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九 孝獻帝紀第九

類別︰史部 作者︰(南朝*宋)範曄 書名︰後漢書

    原文︰

    孝獻皇帝諱協,靈帝中子也。母王美人,為何皇後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

    帝即位,封帝為勃海王,徙封陳留王。

    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歲。遷皇太後于永安宮。大赦天下。改昭寧為永

    漢。丙子,董卓殺皇太後何氏。

    初令侍中、給事黃門侍郎員各六人。賜公卿以下至黃門侍郎家一人為郎,以

    補宦官所領諸署,侍于殿上。

    乙酉,以太尉劉虞為大司馬。董卓自為太尉,加鉞、虎賁。丙戌,太中大

    夫楊彪為司空。甲午,豫州牧黃琬為司徒。

    遣使吊祠故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等。

    冬十月乙巳,葬靈思皇後。

    白波賊寇河東,董卓遣其將牛輔擊之。

    十一月癸酉,董卓自為相國。

    十二月戊戌,司徒黃琬為太尉,司空楊彪為司徒,光祿勛荀爽為司空。

    省扶風都尉,置漢安都護。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還復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春正月,山東州郡起兵以討董卓。辛亥,大赦天下。癸酉,董卓殺

    弘農王。

    白波賊寇東郡。

    二月乙亥,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免。庚辰,董卓殺城門校尉伍瓊、督軍校尉

    周。以光祿勛趙謙為太尉,太僕王允為司徒。丁亥,遷都長安。董卓驅徙京

    師百姓悉西入關,自留屯畢圭苑。壬辰,白虹貫日。

    三月乙巳,車駕入長安,幸未央宮。己酉,董卓焚洛陽宮廟及人家。戊午,

    董卓殺太傅袁隗、太僕袁基,夷其族。

    夏五月,司空荀爽薨。

    六月辛丑,光祿大夫種拂為司空。

    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越騎校尉王瑰安集

    關東,後將軍袁術、河內太守王匡各執而殺之,唯韓融獲免。董卓壞五銖錢,更

    鑄小錢。

    冬十一月庚戌,鎮星、熒惑、太白合于尾。

    是歲,有司奏,和、安、順、桓四帝無功德,不宜稱宗,又恭懷、敬隱、恭

    愍三皇後並非正嫡,不合稱後,皆請除尊號。制曰︰“可。”孫堅殺荊州刺史王

    保 稚蹦涎秈 卣拋傘br />
    二年春正月辛丑,大赦天下。

    二月丁丑,董卓自為太師。

    袁術遣將孫堅與董卓將胡軫戰于陽人,軫軍大敗。董卓遂發掘洛陽諸帝陵。

    夏四月,董卓入長安。

    六月丙戌,地震。

    秋七月,司空種拂免,光祿大夫濟南淳于嘉為司空。太尉趙謙罷,太常馬日

    為太尉。

    九月,蚩尤旗見于角、亢。

    冬十月壬戌,董卓殺衛尉張溫。

    十一月,青州黃巾寇太山,太山太守應劭擊破之。黃巾轉寇勃海,公孫瓚與

    戰于東光,復大破之。

    是歲,長沙有人死經月復活。

    三年春正月丁丑,大赦天下。

    袁術遣將孫堅攻劉表于襄陽,堅戰歿。

    袁紹及公孫瓚戰于界橋,瓚軍大敗。

    夏四月辛巳,誅董卓,夷三族。司徒王允錄尚書事,總朝政,遣使者張種撫

    慰山東。

    青州黃巾擊殺兗州刺史劉岱于東平。東郡太守曹操大破黃巾于壽張,降之。

    五月丁酉,大赦天下。丁未,征西將軍皇甫嵩為車騎將軍。

    董卓部曲將李唷 帷  懟 偶玫確矗 М┤ΑA攣 紓 莩を渤牽br />
    太常種拂、太僕魯旭、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並戰歿,吏民

    死者萬余人。李嗟炔 暈﹦ <何矗 笊 煜隆@嗌彼玖дN淨歧br />
    甲子,殺司徒王允,皆滅其族。丙子,前將軍趙謙為司徒。

    秋七月庚子,太尉馬日為太傅,錄尚書事。

    八月,遣日及太僕趙岐,持節尉撫天下。車騎將軍皇甫嵩為太尉。司徒趙

    謙罷。

    九月,李嘧暈 燈鎝  岷蠼   磧醫  偶謎蚨  <br />
    出屯弘農。甲申,司空淳于嘉為司徒,光祿大夫楊彪為司空,並錄尚書事。

    冬十二月,太尉皇甫嵩免。光祿大夫周忠為太尉,參錄尚書事。

    四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丁卯,大赦天下。

    三月,袁術殺楊州刺史陳溫,據淮南。

    長安宣平城門外屋自壞。

    夏五月癸酉,無雲而雷。

    六月,扶風大風,雨雹。華山崩裂。太尉周忠免,太僕朱俊為太尉,錄尚書

    事。下邳賊闕宣自稱天子。雨水。遣侍御史裴茂訊詔獄,原輕系。

    六月辛丑,天狗西北行。

    九月甲午,試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賜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罷之。詔

