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劉玄字聖公,光武族兄也。弟為人所殺,聖公結客欲報之。客犯法,聖公避
吏于平林。吏系聖公父子張。聖公詐死,使人持喪歸舂陵,吏乃出子張,聖公因
自逃匿。
王莽末,南方饑饉,人庶群入野澤,掘鳧茈而食之,更相侵奪。新市人王匡、
王鳳為平理諍訟,遂推為渠帥,眾數百人。于是諸亡命馬武、王常、成丹等往從
之;共攻離鄉聚,臧于綠林中,數月間至七八千人。地皇二年,荊州牧某發奔命
二萬人攻之,匡等相率迎擊于雲杜,大破牧軍,殺數千人,盡獲輜重,遂攻拔竟
陵。轉擊雲杜、安陸,多略婦女,還入綠林中,至有五萬余口,州郡不能制。
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分散引去。王常、成丹西入南郡,號下江兵;
王匡、王鳳、馬武及其支常朱鮪、張n等北入南陽,號新市兵︰皆自稱將軍。七
月,匡等進攻隨,未能下。平林人陳牧、廖湛復聚眾千余人,號平林兵,以應之。
聖公因往從牧等,為其軍安集掾。
是時,光武及兄伯升亦起舂陵,與諸部合兵而進。四年正月,破王莽前隊大
夫甄阜、屬正梁丘賜,斬之,號聖公為更始將軍。眾雖多而無所統一,諸將遂共
議立更始為天子。二月辛巳,設壇場于U水上沙中,陳兵大會。更始即帝位,
南面立,朝群臣。素懦弱,羞愧流汗,舉手不能言。于是大赦天下,建元曰更始
元年。悉拜置諸將,以族父良為國三老、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成國上公、朱鮪
大司馬、伯升大司徒、陳牧大司空,余皆九卿、將軍。五朋,伯升拔宛。六月,
更始入都宛城,盡封宗室及諸將,為列侯者百余人。
更始忌伯升威名,遂誅之,以光祿勛劉賜為大司徒。前鐘武侯劉望起兵,略
有汝南。時王莽納言將軍嚴尤、秩宗將軍陳藏既敗于昆陽,往歸之。八月,望遂
自立為天子,以尤為大司馬、茂為丞相。王莽使太師王匡、國將哀章守洛陽。更
始遣定國上公王匡攻洛陽,西屏大將軍申屠建、丞相司值李松攻武關,三輔震動。
是時海內豪桀翕然響應,皆殺其牧守,自稱將軍,用漢年號,以待詔命,旬月之
間,遍于天下。
長安中起兵攻未央官。九月,東海人公賓就斬王莽于漸台,收璽綬,傳首詣
宛。更始時在便坐黃堂,取視之,喜曰︰“莽不如是,當與霍光等。”寵姬韓夫
人笑曰︰“若不如是,帝焉得之乎?”更始悅,乃懸莽首于宛城市。是月,拔洛
陽,生縛王匡、哀章,至,皆斬之。十月,使奮威大將軍劉信擊殺劉望于汝南,
並誅嚴尤、陳茂。更始遂北都洛陽,以劉賜為丞相。申屠建、李松自長安傳送乘
輿服御,又遣中黃門從官奉迎遷都。二年二月,更始自洛陽而西。初發,李松奉
引,馬驚奔,觸北宮鐵柱門,三馬皆死。
初,王莽敗,唯未央宮被焚而已,其余宮館一無所毀。宮女數千,備列後庭,
自鐘鼓、帷帳、輿輦、器服、太倉、武庫、官府、市里,不改于舊。更始既至,
居長樂宮,升前殿,郎吏以次列庭中。更始羞怍,俯首刮席不敢視。諸將後至者,
更始問虜掠得幾何,左右侍官皆宮省久吏,各驚相視。
李松與棘陽人趙萌說更始,宜悉王諸功臣。朱鮪爭之,以為高祖約,非劉氏
不王。更始乃先封宗室太常將軍劉祉為定陶王、劉賜為宛王、劉慶為燕王、劉歙
為元氏王、大將軍劉嘉為漢中王、劉信為汝陰王,後遂立王匡為比陽王、王鳳為
宜城王、朱鮪為膠東王、衛尉大將軍張n為淮陽王、廷尉大將軍王常為鄧王,執
金吾大將軍廖湛為穰王、申屠建為平氏王、尚書胡殷為隨王、柱天大將軍李通為
西平王、五威中郎將李軼為舞陰王、水衡大將軍成丹為襄邑王、大司空陳牧為陰
平王、驃騎大將軍宋佻為潁陰王、尹尊為郾王。唯朱鮪辭曰︰“臣非劉宗,不敢
干典。”遂讓不受。乃徙鮪為左大司馬,劉賜為前大司馬,使與李軼、李通、王
常等鎮撫關東。以李松為丞相,趙萌為右大司馬,共秉內任。
更始納趙萌女為夫人,有寵,遂委政于萌,日夜與婦人飲宴後庭。群臣欲言
事,輒醉不能見,時不得已,乃令侍中坐帷內與語。諸將識非更始聲,出皆怨曰︰
“成敗未可知,遽自縱放若此!”韓夫人尤嗜酒,每侍飲,見常侍奏事,輒怒曰︰
“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起,抵破書案,趙萌專權,威福自己。郎
吏有說萌放縱者,更始怒,拔劍擊之。自是無復敢言。萌私忿侍中,引下斬之,
更始救請,不從。時李軼、朱鮪擅命山東,王匡、張n橫暴三輔。其所授官爵者,
皆群小賈豎,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繡面衣、錦褲、 、諸于,罵詈道中。長安
