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張遼受曹公命屯長社。臨發,軍中有謀反者,夜驚亂火起,一軍盡擾。遼謂左右曰︰“勿動!是不一營盡反,必有造變者,欲以動亂人耳。”乃令軍中曰︰“不反者安坐。”遼將親兵數十人中陣而立,有頃,即得首謀者,殺之。
〔馮述評〕
周亞夫將兵討七國,軍中嘗夜驚。亞夫堅臥不起,頃之自定。
吳漢為大司馬,嘗有寇夜攻漢營,軍中驚擾,漢堅臥不動,軍中聞漢不動,皆還按部,漢乃選精兵夜擊,大破之。
此皆以靜制動之術,然非紀律素嚴,雖欲不動,不可得也。
【譯文】
張遼(三國魏•馬邑人,字文遠)接到曹操的命令,屯兵于長社。
臨出發前,軍中有人謀反,夜里縱火作亂,全軍受到驚擾。
張遼對左右將領說︰“不要去驚動他們,肯定不是全營造反,一定是有些制造混亂的人,想借動亂來擾人視听罷了。”于是命令軍中士卒說︰“不是造反的人安心靜坐著不要到處亂跑。”
然後親自率數十名親兵站立于軍陣中。不久,果然就捉到帶頭謀反的人,將他處死。
〔馮評譯文〕
漢朝周亞夫(沛縣人)率兵討伐七國之亂,軍營中發生夜驚(一種群體夢游,常發生在緊張的軍營中)。
周亞夫臥床不起,不久驚擾自然平定。
吳漢(東漢•宛人,字子顏•任大司馬。曾經有賊寇半夜攻擊他的軍營,軍中受到驚擾。吳漢也是臥床不起。
軍中士卒听說大司馬都不起床,也都各回自己的部隊。吳漢這才就挑選精兵,半夜出擊,大破賊寇。
這兩人都是使用以靜制動的方法。然而,如果不是軍紀一向嚴明,雖然想不動,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