    曰︰“孔子嘆‘學之不講’,不講則所識日忘。今耆儒年逾六十,去離本土,營

    求糧資,不得專業。結童入學,白首空歸,長委農野,永絕榮望,朕甚愍焉。其

    依科罷者,听為太子舍人。”

    冬十月,太學行禮,車駕幸永福城門,臨觀其儀,賜博士以下各有差。

    辛丑,京師地震。有星孛于天市。

    司空楊彪免,太常趙溫為司空。

    公孫瓚殺大司馬劉虞。

    十二月辛丑,地震。

    司空趙溫免,乙巳,衛尉張喜為司空。

    是歲,瑯邪王容薨。

    興平元年春正月辛酉,大赦天下,改元興平。甲子,帝加元服。

    二月壬午,追尊謚皇妣王氏為靈懷皇後,甲申,改葬于文昭陵。丁亥,帝耕

    于藉田。

    三月,韓遂、馬騰與郭汜、樊稠戰于長平觀,遂、騰敗績,左中郎將劉範、

    前益州刺史種劭戰歿。

    夏六月丙子,分涼州河西四郡為b州。丁丑,地震;戊寅,又震。乙巳晦,

    日有食之,帝避正殿,寢兵,不听事五日。大蝗。

    秋七月壬子,太尉朱俊免。戊午,太常楊彪為太尉,錄尚書事。

    三輔大旱,自四月至于是月。帝避正殿請雨,遣使者洗囚徒,原輕系。是時

    谷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人相食啖,白骨委積。帝使侍御史侯汶出太倉

    米豆,為饑人作糜粥,經日而死者無降。帝疑賦恤有虛,乃親于御坐前量試作糜,

    乃知非實,使侍中劉艾出讓有司。于是尚書令以上皆詣省閣謝,奏收侯汶考實。

    詔曰︰“未忍致汶于理,可杖五十。”自是之後,多得全濟。

    八月,馮翊羌叛,寇屬縣,郭汜、樊稠擊破之。

    九月,桑復生椹,人得以食。司徒淳于嘉罷。

    冬十月,長安市門自壞。以衛尉趙溫為司徒,錄尚書事。

    十二月,分安定、扶風為新平郡。

    是歲,楊州刺史劉繇與袁術將孫策戰于曲阿,繇軍敗績,孫策遂據江東。太

    傅馬日薨于壽春。

    二年春正月癸丑,大赦天下。

    二月乙亥,李嗌狽 磯牘嵯喙ャbr />
    三月丙寅,李嘈駁坌移漵  俟 搖br />
    夏四月甲午,立貴人伏氏為皇後。丁酉,郭汜攻李啵 訃壩啊J僑眨br />
    李嘁頻坌冶蔽搿br />
    大旱。

    五月壬午,李嘧暈 笏韭懟br />
    六月庚午,張濟自陝來和唷 帷br />
    秋七月甲子,車駕東歸。郭汜自為車騎將軍,楊定為後將軍,楊奉為興義將

    軍,董承為安集將軍,並侍送乘輿。張濟為票騎將軍,還屯陝。

    八月甲辰,幸新豐。

    冬十月戊戌,郭汜使其將伍習夜燒所幸學舍,逼脅乘輿。楊定、楊奉與郭汜

    戰,破之。壬寅,幸華陰,露次道南。是夜,有赤氣貫紫宮。張濟復反,與李

    唷 岷稀br />
    十一月庚午,李唷 岬茸煩擻擼 接詼 ⑶ 跏Π薌  憊飴謊 巳 br />
    衛尉士孫瑞、廷尉宣播、大長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侍中朱展、射聲校尉沮俊。

    壬申,幸曹陽,露次田中。楊奉、董承引白波帥胡才、李樂、韓暹及匈奴左賢王

    去卑,率師奉迎,與李嗟日劍 浦 br />
    十二月庚辰,車駕乃進。李嗟雀蠢醋氛劍 跏Υ蟀埽 甭庸 耍 俑 br />
    芬、大司農張義等皆戰歿。進幸陝,夜度河。乙亥,幸安邑。