為之語曰︰“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
軍帥將軍豫章李淑上書諫曰︰
方今賊寇始誅,王化未行,百官有司宜慎其任。夫三公上應台宿,九卿下括
河海,故天工人其代之。陛下定業,雖因下江、平林之勢,斯蓋臨時濟用,不可
施之既安。宜厘改制度,更延英俊,因才授爵,以匡王國。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陳,
尚書顯官皆出庸伍,資亭長、賊捕之用,而當輔佐綱維之任。唯名與器,聖人所
重。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采珠。
海內望此,有以窺度漢祚。臣非有憎疾以求進也,但為陛下惜此舉厝。敗材傷錦,
所宜至慮。惟割既往廖妄之失,思隆周文濟濟之美。
更始怒,系淑詔獄。自是,關中離心,四方怨叛。諸將出征,各自專置牧守,
州郡交錯,不知所從。
十二月,赤眉西入關。
三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立前孺子劉嬰為天子。初,望見更始政亂,度其必敗,
謂安陵人弓林等曰︰“前定安公嬰,平帝之嗣,雖王莽篡奪,而嘗為漢主。今皆
雲劉氏真人,當更受命,欲共定大功,何如?”林等然之,乃于長安求得嬰,將
至臨涇立之。聚黨數千人,望為丞相,林為大司馬。更始遣李松與討難將軍甦茂
等擊破,皆斬之。又使甦茂拒赤眉于弘農,茂軍敗,死者千余人。
三月,遣李松會朱鮪與赤眉戰于 鄉,松等大敗,棄軍走,死者三萬余
人。
時王匡、張n守河東,為鄧禹所破,還奔長安。n與諸將議曰︰“赤眉近在
鄭、華陰間,旦暮且至。今獨有長安,見滅不久,不如勒兵掠城中以自富,轉攻
所在,東歸南陽,收宛王等兵。事若不集,復入湖池中為盜耳。”申屠建、廖湛
等皆以為然,共人說更始。更始怒不應,莫敢復言。及赤眉立劉盆子,更始使王
匡、陳牧、成丹、趙萌屯新豐,李松軍簦 躍苤 br />
張n、廖湛、胡殷、申屠建等與御史大夫隗囂合謀,欲以立秋日 時共
劫更始,俱成前計。侍中劉能卿知其謀,以告之。更始托病不出,召張n等。n
等皆入,將悉誅之,唯隗囂不至。更始狐疑,使n等四人且待于外廬。n與湛、
殷疑有變,遂突出,獨申屠建在,更始斬之。n與湛、殷遂勒兵掠東西市。昏時,
燒門入,戰于宮中,更始大敗。明旦,將妻子車騎百余,東奔越萌于新豐。
更始復疑王匡、陳牧、成丹與張n等同謀,乃並召入。牧、丹先至,即斬之。
王匡懼,將兵入長安,與張n等合。李松還從更始,與趙萌共攻匡、n于城內。
連戰月余,匡等敗走,更始徙居長信宮。赤眉至高陵,匡等迎降之,遂共連兵而
進。更始守城,使李松出戰,敗,死者二千余人,赤眉生得松。時松弟 敲 br />
校尉,赤眉使使謂之曰︰“開城門,活汝兄。” 純 擰>旁攏 嗝既氤恰8 br />
始單騎走,從廚城門出,諸婦女從後連呼曰︰“陛下,當下謝城!”更始即下拜,
復上馬去。
初,侍中劉恭以赤眉立其弟盆子,自系詔獄︰聞更始敗,乃出,步從至高陵,
止傳舍。右輔都尉嚴本恐失更始為赤眉所誅,將兵在外,號為屯衛而實囚之。赤
眉下書曰︰“聖公降者,封長沙王。過二十日,勿受。”更始遣劉恭請降,赤眉
使其將謝祿往受之。
十月,更始遂隨祿肉袒詣長樂宮,上璽綬于盆子。赤眉坐更始,置庭中,將
殺之。劉恭、謝祿為請,不能得,遂引更始出。劉恭追呼曰︰“臣誠力極,請得
先死。”拔劍欲自刎,赤眉帥樊崇等遽共救止之,乃赦更始,封為畏威侯。劉恭
復為固請,竟得封長沙王。更始常依謝祿居,劉恭亦擁護之。
三輔苦赤眉暴虐,皆憐更始,而張n等以為慮,謂祿曰︰“今諸營長多欲篡
聖公者。一旦失之,合兵攻公,自滅之道也。”于是祿使從兵與更始共牧馬于郊
下,因令縊殺之。劉恭夜往收臧其尸。光武聞而傷焉。詔大司徒鄧禹葬之于霸陵。
有三子;求,歆,鯉。明年夏,求兄弟與母東詣洛陽,帝封求為襄邑侯,奉
更始祀;歆為 孰侯,鯉為壽光侯。求後徙封成陽侯。求卒,子巡嗣,復徙封C
澤侯。巡卒,子姚嗣。
論曰︰周武王觀兵孟津,退而還師,以為紂未可伐,斯時有未至者也。漢起,
驅輕黠烏合之眾,不當天下萬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旨埃 槲鬧 唬 徽 br />
戈頓顙,爭受職命。非唯漢人余思,固亦幾運之會也。夫為權首,鮮或不及。陳、
項且猶未興,況庸庸者乎!
