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智部通簡卷三 137、李允則

類別︰子部 作者︰馮夢龍(明) 書名︰智囊全集

    【原文】

    李允則嘗宴軍,而甲杖庫火。允則作樂飲酒不輟,少頃火息,密遣吏持檄瀛州,以茗籠運器甲。不浹旬,軍器完足,人無知者。樞密院請劾不救火狀,真宗曰︰“允則必有謂,姑詰之。”對曰︰“兵械所藏,儆火甚嚴。方宴而焚,必奸人所為。若舍宴救火,事當不測。”

    〔馮述評〕

    祥符末,內帑災,縑帛幾罄。三司使林特請和市于河外。章三上,王旦在中書悉抑之。徐曰︰“瑣微之帛,固應自至,奈何彰困弱于四方?”居數日,外貢駢集,受帛四百萬,蓋旦先以密符督之也。允則茗籠運甲,亦此意。

    【譯文】

    李允則有次在軍中宴客,正好兵器庫失火。李允則依舊飲酒作樂,不久火熄了。他暗中派役吏帶著公文到瀛州,用茶籠運回兵器。不到十天,兵器就充足了,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樞密院奏請彈劾不救火的事,真宗說︰“允則一定有他的道理,姑且問問他。”李允則回答說︰“收藏兵器的倉庫,對火的戒備甚為嚴密。正在宴客時起火,一定是奸人所為。如果停止宴客去救火,可能會有意外發生。”

    〔馮評譯文〕

    真宗祥符末年,宮內府庫發生火災,絲帛幾乎被燒光。三司使林特(順昌人,字士奇)奏請到河東運絲帛來調和需求。奏章上了三次,都被王旦在中書壓住。王旦從容地說︰“這種不足輕重的絲帛,自然有人送到,何必向天下表現自己的困乏呢?”過了幾天,進貢的來了,共收了四百萬匹帛。這其實是王旦事先用密函去督導的。李允則用茶籠運兵器,也就是這個用意。


如果你對智囊全集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智囊全集》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