    是歲,袁紹遣將義與公孫瓚戰于鮑丘,瓚軍大敗。

    建安元年春正月癸酉,郊祀上帝于安邑,大赦天下,改元建安。

    二月,韓暹攻衛將軍董承。

    夏六月乙未,幸聞喜。

    秋七月甲子,車駕至洛陽,幸故中常侍趙忠宅。丁丑,郊祀上帝,大赦天下。

    己卯,謁太廟。

    八月辛丑,幸南宮楊安殿。癸卯,安國將軍張楊為大司馬,韓暹為大將軍,

    楊奉為車騎將軍。是時,宮室燒盡,百官披荊棘,依牆壁間。州郡各擁強兵,而

    委輸不至,群僚饑乏,尚書郎以下自出采穭,或饑死牆壁間,或為兵士所殺。辛

    亥,鎮東將軍曹操自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曹操殺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封

    衛將軍董承為輔國將軍,伏完等十三人為列侯,贈沮俊為弘農太守。庚申,遷都

    許。己巳,幸曹操營。

    九月,太尉楊彪、司空張喜罷。

    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听。

    二年春,袁術自稱天子。三月,袁紹自為大將軍。

    夏五月,蝗。

    秋九月,漢水溢。

    是歲饑,江淮間民相食。袁術殺陳王寵。孫策遣使奉貢。

    三年夏四月,遣謁者裴茂率中郎將段煨討李啵 娜濉br />
    呂布叛。

    冬十一月,盜殺大司馬張楊。

    十二月癸酉,曹操擊呂布于徐州,斬之。

    四年春三月,袁紹攻公孫瓚于易京,獲之。

    衛將軍董承為車騎將軍。

    夏六月,袁術死。

    是歲,初置尚書左右僕射。武陵女子死十四日復活。

    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詔誅曹操,事

    泄。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

    秋七月,立皇子馮為南陽王。壬午,南陽王馮薨。

    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詔三公舉至孝二人,九卿、校尉、郡國守、相各一

    人。皆上封事,靡有所諱。

    曹操與袁紹戰于官度,紹敗走。

    冬十月辛亥,有星孛于大梁。

    東海王祗薨。

    是歲,孫策死,弟權襲其余業。

    六年春二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七年夏五月庚戌,袁紹薨。

    于國獻馴象。

    是歲,越`男子化為女子。

    八年冬十月己巳,公卿初迎冬于北郊,總章始復務八佾舞。

    初置司直官,督中都官。

    九年秋八月戊寅,曹操大破袁尚,平冀州,自領冀州牧。

    冬十月,有星孛于東井。

    十二月,賜三公已下金、帛,各有差。自是三年一賜,以為常制。

    十年春正月,曹操破袁譚于青州,斬之。

    夏四月,墨山賊張燕率眾降。

    秋九月,賜百官尤貧者金、帛,各有差。

    十一年春正月,有星孛于北斗。

    三月,曹操破高鐘誆 藎 裰 br />
    秋七月,武威太守張猛殺雍州刺史邯鄲商。

    是歲,立故瑯邪王容子熙為瑯邪王。齊、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

    濟北、平原八國皆除。

    十二年秋八月,曹操大破烏桓于柳城,斬其蹋頓。

    冬十月辛卯,有星孛于鶉尾。乙巳,黃巾賊殺濟南王。

    十一月,遼東太守公孫康殺袁尚、袁熙。

    十三年春正月,司徒趙溫免。

    夏六月,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曹操自為丞相。

    秋七月,曹操南征劉表。

    八月丁未,光祿勛郗慮為御史大夫。壬子,曹操殺太中大夫孔融,夷其族。

    是月,劉表卒,少子琮立,琮以荊州降操。

    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曹操以舟師伐孫權,權將周瑜敗之于烏林、赤壁。

    十四年冬十月,荊州地震。

    十五年春二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十六年秋九月庚戌,曹操與韓遂、馬超戰于渭南,遂等大敗,關西平。