劉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陽景王章之後也。祖父憲,元帝時封為式侯,父萌
嗣。王莽篡位,國除,因為式人焉。
天鳳元年,瑯邪海曲有呂母者,子為縣吏,犯小罪,宰論殺之。呂母怨宰,
密聚客,規以報仇。母家素豐,資產數百萬,乃益釀醇酒,買刀劍衣服。少年來
酤者,皆賒與之,視其乏者,輒假衣裳,不問多少。數年,財用稍盡,少年欲相
與償之。呂母垂泣曰︰“所以厚諸君者,非欲求利,徒以縣宰不道,枉殺吾子,
欲為報怨耳。諸君寧肯哀之乎!”少年壯其意,又素受恩,皆許諾。其中勇士自
號猛虎,遂相聚得數十百人,因與呂母入海中,招合亡命,眾至數千。呂母自稱
將軍,引兵還攻破海曲,執縣宰。諸吏叩頭為宰請。母曰︰“吾子犯小罪,不當
死,而為宰所殺。殺人當死,又何請乎?”遂斬之,以其首祭子冢,復還海中。
後數歲,瑯邪人樊崇起兵于莒,眾百余人,轉入太山,自號三老。時青、徐
大饑,寇賊蜂起,眾盜以崇勇猛,皆附之,一歲間至萬余人。崇同郡人逄安,東
海人徐宣、謝祿、楊音,各起兵,合數萬人,復引從崇。共還攻莒,不能下,轉
掠至姑幕,因擊王莽探湯侯田況,大破之,殺萬余人,遂北入青州,所過虜掠。
還至太山,留屯南城。初,崇等以困窮為冠,無攻城徇地之計。眾既浸盛,乃相
與為約︰殺人者死,傷人者償創。以言辭為約束,無文書、旌旗、部曲、號令。
其中最尊者號三老,次從事,次卒史,泛相稱曰巨人。王莽遣平均公廉丹、太師
王匡擊之。崇等欲戰,恐其眾與莽兵亂,乃皆朱其眉以相識別,由是號曰赤眉。
赤眉遂大破丹、匡軍,殺萬余人,追至無鹽,廉丹戰死,王匡走。崇又引其兵十
余萬,復還圍莒,數月。或說崇曰︰“莒,父母之國,奈何攻之?”乃解去。時
呂母病死,其眾分入赤眉、青犢、銅馬中。赤眉遂寇東海,與王莽沂平大尹戰,
敗,死者數千人,乃引去,掠楚、沛、汝南、潁川,還人陳留,攻拔魯城,轉至
濮陽。
會更始都洛陽,遣使降崇。崇等聞漢室復興,即留其兵,自將渠帥二十余人,
隨使者至洛陽降更始,皆封為列侯。崇等既未有國邑,而留眾稍有離叛,乃遂亡
歸其營,將兵入潁川,分其眾為二部,崇與逄安為一部,徐宣、謝祿、楊音為一
部。崇、安攻拔長社,南擊宛,斬縣令;而宣、祿等亦拔陽翟,引之梁,擊殺河
南太守。赤眉眾雖數戰勝,而疲敝厭兵,皆日夜愁泣,思欲東歸。崇等計議,慮
眾東向必散,不如西攻長安。更始二年冬,崇、安自武關,宣等從陸渾關,兩道
俱入。三年正月,俱至弘農,與更始諸將連戰克勝,眾遂大集。乃分萬人為一營,
凡三十營,營置三老、從事各一人。進至華陰。
軍中常有齊巫鼓舞祠城陽景王,以求福助。巫狂言景王大怒,曰︰“當為縣
官,何故為賊?”有笑巫者輒病,軍中驚動。時方望弟陽怨更始殺其兄,乃逆說
崇等曰︰“更始荒亂,政令不行,故使將軍得至于此。今將軍擁百萬之眾,西向
帝城,而無稱號,名為群賊,不可以久。不如立宗室,挾義誅伐。以此號令,誰
敢不服?”崇等以為然,而巫言益盛,前及鄭,乃相與議曰︰“今迫近長安,而
鬼神如此,當求劉氏共尊立之。”六月,遂立盆子為帝,自號建世元年。
初,赤眉過式,掠盆子及二兄恭、茂,皆在軍中。恭少習《尚書》,略通大
義。及隨崇等降更始,即封為式侯。以明經數言事,拜侍中,從更始在長安。盆
子與茂留軍中,屬右校卒史劉俠卿,主芻牧牛,號曰牛吏。及崇等欲立帝,求軍
中景王後者,得七十余人,唯盆子與茂及前西安侯劉孝最為近屬。崇等議曰︰
“聞古天子將兵稱上將軍。”乃書札為符曰“上將軍”,又以兩空札置笥中,遂
于鄭北設壇場,祠城陽景王。諸三老、從事皆大會陛下,列盆子等三人居中立,
以年次探札。盆子最幼,後探得符,諸將乃皆稱臣拜。盆子時年十五,被發徒跣,
敝衣赭汗,見眾拜,恐畏欲啼。茂謂曰︰“善藏符。”盆子即嚙折棄之,復還依
俠卿。俠卿為制絳單衣、半頭赤幘、直綦履,乘軒車大馬,赤屏泥,絳 絡,而
猶從牧兒遨。
崇雖起勇力而為眾所宗,然不知書數。徐宣故縣獄吏,能通《易經》。遂共
推宣為丞相、崇御史大夫、逄安左大司馬、謝祿右大司馬,自楊音以下皆為列卿。
軍及高陵,與更始叛將張n等連和,遂攻東都門,入長安城,更始來降。
盆子居長東宮,諸將日會論功,爭言 呼,拔劍擊柱,不能相一。三輔郡縣
營長遣使貢獻,兵士輒剽奪之。又數虜暴吏民,百姓保壁,由是皆復固守。至臘
