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王子醇樞密帥熙河日,西戎欲入寇,先使人覘我虛實。邏者得之,索其衣緣中,獲一書,乃是盡記熙河人馬芻糧之數。官屬皆欲支解以徇,子醇忽判杖背二十,大剌“番賊決訖放歸”六字,縱之。是時適有戎兵馬騎甚眾,〔邊批︰難得此便人送信。〕芻糧亦富,虜人得諜書,知有備,其謀遂寢。
【譯文】
明朝人王子醇(王德元,廣完人)以樞密史身份鎮守熙河時,西戎想入寇,先派人來偷看偵察,被巡邏的人捉到了。在他的衣緣中搜出一封信,全是記載熙河人馬糧草的數目,有關官吏都主張處極刑以示眾。
子醇忽然命令打他背杖二十下,並在他臉上刺了“番賊決訖放歸”六字後放回去。當時邊境上聚集很多西戎兵馬,糧草也很豐富,可得到間諜的報告,知道明朝有備,入寇的陰謀因而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