    是歲,趙王赦薨。

    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誅衛尉馬騰,夷三族。

    六月庚寅晦,日有食之。

    秋七月,洧水、潁水溢。螟。

    八月,馬超破涼州,殺刺史韋康。

    九月庚戌,立皇子熙為濟陰王,懿為山陽王,為濟北王,敦為東海王。

    冬十二月,星孛于五諸侯。

    十八年春正月庚寅,復《禹貢》九州。

    夏五月丙申,曹操自立為魏公,加九錫。

    大雨水。

    徙趙王為博陵王。

    是歲,歲星、鎮星、熒惑俱入太微。彭城王和薨。

    十九年夏四月,旱。

    五月,雨水。

    劉備破劉璋,據益州。

    冬十月,曹操遣將夏侯淵討宋建于 保 裰 br />
    十一月丁卯,曹操殺皇後伏氏,滅其族及二皇子。

    二十年春正月甲子,立貴人曹氏為皇後。賜天下男子爵,人一級,孝悌、力

    田二級。賜諸王侯公卿以下谷,各有差。

    秋七月,曹操破漢中,張魯降。

    二十一年夏四月甲午,曹操自進號魏王。

    五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秋七月,匈奴南單于來朝。

    是歲,曹操殺瑯邪王熙,國除。

    二十二年夏六月,丞相軍師華歆為御史大夫。

    冬,有星孛于東北。

    是歲大疫。

    二十三年春正月甲子,少府耿紀、丞相司直韋晃起兵誅曹操,不克,夷三族。

    三月,有星孛于東方。

    二十四年春二月壬子晦,日有食之。

    夏五月,劉備取漢中。

    秋七月庚子,劉備自稱漢中王。

    八月,漢水溢。

    冬十一月,孫權取荊州。

    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魏王曹操薨。子丕襲位。

    二月丁未朔,日有食之。

    三月,改元延康。

    冬十月乙卯,皇帝遜位,魏王丕稱天子。奉帝為山陽公,邑一萬戶,位在諸

    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

    都山陽之濁鹿城。四皇子封王者,皆降為列侯。

    明年,劉備稱帝于蜀,孫權亦自王于吳,于是天下遂三分矣。

    魏青龍二年三月庚寅,山陽公薨。自遜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謚孝

    獻皇帝。八月壬申,以漢天子禮儀葬于禪陵,置園邑令丞。

    太子早卒,孫康立五十一年,晉太康六年薨。子瑾立四年,太康十年薨。子

    秋立二十年,永嘉中為胡賊所殺,國除。

    論曰︰傳稱鼎之為器,雖小而重,故神之所寶,不可奪移。至令負而趨者,

    此亦窮運之歸乎!天厭漢德久矣,山陽其何誅焉!

    贊曰︰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譯文︰

    孝獻皇帝名協,是靈帝的二兒子。

    他的母親是王美人,被何皇後所害。

    中平六年四月,其兄少帝劉辯即位,封劉協為勃海王,後徙封為陳留王。

    九月甲戌日,劉協即位為皇帝,時年九歲。

    把皇太後遷到永安宮。

    在全國施行大赦。

    改換昭寧年號為永漢。

    丙子日,董卓殺死皇太後何氏。

    開始下令,命侍中、給事黃門侍郎各暨成員六人。

    賜公卿以下至黃門侍郎每家可以出一人為郎,來補充原來由宦官擔任的諸內署令、丞,侍于殿上供職。

    乙酉日,任用太尉劉虞為大司馬。

    董卓自己任太尉,加鍍、虎賁,得專殺之權。

    丙戌日,任用太中大夫楊彪為司空。

    甲午日,任用豫州牧黃琬為司徒。

    派遣使者吊祭已故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等。

    冬十月乙巳日,安葬靈思皇後。

    白波黃巾賊入侵犯河東,董卓派遣他的部將牛輔領兵攻打他們。

    十一月癸酉日,董卓自任焉相國。

    十二月戊戌日,任用司徒黃琬為太尉,司空楊彪為司徒,任用光祿勛荀爽為司空。

    撤銷扶風都尉官署,設置漢安都護。

    詔令除去光熹、昭寧、永漢三個年號,恢復為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春正月,山東州郡起兵討伐董卓。

    辛亥日,大赦天下。

    癸酉日,董卓殺害弘農王。

    白波賊人侵犯束郡。

    二月乙亥日,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均被免職。

    庚辰日,董卓殺死城門校尉伍瓊、督軍校尉周泌。

    任用光祿勛趙謙為太尉,太僕王允為司徒。

    丁亥日,遷都到長安。

    董卓驅趕著從京師遷徙的百姓全都向西入關,自己率軍留在畢圭苑屯守。

    壬辰日,有白虹干犯太陽。

    三月乙巳日,皇帝的車馬進入長安城,到未央宮。

    己酉日,董卓焚燒了洛陽官殿宗廟及百姓房舍。

    戊午日,董卓殺死了太傅袁隗、太僕袁基,並夷滅其族人。

    夏五月,司空荀爽死去。

    六月辛丑日,光祿大夫種拂被任用為司空。

    大鴻臚韓融、少府陰修、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昊修、越騎校尉王安定收拾關東,後將軍袁術、河內太守王匡各引兵將陰修等人分別捉拿殺死,惟有韓融獲免。