日,崇等乃設樂大會,盆子坐正殿,中黃門持兵在後,公卿皆列坐殿上。酒未行,
其中一人也刀筆書謁欲賀,其余不知書者請起之,各各屯聚,更相背向。大司農
楊音按劍罵曰︰“諸卿皆老佣也!今日設君臣之禮,反更Ц遙 飛脅蝗鞜耍 br />
皆可格殺!”更相辯斗,而兵眾遂各逾宮斬關,入掠酒肉,互相殺傷。衛尉諸葛
稚聞之,勒兵人,格殺百余人,乃定。盆子惶恐,日夜啼泣,獨與中黃門共臥起,
唯得上觀閣而不聞外事。
時掖庭中宮女猶有數百千人,自更始敗後,幽閉殿內,掘庭中蘆菔根,捕池
魚而食之,死者因相埋于宮中。有故祠甘泉樂人,尚共擊鼓歌舞,衣服鮮明,見
盆子叩頭言饑。盆子使中黃門稟之米,人數斗。後盆子去,皆餓死不出。
劉恭見赤眉眾亂,知其必敗,自恐兄弟俱禍,密教盆子歸璽綬,習為辭讓之
言。建武二年正朔,崇等大會,劉恭先曰︰“諸君共立恭弟為帝,德誠深厚。立
且一年,肴亂日甚,誠不足以相成。恐死而無所益,願得退為庶人,更求賢知,
唯諸君省察。”崇等謝曰︰“此皆崇等罪也。”恭復固請。或曰︰“此寧式侯事
邪!”恭惶恐起去。盆子乃下床解璽綬,叩頭曰︰“今設置縣官而為賊如故。吏
人貢獻,輒見剽劫,流聞四方,莫不怨恨,不復信向。此皆立非其人所致,願乞
骸骨,避賢聖。必欲殺盆子以塞責者,無所離死。誠冀諸君肯哀憐之耳!”因涕
泣噓唏。崇等及會者數百人,莫不哀憐之,乃皆避席頓首曰;“臣無狀,負陛下。
請自今已後,不敢復放縱。”因共抱持盆子,帶以璽綬。盆子號呼不得已。既罷
出,各閉營自守,三輔翕然,稱天子聰明。百姓爭還長安,市里且滿。
後二十余日,赤眉貪財物,復出大掠。城中糧食盡,遂收載珍寶,因大縱火
燒宮室,引兵而西。過祠南郊,車甲兵馬最為猛盛,眾號百萬。盆子乘王車,駕
三馬,從數百騎。乃自南山轉掠城邑,與更始將軍嚴春戰于 ,破春,殺之,遂
入安定、北地。至陽城、番須中,逢大雪,坑谷皆滿,士多凍死,乃復還,發掘
諸陵,取其寶貨,遂污辱呂後尸,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
行淫穢。大司徒鄧禹時在長安,遣兵擊之于郁夷,反為所敗,禹乃出之雲陽。九
月,赤眉復入長安,止桂宮。
時,漢中賊延岑出散關,屯杜陵,逄安將十余萬人擊之。鄧禹以逄安精兵在
外,唯盆子與羸弱居城中,乃自往攻之。會謝祿救至,夜戰街中,禹兵敗走。
延岑及更始將軍李寶合兵數萬人,與逄安戰于杜陵。岑等大敗,死者萬余人,寶
遂降安,而延岑收散卒走。寶乃密使人謂岑曰︰“子努力還戰,吾當于內反之,
表里合勢,可大破也。”岑即還挑戰,安等空營擊之,寶從後悉拔赤眉旌幟,更
立己幡旗。安等戰疲還營,見旗幟皆白,大驚亂走,自投川谷,死者十余萬,逄
安與數千人脫歸長安。時三輔大亂,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遺人往往聚
為營保,各堅守不下。赤眉虜掠無所得,十二月,乃引而東歸,眾尚二十余萬,
隨道復散。
光武乃遣破奸將軍侯進等屯新安,建威大將軍耿m等屯宜陽,分為二道,以
要其還路。敕諸將曰︰“賊若東走,可引宜陽兵會新安;賊若南走,可引新安兵
會宜陽。”明年正月,鄧禹自河北度,擊赤眉于湖,禹復敗走,赤眉遂出關南向。
征西大將軍馮異破之于崤底。帝聞,乃自將幸宜陽,盛兵以邀其走路。
赤眉忽遇大軍,驚震不知所為,乃遣劉恭乞降,曰︰“盆子將百萬眾降,陛
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樊崇乃將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
人肉袒降。上所得傳國璽綬,更始七尺寶斂及玉璧各一。積兵甲宜陽城西,與熊
耳山齊。帝令縣廚賜食,眾積困 ,十余萬人皆得飽飫。明旦,大陳兵馬臨洛
水,令盆子君臣列而觀之。謂盆子曰︰“自知當死不?”對曰︰“罪當應死,猶
幸上憐赦之耳。”帝笑曰︰“兒大黠,宗室無蚩者。”又謂崇等曰;“得無悔降
乎?朕今遣卿歸營勒兵,鳴鼓相攻,決其勝負,不欲強相服也。”徐宣等叩頭曰︰
“臣等出長安東都門,君臣計議,歸命聖德。百姓可與樂成,難與圖始,故不告
眾耳。今日得降,猶去虎口歸慈母,誠歡誠喜,無所恨也。帝曰︰“卿所謂鐵中
