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王龍溪妙年任俠,日日在酒肆博場中,陽明亟欲一會不能也。陽明卻,日令門弟子六博投壺,歌呼飲酒。久之,密遣一弟子目間龍溪,隨至酒肆家,索與共賭。龍溪笑曰︰“腐儒亦能博乎?”曰︰“吾師門下,日日如此。”龍溪乃大驚,求見陽明,一睹眉宇,便稱弟子。
〔馮評〕
才如龍溪,陽明所必欲收也;然非陽明,亦何能得龍溪乎?使遇今之講學者,且以酒肆博場獲罪矣。耿楚侗欲收李卓吾而不能,遂為京力敵,方知陽明之妙用。
【譯文】
明朝的王畿年輕時豪放率性,每天都涉足酒樓茶館和賭場。王守仁很早就想結識他,可是始終沒有適當的機會。于是,王守仁每天命弟子勤練各種賭技及唱歌喝酒,然後暗暗派一名弟子尾隨王龍溪到酒樓,對王龍溪表示願意與他賭一局。王畿笑著說︰“書呆子也會賭博嗎?”
王守仁的弟子說︰“我們老師門下每天都在賭。”
王畿不由大感驚奇,就要求見王守仁。一見王守仁的面,立刻表示願意成為王守仁的弟子。
〔馮評譯文〕
像王畿這種人才,王守仁當然希望網羅門下;然而如果不是王守仁的智慧,哪能降服王畿這樣的豪杰呢?換成當今的學者,可能會把他當酒鬼賭徒治罪吧!明朝人耿楚侗也曾想網羅李卓吾(名贄),但終因不得法而致使李卓吾為敵人所用。由此,更讓人佩服王守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