。時時慊于心,是謂集義所生,孔孟家法也。自古聖賢須豪杰人做,然豪杰而不聖賢亦容有之,未免行不著、習不察,未為聞道,以其未悟也。

    陽和謂予曰︰“學者談空說妙,無當于日用,不要于典常,是之謂詭。口周孔、身章縫而行商賈,是之謂偽。懲詭與偽之過,而遂以為學可不講,友可不會,獨學自信,冥行無聞,是之謂蔽。間有行比一鄉、智效一官,自以為躬行君子,安于小成而不求上達,是之謂畫。茲四者病雖不同,其為無得于學均也。陽明先生曰‘心之良知是謂聖’,揭出致良知三字示人,真是千古之秘傳、入聖之捷徑。時時提醒,時時保任,不為物欲所遷,意識所障,易簡廣大,天下之能事畢矣!某非私一陽明先生,千聖之學脈,的然在是,不可得而異也。可謂卓然自信、勇于任道者矣!舊有會所曰水西,最盛,今廢矣!聞之惻惻動心。昔元老論及友人屠坪石司成,謂屠子好談理學,雅稱同志,不惟不以為諱,且從而縱諛之,當事者之心蓋可諒矣!”其意切切以虛談無實為戒,魚兔未獲,毋舍筌蹄;家當未完,毋撤藩衛。蓋將以明之,非有所作惡而欲抑毀之也。但恐吠聲怖影之徒巧于承望,遂致有所變置改毀,反使志學初心郁而未暢,至動海內善類之疑。譬之太虛清明中忽生片雲,未免有所點綴。世道污隆、學術興替,舉足重輕,關系不小。此等氣象乃末代陋習,非盛世所宜有。別嫌明微,當事者不可以不慎也。


如果你對龍溪王先生全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龍溪王先生全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