錚錚,庸中佼佼者也。”又曰︰“諸卿大為無道,所過皆夷滅老弱,溺社稷,污
井灶。然猶有三善︰攻破城邑,周遍天下,本故妻婦無所改易,是一善也;立君
能用宗室,是二善也;余賊立君,迫急皆持其首降,自以為功,諸卿獨完全以付
朕,是三善也。”乃令各與妻子居洛陽,賜宅人一區,田二頃。
其夏,樊崇、逄安謀反,誅死。楊音在長安時,遇趙王良有恩,賜爵關內侯,
與徐宣俱歸鄉里,卒于家。劉恭為更始報殺謝祿,自系獄,赦不誅。
帝憐盆子,賞賜甚厚,以為趙王郎中。後病失明,賜滎陽均輸官地,以為列
肆,使食其稅終身。
贊曰︰聖公靡聞,假我風雲,始順歸歷,終然崩分。赤眉阻亂,盆子探符。
雖盜皇器,乃食均輸。
譯文︰
劉玄字聖公,是光武帝劉秀的族兄。
他的弟弟被人殺害,他便結交賓客準備報仇。
賓客犯了法,劉玄到平林躲避官吏的捕捉。
官吏就逮捕了他的父親劉子張。
劉玄假裝死去,讓人把靈柩運回舂陵,官吏 釋放了劉子張,劉玄于是逃跑藏匿起來。
王莽末年,甫方發生饑荒,百姓成群結隊地到荒野沼澤中,挖掘荸薺野菜吃,有時相互侵害爭奪。
新市人王匡、王鳳替他們評定是非曲直,于是被推舉為首領,民眾有數百人,這樣馬武、王常、成丹等亡命之徒都去投奔他們;一起攻打離鄉聚,藏身在綠林山中,幾個月的時間,隊伍增加到了七八千人。
王莽地皇二年,荊州長官征發應急出戰部隊二萬名兵士進攻他們,玉匡等相繼在雲杜縣迎戰官兵,大敗劑州的軍隊,殺死了幾千人,繳獲了全部的輜重,接著又攻下了竟陵。
然後又進攻雲杜縣、安陸縣,搶掠了許多婦女,回到綠林山中,這時達到了五萬多人,州郡官吏都無法制服他們。
地皇三年,發生了大瘟疫,綠林的人馬死亡將近半數,就分散離開了綠林。
王常、成丹向西進入南郡,稱做下江兵;王匡、王鳳、馬武及其部下朱鮪、張印等人向北進入南陽,稱做新市兵︰他們都自稱為將軍。
七月,王匡等人攻打隨縣,未能攻下。
平林人陳牧、廖湛又聚集了一千多人,稱做平林兵,來響應王匡等人。
劉玄便去投奔陳牧等人,擔任了陳牧軍中的安集掾官職。
這時光武帝和他的哥哥劉演也在舂陵起兵,和各部軍隊合兵前進。
地皇四年正月,打敗了王莽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並且殺了這兩個人,稱劉玄為更始將軍。
雖然人數眾多,但沒有統一指揮的人,于是各位將領共同商議立劉玄為天子。
二月辛巳日,在清水邊的沙灘上設立壇場,擺開兵陣舉行大會。
更始將軍劉塞即皇帝位,面向南站立,接受群臣的朝拜。
劉玄一向懦弱,舉行登基典禮時羞愧得汗流不止,舉著手說不出話。
隨後宣布大赦天下囚徒,建元為更始元年。
各個將領都封了官,任命本家叔父劉良為國家三老,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為成國上公,朱鮪為大司馬,伯升為大司徒,陳牧為大司空,其他人都封為九卿、將軍。
五月,伯升攻下宛城。
六月,更始在宛城建都,把同宗和將軍封為列侯的共有一百余人。
更始妒忌伯升的威望和名聲,便殺死了他,任命光祿勛劉賜做大司徒。
西漢鍾武侯劉聖起兵,佔領了汝南。
這時王莽的納言將軍嚴尤、秩宗將軍陳茂已經在昆陽被打敗,前往歸附劉聖。
八月。
劉聖便自立為天子,任命嚴尤為大司馬,陳茂焉丞相。
王莽派太師王匡、國將塞童守衛洛陽。
更始派定國上公王匡攻打洛陽,派西屏大將軍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攻打武關,整個三輔地區都震驚了。
這時全國各地的豪杰紛紛起兵響應,都殺本地的州牧郡守,自稱將軍,並且使用漠代年號,等待詔書任命,一個月的時間,起事的州郡遍及全國。
長安城中有人起兵攻打未央官。
九月,柬海人公賓就在漸台殺死王莽,收繳璽綬,將王莽的頭送到宛城。
更始當時坐在正堂的便殿,接過王莽的頭來看,高興地說︰“王莽要是不這樣做,該與霍光一樣的受到尊重。”他的寵姬韓夫人笑著說︰“王莽如果不這樣,陛下又怎麼能得到他的頭呢?”更始很高興,便命令把王莽的頭懸掛在宛城的市中。
就在這個月,攻佔了洛陽,活捉了王匡、塞章,把他們押送到宛城,殺掉了他們。
十月,派奮威大將軍劉信在汝南殺死了劉聖,同時也殺死了嚴尤、陳茂。
更始于是北上定都于洛陽,任命劉踢為丞相。
