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立教篇 第十二 凡十七條

類別︰子部 作者︰明•範立本 書名︰明心寶鑒

    子曰︰“立身有義而孝為本,喪祀有禮而哀為本。戰陣有列而勇為本,治政有理而農為本。居國有道而嗣為本,生財有時而力為本。”

    《景行錄》雲︰“為政之要,曰公與清。成家之要,曰儉與勤。”

    讀書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

    勤者富之本,儉者富之源。

    《孔子三計圖》雲︰“一生之計在于勤,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寅。幼而不學,老無所知。春若不耕,秋無所望。寅若不起,日無所辦。”

    《性理書》雲︰“五教之目︰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古靈陳先生為仙居令,教其民曰︰“為吾民者,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婦順,夫婦有恩,男女有別,子弟有學,鄉閭有禮。貧窮患難,親戚相救;婚姻死喪,鄰保相助。毋惰農業,毋作盜賊,毋學賭博,毋好爭訟,毋以強凌弱,毋以惡凌善,毋以富吞貧。行者讓路,耕者讓畔,班白者不負戴于道路,則為禮義之俗矣。”

    《性理書》雲︰“教人者,養其善心而惡自消。治民者,導之以敬讓而爭自息。”

    《禮》雲︰“為君止于仁,為父止于慈,為子止于孝,為友止于信,為弟止于敬,為國人交止于信。若為斯道,可以為政理矣。”

    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文中子曰︰“治官莫若平,臨財莫若廉。”

    《說苑》雲︰“治國若彈琴,治家若執轡。”

    孝當竭力,忠則盡命。

    女慕貞潔,男效才良。

    張思叔座右銘曰︰“凡語必忠信,凡行必篤敬。飲食必慎節,字畫必楷正。容貌必端莊,衣冠必整肅。步履必安詳,居處必正靜。作事必謀始,出言必顧行。常德必固持,然諾必重應。見善如己出,見惡如己病。凡此十四者,我皆未深省。書此當座隅,朝夕視為警。”

    範益謙座右銘︰“一不言朝廷利害邊報差除;二不言州縣官員長短得失;三不言眾人所作過惡;四不言仕進官職趨時附勢;五不言財利多少厭貧求富;六不言淫r戲慢評論女色;七不言求覓人物干索酒食。”又曰︰“人附書信,不可開拆沉滯。與人並坐,不可窺人私書。凡入人家,不可看人文字。凡借人物,不可損壞不還。凡吃飲食,不可揀擇去取。與人同處,不可自擇便利。凡人富貴,不可嘆羨詆毀。凡此數事,有犯之者,足以見其意之不肖,于存心修身大有所害,因書以自警。”

    武王問太公曰︰“人居世上,何有貴賤貧富不同?願聞其說。”太公曰︰“富貴如聖人之德,皆由天命。富者用之有節,不富者家有十盜。”武王曰︰“何為十盜?”太公曰︰“時熟不收為一盜,收積不了為二盜,無事燃燈寢睡為三盜,慵懶不耕為四盜,不施工力為五盜,專行竊害為六盜,養畜太多為七盜,晝眠懶起為八盜,貪酒嗜欲為九盜,強行嫉為十盜。”武王曰︰“家無十盜,不富者何如?”太公曰︰“人家必有三耗。”武王曰︰“何名三耗?”太公曰︰“倉庫漏濕不蓋鼠雀亂食為一耗,收種失時為二耗,拋撒米谷穢賤為三耗。”武王曰︰“家無三耗,不富者何?”太公曰︰“人家必有一錯二誤三痴四失五逆六不祥七奴八賤九愚十強。自招其禍,非天降殃。”武王曰︰“悉願聞之。”太公曰︰“養男不教訓為一錯,嬰孩不訓為二誤,初迎新婦不行教訓為三痴,未語先笑為四失,不養父母為五逆,夜起赤身為六不祥,好挽他弓為七奴,愛騎他馬為八賤,吃他酒勸他人為九愚,勸他飯命朋友為十強。”武王曰︰“甚矣,誠哉斯言也。”


如果你對明心寶鑒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明心寶鑒》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