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之四

類別︰子部 作者︰明•張信民 書名︰印正稿

    會曰︰諸生歌許大乾 坤,許大身詩。先生曰︰詩言一毫無愧,使不是貧。可見不聞道者之謂貧。故曰︰富莫富于蓄道德。貴莫貴于聖賢,貧莫貧于不聞道,賤莫賤于不知恥。知言哉,夫 自反無愧,則順亦樂,逆亦樂,便是赤手扶元化,不混世塵之樞軸,我輩勉之。又歌莫負男兒過一生。詩先生曰︰俗言前生今生來生,謂之三生。前生來生人未見, 所見者只今生耳,且人生百歲。七十者稀,倘虛浪過去,至于四十五十而無聞。莫是辜負一生,殊為可惜。詩中雲︰肩往聖擔,主斯文盟、立乾坤、清波濤,自任何 大也。能完其大,則不問貧富,皆可扶元化矣,始為不負男兒一生。

    會曰︰魯樂尹問格物之 說。先生曰︰昔陽陰先生言念所到,必有事,事所在,舊為物。格其不過,以舊于走,是為格物。以涇野篇內容。一日與門第子論格物,眾多未達適茶至內,一人不 俟遜讓,先取一杯飲之。以先生曰︰年有長幼,沏茶自當讓之,若因替先飲,全不遜讓,便是不能格茶之物。眾皆有惺。即此推之,則格物之皆明矣!大抵聖人之 學,是求于內,不是求于外。故格物只是格我心之物。何等簡易。魯生曰︰晚生自耳辛先生,有以書辯感發,一介不取。即欲出衙門何如。先生曰︰余亦聞一代書聞 請學,即欲不為狀。余曰︰亦不必然。昔讕鉸舨貳S齦蓋朊 閿脛 源取S鱟憂朊 閿脛 孕 8蟹か醵啵 縲醋湊哂 欣磧脛 只懟N蘩磧    涓化亦豈少乎,則無地非學,無人非學也。何必棄去。魯生喜甚。

    有言好看閑書者,先生曰︰是亦無傷也。一書中有言行好的人。即有言行不好的人。我取其好者為法,不好者為戒。即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之意也。如此方謂善看書。

    會曰︰陳宗正偕李子葛 子入會,先生曰︰昨思川求見顧學聖人,夫聖人豈有甚高難行之事乎,不過全其為人耳。觀其字義,口耳之王便為聖人,故口于人同,而不與人同言非禮。則口高出 人上,而為耳與人同,而不與人同听非禮,則耳高出人上,而為耳之王,以至心思行事俱與人同,而盡性則與人^,所以人上如之以聖明其不離于人,下此則為凡人 愚人而已。今欲學聖,只求為人。畫我人理,聖即在是,何假遠求哉,然欲畫人理,不過一言一行,求合乎理而已,如三友業典當,便在典當上做工夫,輕利息,平 出入,正大當生,不為罔人利己,不為奢靡放蕩,學寧外是。

    會日講不睿為俗人時時 貴志一條先生曰,此只看志向何如。有一俗念即為俗人,便責志曰,此又落在世俗窠日中了,便猛起不為,龍常常如此,何患不經人也。有友問浩然之氣先生曰,心 慊之謂浩然。蓋即之理而安。則心慊,心慊則內直,雖斂氣致柔,亦浩也。不慊則內屈,雖好則使氣,亦餒也,論理不論氣,此不動心之要法,所以為約,所以為浩 然也,以悻悻當之左矣。

    會日有問有鄙夫問于我 空空如也,當從何說,先生曰先生正當雲孔子空空顏子屢空,就心體上說,人心尿自空虛。只為功名富貴,是非榮辱,生死念頭,柴柵其中,所以不得空,聖心太虛 無物,空不得空。有友以老不能學道為解者先生曰信如此言,果以人老便無學耶,伯玉行年丑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行年六十而化。武公九十,進德不倦,何論老 少,詩雲瑟兮問兮,但須嚴審武毅,自老當益壯耳。世稱八 嗽 砸病8俏講宦畚奈淅仙俟蠹腥私鑰扇說樂 猓 褚砸準蛑 ⑶ 匆岳餡煤酢br />
    會日先生曰昨閱驚座新 書內雲一商貿吳城,人側解腰纏六十金,置短牆上,去而忘之。行百武許始覺覓之,意必為人所得,至則一丐者守焉,舉以與之分其半不受,與五金亦不受,且為肩 至舟中酬酒而去,夫人至丐者,貧極矣。尚能底節如此,世有衣冠之士,苟貪務得,反拜丐者下風,誠可愧死。或曰此古人事,今何能及先生曰,今人而行古之道, 則古人矣。何論古今,若只能言而行不逮,何以為學。

    會日先生曰憶昔游成均 時,有曲周冀年丈諱者,容色枯槁,步履艱難,詢之,則曰余病虛勞諸藥不效,奈何,余曰,弟有妙劑,可以藥兄,只清心寡欲四字耳。彼時言之,不知其果能行 之否,後數年謁選,又見之于長安街中,B進謝余曰︰受兄教愛多矣。余不知所謂。曰︰兄曾記以清心寡欲四字悔弟乎。自領教後,用之病遂愈,從今之年,皆兄賜 也。敢不謝教,夫清心寡欲,養德也。而遂能已病,則養德養身,只是一事,豈不信然。

