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陽羨人許武,嘗舉孝廉,仕通顯;而二弟晏、普未達。武欲令成名,一日謂二弟曰︰“禮有分異之義,請與弟析資,可乎?”于是括財產三分之,武自取肥田廣宅,奴婢強者,而推其薄劣者與弟。時鄉人盡稱二弟克讓,而鄙武貪;晏、普竟用是名顯,並選舉。久之,武乃會宗親,告之曰︰“吾為兄不肖,盜聲竊位。二弟年長,未沾榮祿,所以向求分財,自取大譏,為二弟地耳。今吾意已遂,其悉均前產。”遂出所贏,盡推二弟。
〔評〕
讓財猶易,讓名更難。
【譯文】
後漢陽羨人許武,被推舉為孝廉後,官運一帆風順;但他的兩個弟弟許晏和許普,卻仍默默無聞。
許武為了讓兩個弟弟早日成名,有一天,就對兩個弟弟說︰“禮也有分異之義,因此我想和你們分家,你們看如何?”兩個弟弟表示無異議,許武于是將家產分成三份,把肥田、大宅、壯僕都分在自己名下,而將薄劣的田地房屋、體弱多病的奴僕分給弟弟,兩個弟弟都沒有說什麼。
正因如此,當時鄉里父老都稱贊兩個弟弟對兄長的禮讓,而輕視許武的貪婪。不久,許晏和許普果然盛名遠播,並被鄉人推舉為孝廉,分派官職。
一段日子後,許武就召集宗親族人,說︰“我曾僥幸被推舉為孝廉任官,但我兩個弟弟卻都無法踏入仕途。我為了讓弟弟能有機會被選為孝廉,就要求分家並且多分家產,替弟弟們打響賢能的知名度。現在我的願望都已達成,我希望能重新再分家產。”
于是把自己以前多取的部份還給兩個弟弟。
〔評譯〕
讓財還算容易,讓名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