申屠建和李松從長安送來了皇帝乘坐的車輛、衣服、器物,又派中黃門從官到洛陽恭迎更始遷都。
更始二年二月,更始由洛陽向西行進。
剛出發時,李松焉更始導引車駕,馬受驚而狂奔,撞在北官的鐵柱門上,三匹馬全死了。
當初,王莽敗亡時,惟有未央宮被燒毀了,其余的宮殿沒有一處毀壞。
幾千名官女仍然住在後官,鐘鼓、帷帳、車輿、用具服飾、大糧倉、武器庫、國家的府庫、街市等都沒有改變舊的形制。
更始已經到了長安,住在長樂宮,登上前殿,郎吏等官依次站在庭中。
更始感到很羞愧,頭低垂著都快挨著座席了,不敢抬頭看臣下。
將領中有後到的,更始問他們搶掠到了多少東西。
更始左右的侍衛都是宮中和省的老吏,听他這樣問話,都驚訝地面面相觀。
奎松與棘陽人趟萌勸說更始,應該將功臣都封為王。
朱鮪爭辯,認為漠高祖約定,不是劉氏不得封王。
更始就先封宗室太常將軍劉祉焉定陶王,劉賜為宛王,劉慶為燕王,劉歙焉元氏王,大將軍劉嘉為漢中王,劉信為汝陰王;隨後又封王匡為比陽王,王鳳焉宜城王,朱鮪焉膠東王,衛尉大將軍張印焉淮陽王,廷尉大將軍王常為鄧王,孰金吾犬將軍廖湛為穰王,申屠建為平氏王,尚書胡殷為隨王,柱天大將軍李通為西平王,五威中郎將李軼為舞陰王,水衡大將軍成丹為襄邑王,大司空陳牧為陰平王,驃騎大將軍宋佻為穎陰王,尹尊為郾王。
惟有朱鮪推辭說︰“我不是劉氏宗族,不敢違犯典制。”因而辭讓不肯接受分封。
于是就改任朱鮪為左大司馬,劉賜為前大司馬,命令他們和李軼、李通、王常等一道鎮撫關東。
又任命李松為丞相,趙萌焉右大司馬,共同掌管內政。
更始娶了趙萌的女兒為夫人,她很受更始的寵愛,更始就把政事交給趙萌去管,自己日夜在後官中與嬪妃飲酒作樂。
群臣有事要報告,他常常酒醉不能接見,有時非見不可了,就讓侍中在帷帳里與臣下說話。
臣下听出不是更始的聲音,走出官以後,都抱怨說︰“勝負還未定,就放縱到了這個地步!”韓夫人特別喜好喝酒,每當陪更始喝酒,看到中常侍來奏事,就生氣地說︰“皇帝正在和我飲酒,恰好在這時拿事來上奏嗎?”站起來,拍壤了書案。
趙萌把持朝政,自己作威作福。
郎吏中有向更始報告趟萌放縱的,更始發怒,拔出劍來刺他。
從此再沒人敢說話了。
趟萌暗中憎恨一名侍中,要把他拉出去殺掉,更始為其講情,趙萌也不答應。
這時,李軼、朱鮪在山東擅自發號施令,壬匡、張印在三輔殘暴橫行。
更始授予官爵的那些人,都是些小人、商販,有的是屠夫廚子,他們當中很多人身穿繡著花紋的外衣、錦緞褲子、很短的上衣、婦女穿的寬大上衣,在大道上高聲亂罵。
長安百姓給他們編的順口溜是︰“灶下養,中郎將。
爛羊胃,騎都尉。
爛羊頭,關內侯。”軍師將軍豫章李淑上書勸諫道︰“當前王莽亂賊剛剛被剿滅,王道的教化還沒能貫徹,應謹慎任命百官有司。
三公上應天上的三台星宿,九卿下像地下的河海,所以天上的事情要由人來代它完成。
陛下建立大業,雖然曾經籍助于下江、平林的勢力,這是臨時利用,已經安定了就不能再用這種方法了。
應改革舊制,再招攬杰出人才,量才授職,用來匡正國家。
現在的公卿高位沒有不是軍人的,尚書這樣的顯要官職也都由才識平庸之輩擔任,才能只配擔任亭長和緝捕盜賊這種小官的人,卻讓他們擔負輔佐朝綱的重任。
名分和車服禮器,是聖人最重視的。
現在把重任交付給不應該交付的人,而希望他們能有益于國家的萬分之一,振興教化以達到國家大治的目的,真好比是在樹上捉魚,登山采珍珠。
全國人見到這種情況,就有可能窺視圖謀漢朝天下。
我並不是存有妒忌之心而求取升官的人, 是為陛下的這些做法感到惋惜。
匠人弄壞了材料,織工損傷了美錦,這種因人為而誤事的情況,是應該特別注意的。
希望陛下根除以往謬誤的過失,想著使周文王時的人才濟濟的景象更加興盛。”更始生氣了,下令把李淑關進監獄。
從此,關中地區人心離散,四面八方都發生了由怨恨而背叛的事。
將領們出征,各人擅自任命州牧郡守,不同人所設的州郡相互交錯,百姓不知道該听誰的。
十二月,赤眉向西進入關中。
更始三年正月,平陵人方望擁立被王莽廢掉的孺子劉嬰為天子。
當初,方望見到更始政治腐敗,預料他必然會失敗,對安陵人弓林等說︰“以前的定安公劉嬰,是漢平帝的後嗣,雖然被王莽篡位,但曾經做過漢朝的君主。
目前到處都說劉氏的嫡傳要重新接受天命,我想和你們共同建立大功,你們認為如何?”弓林等都贊同,于是在長安找到劉嬰,帶到臨涇立為天子。