    會日講願車馬衣輕裘一 章,先生曰︰此見聖賢萬物一體之學,車裘在我猶在人,何不可公于人。善勞在我猶在人,何可以矜于人。若夫子則老少朋友,渾為一身,安信與懷,渾為一心,所 以必安必信必懷而後快。不然,不知如何負痛也者。非惻隱情B,何以有此。無在無老少朋友,則無在無安信懷的心,隨其分位,無不可行,此學固人人皆能也。若 于車裘而挾以自私,于善勞而挾以傲眾,則視人之疾痛BB,了不相關,欲其安信懷得乎。故一體則視人如己。觸之既動,惻隱之發。自不容已,如不能一體,則惟 知有己,不知有人,觸之不應,一膜之外,皆秦越也。知惻隱則知一體,知一體則知學矣。

    慎動曰︰共端所言, 與吾儒似不相遠但其無父無君之教,與吾儒大不相同,所以吾儒每辭而關之。先生曰︰釋迦亦有妻子,老聃亦有君臣,但其教欲出世,日漸流落不好,恐君臣累,便 絕了君臣;恐父子累,便絕了父子;恐夫婦昆弟朋友累,便絕了夫婦昆弟朋友。一味以虛無寂滅為高,然究竟不能離此五者,若吾儒君臣還其為君臣,父子還其為父 子,夫婦昆弟朋友還其夫婦昆弟朋友,乃是經世之學,只因物付物。天下國家一齊都理了,故曰︰所惡于智者,為其鑒也。智者行其所無事,則智亦大矣。彼共端者 流,豈不自謂明心見性。推之天下國家便行不去,蓋共端以槁木死灰為心,吾儒以視听言動為心,共端以知覺運動為性,吾儒以萬物一體為性,此吾儒共端之辨也。

    會日有奉佛教者亦來 听講,先生曰︰汝之教何如?曰︰惟持齊講經。先生曰︰吾儒非無齊也。如齋戒神明,心齋坐忘,把世俗名利色心一切都淡,惟澄然保個素心。雖飲酒而不及淫,雖 食肉而不使勝食氣,于用酒肉之中,得不因于酒肉之妙,這便是不齊之齊,汝教持室者。或齊于外。未必齊于內。齊于共見。未必齊于共知。能有是乎。至于誦經亦 只是口中誦念。如求吾儒六經即我。我即六經者。未之有聞也。其人驟然良久,乃曰,我聞父母故當孝順,亦不可不朝夕焚香敬天地,契著皇王水土,一不可不敬皇 王,不然,便惹下罪了。先生曰,汝怕惹罪,是求福利耳。不知存心養性,所以事天也。修德砥行。所以敬君也。然亦只孝順足當之。能盡孝,則為天地之完人,為 朝廷之良民。福利孰大乎。反是而逆天犯君,豈焚香拜禮所能禱而免其罪耶。其人悚然有醒。

    會日王像學賢贄求孰 弟子禮拜畢。先生曰,道已之道,學道已之事。恐怠惰心生。故須有所師承,以為敢憚。然指引者師之功。而時時刻厲。乃自己的事。馮則中曰,父子雲為仍由己, 而由人乎哉,豈不在己。少頃,張本德率爾言曰,鄉間蓮花盛開。眾默然不答,先生顧謂向學曰,此便是當學處。見此人言不中節,便自省曰,我得毋如是之率易 乎。德毋如是之支離乎。果能時時刻厲。凡見人一言一行,皆以自反。無在不以此用功。則學在是矣。即以蓮論,人之所以取在盛開,而吾所取不在于是,長于污 池,吾取其善下,生有多孔。吾取其中虛,出泥不污。吾取其清操,挺勁卓正。吾取其直節,亭亭獨秀。吾取其不倚,夫婦香芬。吾取其令聞,以此言蓮。則連誠花 中君子,而以蓮之德為我之德,則連亦為我用矣。此周子所以不容己于觀也,斯有所謂善觀蓮者也。有講朝聞道一節先生詰之曰,如何是聞道,知聞道,則知夕死之 可。俱說不透,先生曰,聞非耳聞,是心聞。一向用功,茫茫蕩蕩。未知旨歸。一旦一解悟,如會子志唯一貫。陽明之悟致良知是也。蓋悟則一悟俱悟,德立道明。 盡道而生人之理完矣,即死有何不可。先正詩雲,也知生死原無二。理生順方能道死安。其不可也明矣。有以四書五經通監性理無一字不知為聞道者。先生曰,昔上 蔡見明道先生,與通鑒不遺一字。明道先生曰,賢可謂玩物喪志。上蔡聞之。不覺汗流浹背曰,不幾枉過了一生。可見聞道不在記誦詞章已也。


如果你對印正稿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印正稿》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