    董卓毀五銖錢,改鑄為小錢。

    冬十一月庚戌,鎮星、熒惑、太白三星會合于尾星座。

    這一年,有關主管部門上奏皇帝,認為孝和、孝安、孝順、孝桓四位皇帝沒有功德,不適宜稱“宗”;另外恭懷、敬隱、恭愍三位皇後都不是正嫡,不應該稱“後”,請求把他們的尊號都除去。

    皇帝的制文說︰“可以。”孫堅殺死劑州刺史王叔,又殺死南陽太守張咨。

    初平二年春正月辛丑日,在全國施行大赦。

    二月丁丑日,董卓自任為太師。

    袁術派將領孫堅與董卓將領胡軫在陽人聚激戰,胡干的軍隊大敗。

    董卓于是發掘葬在洛陽的諸帝陵墓。

    夏四月,董卓進入長安。

    六月丙戌日,有地震。

    秋七月,司空種拂被免職,任用光祿大夫濟南淳于嘉為司空。

    又罷免趟謙的太尉之職,任用太常馬日碑為太尉。

    九月,名叫蚩尤旗的彗星出現在角、亢二星之處。

    冬十月壬戍日,董皇殺死街尉張溫。

    十一月,青州黃巾侵犯太山,太山太守應劭打敗了他們。

    黃巾兵馬轉而侵犯勃海,公孫瓚在柬光與他們激戰,又大敗了他們。

    這一年,長沙出現有人死去一個月又復活的怪事。

    初平三年春正月丁丑日,大赦天下。

    袁術派遣將領孫堅到襄陽攻打劉表,孫堅戰死。

    袁紹與公孫瓚在界橋激戰,公孫瓚的兵馬大敗。

    夏四月辛巳日,誅殺董卓,夷滅其三族。

    司徒王允總領尚書事務,總理朝政,並派使者張種撫慰山東。

    青州黃巾兵馬在束平攻打並且殺死了充州刺史劉岱。

    柬郡太守曹操在壽張大敗黃巾兵馬,迫使他們投降。

    五月丁酉日,大赦天下。

    丁末日,任用征西將軍皇甫嵩為車騎將軍。

    董卓的部下將領李雇、郭汜、樊稠、張濟等反叛,攻打京師。

    六月戊午日,李雇等人攻陷長安城,太常種拂、太僕魯旭、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順皆戰死,官吏平民死者有一萬余人。