他們聚眾數千人,方望做丞相,弓林做大司馬。
更始派遣李松和討難將軍甦茂等領兵打敗了他們,把他們全殺了。
又派甦茂領兵到弘農阻止赤眉軍隊西進,甦茂的軍隊被赤眉打敗,死了一千多人。
三月,更始派遣李松會同朱鮪一起與赤眉軍在荔鄉作戰,李松等人被打得大敗,丟下軍隊逃跑了,這一仗戰死三萬多人。
這時,至匡、張印守衛河東,被鄧禹打敗,逃回長安。
張印和將領們商議說︰“赤眉軍近在鄭和華陰之間,早晚將到達這里。
現在只有長安在我們手里,很快就可能被消滅,不如帶兵搶劫城中財物使自己富有,轉而進攻所在之處,然後向東回南陽,奪取宛王等人出軍隊。
如果此事不能成功,我們重新逃入湖澤之中當強盜罷了。”申屠建、廖湛等人都認為他的意見很對,就一起去宮裹勸說更始。
更始听後生氣不說話,沒有人敢再提這件事了。
到赤眉立劉盆子為天子,更始派王匡、陳牧、成丹、趙萌駐扎在新豐,李松駐在振城,來抵抗赤眉軍。
張印、廖湛、胡殷、申屠建等人和御史大夫隗囂共同策劃,準備在立秋日射牲以祭祀宗廟時共同劫持更始,一起實現他們先前的計劃。
侍中劉能卿知道了他們的陰謀,把遭事報告了更始。
更始裝病不出官,召見張印等人。
張印等人進宮,更始準備將他們全部殺死, 有隗囂一人未到。
更始猶豫不決,讓張印等四人暫時在宮外的殿房中等候。
張印和廖湛、胡殷懷疑情況有變化,就突出了皇宮,只有申屠建在宮裹,更始便殺了他。
于是張印和廖湛、胡殷就帶兵搶劫了長安城里的東西二市。
在黃昏時,又放火燒毀宮門,沖入皇宮,在宮中激戰,更始的人馬大敗。
第二天早上,更始帶著妻子兒女和百余輛車騎,向東到新豐投奔趙萌。
更始還懷疑王匡、陳牧、成丹與張印等人同謀,便同時召見他們。
陳牧、成丹先到,立即殺了他們。
王匡害怕了,就帶兵進入長安,與張印等會合。
李松從撖城返回跟隨更始,與趟萌一起攻打在長安城里的王匡、張印。
連續戰斗了一個多月,玉匡等戰敗逃走,更始便遷居到長信宮。
赤眉的軍隊到了高陵,王匡等人迎接並投降了赤眉,于是便把軍隊聯合起來向長安進發。
更始親自守衛長安城,派遣李松出城交戰,李松戰敗,死了兩千多人,赤眉軍活捉了李松。
當時李松的弟弟李泛任城門校尉,赤眉派人對他說︰“打開城門,就讓你哥哥活命。”李泛立即打開城門。
九月,赤眉進入長安。
更始單騎逃走,從廚城門出城。
婦人們跟在後面連聲高叫︰“陛下,該下馬辭謝城池!”更始即下馬對城池拜了拜,又上馬逃走了。
當初,侍中劉恭因為赤眉軍立了化的弟弟劉盆子為天子,就把自己捆綁起來送進關押欽犯的牢獄;听說更始失敗了,他 出來,徒步追隨更始到高陵,住在驛站裹。
右輔都尉嚴本害怕走失了更始被赤眉殺死,就帶兵駐在更始住處的外面,名義上是保衛他,實際上是把他囚禁起來了。
赤眉送去書信說︰“聖公投降的話,就封為長沙王。
過了二十天,就不接受投降了。”更始派劉恭前去請求投降,赤眉派部將謝祿前往受降。
十月,更始就隨著謝祿袒臂到長樂宮,向劉盆子繳上皇帝印綬。
赤眉給更始定罪,把他放置在院子里,準備殺死他。
劉恭、謝祿為更始求情,沒得到允許,于是引導更始出去。
劉恭追著喊道︰“我真的盡了最大努力,請讓我先死。”拔出劍來就要自刎,赤眉將領樊崇等馬上去拯救制止他,于是就赦免了更始,封為畏威侯。
劉恭又為更始堅決請求,最終封為長沙王。
更始經常依附謝祿而居,劉恭也在保護他。
三輔地區不堪忍受赤眉的殘暴,都想念更始,張印等為此而擔心,對謝W說︰“現在各營將領,大都是想奪聖公權位的。
我們一旦失去了聖公,他們就將聯合起來進攻你,這是我們自取滅亡之道。”于是謝祿派隨從士兵與更始一起到郊外去牧馬,乘機下令勒死更始。
劉恭在夜里前往收藏了更始的尸體。
光武听到更始的死訊感到很悲傷,詔令大司徒鄧禹把他埕葬在霸陵。
更始有三個兒子︰劉求,劉歆,劉鯉。
第二年夏天,劉求兄弟和母親往東到了洛陽,光武帝封劉求為襄邑侯,供奉祭祀更始;封劉歆為谷孰侯,劉鯉為壽光侯。
劉求後來又改封為成陽侯。
劉求死後,其子劉巡繼承了爵位,又改封為C澤侯。
劉巡死後,其子劉姚繼承了爵位。
論曰︰周武王在孟津檢閱軍隊,然後又回師,認為商紂還不能討伐,這是因為時機還沒有到來。
漠代興起時,驅使輕銳狡黠的烏合之眾,人數不到天下萬分之一,可是旌旗所指到的地方,文書所能送到的地方,沒有不調轉**頭叩頭听命、爭相接受委任的。