    李俺等人都自封為將軍。

    己末日,大赦天下。

    李雇殺死司隸校尉黃琬,甲子日,殺死司徒王允,夷減黃琬、王允之族。

    丙子日,任用前將軍趟謙為司徒。

    秋七月庚子日,任用太尉馬日蟬為太傅,總領尚書事務。

    八月,派遣馬日彈及太僕趙岐,持節慰問安撫天下。

    任用車騎將軍皇甫嵩為太尉。

    司徒趙謙被罷免。

    九月,李雇自任車騎將軍,郭汜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張濟為鎮束將軍。

    亟渣出兵屯守弘農。

    甲申日,任用司空淳于嘉焉司徒,光祿大夫楊彪為司空,共同總領尚書事務。

    冬十二月,太尉皇甫嵩被免職。

    任用光祿大夫周忠為太尉,參與總領尚書事務。

    初平四年春正月初一甲寅日,有日食發生。

    丁卯日,大赦天下。

    三月,袁術殺死楊州刺史陳溫,佔據淮南。

    長安宣平城門外有房屋無故自毀。

    夏五月癸酉日,沒有雲而有雷鳴。

    六月,扶風有大風,下冰雹。

    華山崩裂。

    太尉周忠被免職,任用太僕朱y為太尉,總領尚書事務。

    下邳賊人闕宣自稱天子。

    有大雨水。

    派遣侍御史裴茂審訊案件,寬赦有輕罪的在押囚犯。

    六月辛丑日,天狗星向西北飛行。

    九月甲午日,考查四十余名儒生,上等的賜給郎中的職位,次等的焉太子舍人,下等的罷免。

    皇帝下詔書說︰“孔子感嘆‘學問役有講習’,不講習則所記得的知識就會一天天忘掉。

    現在老儒生年紀超過六十歲,離開鄉土,謀術糧食資財以維持生活,不得專心研究學業。

    童年入學讀書,滿頭白發,空空而歸,從此將長年委身于農村鄉野,永遠絕了榮耀之望,我很憐憫他們。

    那些依據等級被免的儒生,听任他們為太子舍人。”冬十月,太學舉行典禮,皇帝到永福城門,親臨觀看典禮儀式,按等級對博士以下的儒生給予不同的賞賜。

    辛丑日,京師地震。

    有彗星出現在天市附近。

    司空楊彪被免官,任用太常趙溫為司空。

    公孫瓚殺死大司馬劉虞。

    十二月辛丑日,地震。

    司空趟溫被免官,乙巳日,任用衛尉張喜為司空。

    這一年,瑯邪王劉容逝世。

    興平元年春正月辛酉日,大赦天下,改換年號為興平。

    甲子日,皇帝加冕。

    二月壬午日,追尊皇妣王氏謐號為靈懷皇後,甲申日,改葬于文昭陵。

    丁亥日,皇帶在藉田耕作。

    三月,韓遂、馬騰與郭汜、樊稠在長平觀大戰,韓遂、墨塍大敗,左中郎將劉範、前益州刺史種劭戰死。

    夏六月丙子日,劃分涼州河西的四郡焉廄州。

    丁丑日,地震;戊寅日,又有地震。

    這個月的最末一天乙巳日,日食,皇帝避開正殿,停息干戈,五天之內不听政理事。

    發生嚴重的蝗蟲災害。

    秋七月壬子日,太尉朱y被免職。

    戊午日,任用太常楊彪為太尉,總領尚書事務。

    三輔大旱,自從四月一直到這個月沒有下雨。

    皇帝避開正殿以祈求降雨,派遣使者清理在押囚犯,寬赦輕罪囚徒。

    這時候谷一斛值錢五十萬,豆、麥一斛值錢二十萬,人有互相殘食,白骨堆積。

    皇帝讓侍御史侯汶拿出太倉中的米和豆,焉饑民做糜粥來充饑,但是經過幾日還不見餓死的人數有所減少。

    皇帝懷疑分發救濟中有人弄虛作假,于是親自在御座前量試米豆做成糜粥,得知其中確有不實之處,便派侍中劉艾出官責讓有關主管人員。

    于是尚書令以下各級官員都到省閣謝罪,奏言收捕侯汶以審查其實情。

    皇帝下詔書說︰“不忍心把侯汶交給司法部門處理,可杖打五十。”自此之後,百姓大多得到賑濟保全。

    八月,馮翊羌反叛,侵犯屬縣,郭汜、樊稠率兵馬打敗了他們。

    九月,桑樹又結出桑葚,可以供人食用。

    司徒淳于嘉被罷免官職。

    冬十月,長安市門無故自壤。

    任用衛尉趟溫焉司徒,總領尚書事務。

    十二月,劃分安定、扶風焉新平郡。

    這一年,楊州刺史劉繇與袁術的將領孫策在曲阿交戰,到繇的軍隊大敗,孫策于是佔據江束。

    太傅馬日碑在壽春縣死去。

    興平二年春正月癸丑日,大赦天下。

    二月乙亥日,李催殺死樊稠而又與郭汜相互攻打。

    三月丙寅日,李催挾持皇帝到其軍營中,放火焚燒了宮室。

    夏四月甲午日,立貴人伏氏為皇後。

    丁酉日,郭汜領兵攻打李雇,亂箭一直射到皇帝所在的殿前。

    當日,李雇將皇帝轉移到北塢。

    發生了大旱。

    五月壬午日,李催自任為大司馬。

    六月庚午日,張濟從陝縣來勸說李催、郭汜和解。

    秋七月甲子日,皇帝向東而歸。

    郭汜自任馬車騎將軍,楊定為後將軍,楊奉為興義將軍,董承為安集將軍,一起侍送皇帝車隊。

    張濟任驃騎將軍,返回陝縣屯守。

    八月甲辰日,皇帝到新豐。

    冬十月戊戌日,郭汜指使其將伍習乘黑夜燒毀皇帝所到的學舍,逼迫挾持車隊。

    楊定、楊奉與郭汜交戰,打敗郭汜。

    壬寅日,皇帝到達華陰,露宿在道南。

    這天夜里,有赤色煙氣橫穿紫宮。

    張濟領兵馬又返回,與李雇、郭汜合兵一處。

    十一月庚午日,李催、郭汜等人追趕皇帝的乘輿,在弘農東澗與董承、楊奉軍隊大戰,結果董承、楊奉所率領的擁戴皇帝的軍隊大敗,光祿勛鄧泉、衛尉士孫瑞、廷尉宣播、大長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侍中朱展、射聲校尉沮y皆被殺死。

    壬申日,皇帝到達曹陽,露宿在田中。

    楊奉、董承引白波帥胡才、李樂、韓暹及匈奴左賢王去卑,率軍隊前往奉迎,與李雇等人大戰,打敗了李雇兵馬。

    十二月庚辰日,皇帝礙以繼續前行。

    李雇等人又來追戰,皇帝的軍隊大敗,李催的軍隊殺掠宮人,少府田芬、大司農張義等人都戰死。

    皇帝行進到陝縣,連夜渡過黃河。

    乙亥日,皇帝到達安邑。

    這一年,袁紹派遣將領曲義與公孫瓚在鮑丘交戰,公孫瓚的軍隊大敗。

    建安元年春正月癸酉日,在安邑郊外祭祀上帝,大赦天下,改換年號為建安。

    二月,韓暹攻打衛將軍董承。

    夏六月乙末日,皇帝到聞喜。

    秋七月甲子日,皇帝到洛陽,入住原中常侍趟忠的住宅。

    丁丑日,在郊外祭祀上帝,大赦天下。

    己卯日,拜謁太廟。

    八月辛丑日,皇帝到達南宮楊安殿。

    癸卯日,安國將軍張楊任大司馬,韓暹任大將軍,楊奉任車騎將軍。

    這時,官室已燒盡,百官披荊棘,在殘垣斷壁之間存身。

    州郡各自聚擁強兵,而運輸的糧草又沒到,群臣饑餒困乏,尚書郎以下各級官吏自己出去采摘野生的稻來充饑,有的人餓死在殘牆斷壁之間,有的人被兵士所殺。

    辛亥日,鎮東將軍曹操自己代理司隸校尉官職總領尚書事務。

    曹操殺死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人。

    封衛將軍董承為輔國將軍,伏完等十三人為列侯,贈沮y為弘農太守。

    庚申日,遷都許昌。

    己巳日,皇帝到曹操軍營。

    九月,太尉楊彪、司空張喜被罷免。

    冬十一月丙戌日,曹操自任為司空,兼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由他掌握听他號令。

    建安二年春,袁術自稱天子。

    三月,袁紹自任為大將軍。

    夏五月,有蝗災。

    秋九月,漢水泛濫成災。

    這一年是饑荒之年,江、淮一帶有人相互殘食。

    袁術殺死陳王劉寵。

    孫策派遣使者奉獻貢物。

    建安三年夏四月,派遣謁者裴茂率領中郎將段煨討伐李雇,夷滅其三族。

    旦布反叛。

    冬十一月,有盜賊殺死大司馬張楊。

    十二月癸酉日,曹操在徐州攻打呂布,斬殺了他。

    建安四年春三月,袁紹到易京攻打公孫瓚,擒獲了他。

    衛將軍董承任車騎將軍。

    夏六月,袁術死去。

    這一年,開始設置尚書左右僕射。

    武陵有一女子死了十四天而復活。

    建安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丞、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韶誅殺曹操,其事泄漏未成。

    王午日,曹操殺死董承等人,夷滅其三族。

    秋七月,立皇子劉馮焉南陽玉。

    壬午日,南陽王劉馮去世。

    九月初一庚午日,有日食。

    詔令三公推舉至孝之人二名,九卿、校尉、郡國守相各推舉一名。

    公卿百官都上奏密封的奏章,不要有所避諱。

    曹操與袁紹在官度大戰,袁紹大敗而逃。

    冬十月辛亥日,有彗星在大梁星附近出現。

    海王劉祗去世。

    這一年,孫策死去,其弟孫權繼承其留下的功業。

    建安六年春二月初一丁卯日,有日食發生。

    建安七年夏五月庚戌日,袁紹死去。

    于真國向朝廷進獻馴服的大象。

    逭一年,越雋有男子變為女子。

    建安八年冬十月己巳日,公卿恢復因戰亂而廢去的北郊迎冬祭祀活動,樂官也恢復用八佾之舞樂。

    開始設置司直官,監督京城官吏。

    建妄九年秋八月戊寅日,曹操大敗袁尚,平定冀州,自兼任冀州牧。

    冬十月,有彗星出現在東井。

    十二月,按等級賞賜三公以下各級官員錢財和布帛。

    從這以後每隔三年進行一次賞賜,把這種賞賜作為經常的制度。

    建安十年春正月,曹操在青州打敗童塑,並殺死了他。

    夏四月,黑山賊人張燕率眾投降。

    秋九月,各按等級賞賜百官特別貧窮的人錢財和布帛。

    建安十一年春正月,有彗星出現在北斗星座附近。

    三月,曹操在並州打敗高干,並擒獲了他。

    秋七月,武威太守張猛殺死雍州刺史邯郫商。

    這一年,立已故瑯邪王劉容的兒子劉熙焉瑯邪王。

    齊、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濟北、平原八個封國都被廢掉。

    建安十二年秋八月,曹操在柳城大敗盅魚,殺死其王蹋頓。

    冬十月辛卯日,有彗星在鶉尾星座附近出現。

    乙巳日,黃巾賊人殺死濟南王劉寶。

    十一月,遼東太守公孫康殺死袁尚、袁熙。

    建安十三年春正月。

    司徒趟溫被免職。

    夏六月,撤銷三公官職,設置丞相、御史大夫。

    癸巳日,曹操自任為丞相。

    秋七月,曹操率軍隊向南征伐劉表。

    八月丁末日,光祿勛郗慮擔任御史大夫。

    、壬子日,曹操殺死太中大夫孔融,並且夷減其族親。

    這個月,劉表死去,他的小兒子劉琮繼位,劉琮以荊州投降曹操。

    冬十月初一癸末日,日食。

    曹操以水師討伐孫權,孫權的將領周瑜在壹林、赤壁打敗曹操。

    安十四年冬十月,劑州發生地震。

    建安十五年春二月初一乙巳日,日食。

    建安十六年秋九月庚戌日,曹操與韓遂、馬超在渭南大戰,韓遂等人大敗,關西平定。

    這一年,趟王劉赦去世。

    建安十七年夏五月癸末日,誅殺衛尉馬騰,夷滅其三族。

    六月的最末一天庚寅日,日食。

    秋七月,洧水、穎水泛濫。

    螟蟲成災。

    八月,馬超攻破涼州,殺死刺史韋康。

    九月庚戌日,立皇子劉熙焉濟陰王,劉鑿為山陽王,劉題為濟北王,劉敦焉柬海王。

    冬十二月,有彗星在五諸侯星附近出現。

    建安十八年春正月庚寅日,恢復使用《尚書,禹貢》中的九州島行政區。

    夏五月丙申日,曹操自立焉魏公,加配九錫的待遇。

    有大雨水。

    調趟王劉為博陵王。

    這一年,歲星、鎮星、熒惑三星都逆行入太微星區。

    彭城王劉和去世。

    建安十九年,夏四月,旱災。

    五月,下雨。

    劉備打敗劉璋,佔據益州。

    冬十月,曹操派遣將領夏侯淵到袍罕討伐宋建。

    並擒獲他。

    十一月丁卯日,曹操殺死皇後伏氏,除滅其親族及二位皇子。

    建安二十年春正月甲子日,立貴人曹氏為皇後。

    賞賜天下男子爵位,每人一級,有孝悌之行的和努力種田的每人二級。

    諸王侯公卿以下各按等級賜予谷物。

    秋七月,曹操攻破漢中,張魯投降。

    建安二十一年夏四月甲午日,曹操自進封號為魏王。

    五月初一己亥日,有日食。

    秋七月,匈奴南單于來朝拜天子。

    這一年,曹操殺死瑯邪王劉熙,其封國被廢除。

    建安二十二年夏六月,丞相軍師華歆擔任御史大夫。

    冬天,有彗星出現在東北天空中。

    這一年流行大瘟疫。

    建安二十三年春正月甲子日,少府耿紀、丞相司直韋晃起兵誅討曹操,事敗不成,被夷滅三族。

    三月,有彗星出現在東方天空中。

    建安二十四年二月最後一天壬子日,有日食。

    夏五月,劉備奪取漢中。

    秋七月庚子日,劉備自稱漢中王。

    八月,漠水泛濫為患。

    冬十一月,孫權奪取劑州。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日,魏王曹操去世。

    其子曹丕承襲其位。

    二月初一丁末日,日食。

    三月,改換年號焉延康。

    冬十月乙卯日,皇帝讓位,魏王曹丕稱天子。

    奉皇帝為山陽公,擁有封邑一萬戶,地位在諸侯王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下拜,以天子車輿服飾進行郊祀天地活動,宗廟、祖廟、臘祭的祭祀活動都依照漢朝的制度,王都在山陽縣的濁鹿城。

    四位封王的皇子,都降為列侯。

    第二年,劉備在蜀地稱帝,孫權亦在昊地自立為王,于是形咸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魏青龍二年三月庚寅日,山陽公去世。

    自從讓位到去世,有十四年,享年五十四歲,謐號為孝獻皇帝。

    八月壬申日,以漢朝天子的禮儀將獻帝安葬在禪陵,設置禪陵園邑令丞。

    太子早逝,孫劉康立五十一年,晉太康六年去世。

    其子劉瑾立四年,太康十年去世。

    子劉秋立二十年,在永嘉年間被胡賊所殺,封國被廢除。

    論曰︰傳說鼎這種器物,雖然個體小但卻是國家重寶,所以它是神所珍愛的,不可以隨意搶奪搬移。

    至于讓人背負而跑,這也是氣運到頭的結果吧!上天已經長久地厭倦了游旦之德,又何必對山陽公多加指責呢!贊曰︰孝獻皇帝,生不逢時;身既播遷,國又屯難。

    惜我皇漢,終四百年;遜為山陽,永作魏賓。


如果你對後漢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後漢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