這並不只是漢朝人思念前人前事,本來也是時機和運氣都踫上了。
做最高首領的,很少有禍不及身的。
陳勝、項羽這樣的人都沒有成就大事,何況平庸之輩呢!劉盆子,是泰山式縣人,城陽景王劉章的後代。
他的祖父劉憲,元帝時被封為式侯,他的父親劉萌繼承了爵位。
王莽篡位時,封國被廢除,于是就成了式縣人。
天鳳元年,瑯邪海曲有個名叫呂母的人,他的兒子是縣吏,因為犯了小罪,縣宰定罪處死。
呂母怨恨縣宰,便秘密聚集賓客,謀劃報仇。
呂母家一向富有,資產達數百萬錢,便增加釀造美酒,購買刀劍衣服。
青年來買酒喝的,都賒給他們,看到他們中間有貧窮的,就借給他們衣裳,而不論借多借少。
幾年以後,家裹的財產逐漸用完,少年們都要想償還他的錢財。
呂母流淚說道︰“我厚待大家的原因,不是貪財求利,只因為縣宰無道,屈殺了我的兒子,我想要報仇罷了。
諸位莫非肯同情我嗎!”少年們都認為他的志向可嘉,再加上平時受他的恩惠,就都答應了他。
他們當中有個勇士自己號稱猛虎,就互相聚集起數百人,于是與呂母到海中,招募亡命之徒,人眾多達數千人。
呂母自稱為將軍,帶領兵馬返回攻佔了海曲縣,捉獲了縣宰。
其它吏人都叩頭為縣宰求情。
呂母說︰“我的兒子犯了小罪,本不該處死,但是卻被縣官殺死了。
殺人者應該償命,又何必求情呢?”于是便殺死了縣宰,用縣宰的頭在他兒子的墳前祭祀,然後又回到海中。
幾年以後,瑯邪人樊崇在莒起兵,有一百余人,後轉入泰山,樊崇自己號稱三老。
當時青州、徐州發生大饑荒,強盜到處作亂,眾強盜認為樊崇勇猛,都依附他,在一年之間,他的隊伍達到一萬多人。
樊崇的同郡人逄安,東海人徐宣、謝祿、楊音都分別起兵,合起來有好幾萬人,又帶兵跟隨樊崇。
共同返回去攻打莒地,沒有攻下,轉而進攻姑幕縣,乘機攻打王莽的探湯侯田況,大敗田況,殺死一萬余人,就又向北進入青州,所過之處都右搶掠。
他們返回泰山,留下部分兵馬屯守南城縣。
開始,樊崇等人是因為窮困 當強盜的,並沒有攻城略地的打算。
隊伍已經漸漸多起來, 互相約法︰殺人的要被處死,傷人的要抵償傷人之罪。
用語言來管束,而沒有公文案牘、旗號、部隊編制、號令。
其中地位最高的稱做三老,其次稱從事,再次稱卒史,其它人稱為巨人。
王莽派遣平均公廉丹、太師王匡攻打。
樊崇等人想出戰,但卻怕自己兵士和王莽的士兵混在一起,無法辨認,就把自己兵士的眉毛都涂成朱色,以此為互相識別的標志;從此號稱為赤眉。
于是赤眉軍大敗了廉丹和王匡的軍隊,斬殺一萬多人,並且追擊到無鹽,廉丹戰死,王匡逃跑了。
樊崇又帶領兵馬十多萬人,重新包圍了莒,經過了幾個月的時間。
有人游說樊崇說︰“莒地,是你父母所在的地方,怎麼能攻打?”于是樊崇撤走了兵馬。
這時呂母病死了,他的隊伍分別歸到了赤眉、青犢、銅馬的隊伍中。
赤眉又侵犯束海郡。
與王莽的沂平大尹交戰,被打敗,死了幾千人,便帶兵離開,攻打楚、沛、汝南、穎川各地,返回進駐陳留,攻佔魯城,輾轉到了濮陽。
正值更始定都洛陽的時候,更始派人前往招降樊崇。
樊崇等人听說漢室已經復興,就留下軍隊,自己率領將帥二十余人,跟隨使者到洛陽投降了更始,他們都被更始封為列侯。
樊崇等人已經沒有自己的領地,而留下的軍隊又逐漸有人叛離,于是就逃出來返回自己的營盤,帶領兵馬進入穎川,並將軍隊分為兩部分,樊崇和逢安為一部,徐宣、謝祿、楊童焉一部。
樊崇和逢安領兵攻佔長社,向南攻打宛城,斬殺縣令;徐宣、謝祿等人領兵攻佔了陽翟,帶兵到了梁地,斬殺了河南太守。
赤眉的軍隊雖然屢次打勝仗,但是士兵疲憊厭戰,都日夜憂愁哭泣,想返回東邊。
樊崇等人商議,考慮向東回去必然會渙散軍心,不如向西攻打長安。
更始二年冬,樊崇、逢安從武關,徐宣等從陸渾關,兩路兵馬同時入關。
更始三年正月,同時至C達弘農,與更始諸將軍連戰連勝,投奔人數大增。
便劃出一萬人為一營,共三十營,每營中設置三老、從事各一人。
進軍到華陰。
赤眉的軍隊里經常有齊地巫人擊鼓跳舞祭祀城陽景王,以此求得保佑。
巫人還狂言景王大怒說︰“應該做天子,為什麼成了賊盜?”有人讖笑巫人,便馬上病倒,這在軍隊中引起震驚。
這時方望的弟弟方陽怨恨更始殺死他的哥哥,便迎接並游說樊崇等人︰“更始政治腐敗,政令不能實行,所以 使得將軍達到如此地步。
現在將軍擁有百萬軍隊,向西攻打都城,而沒有稱號,名分仍是盜賊,這不能長久。
不如立宗室之後為帝,依仗名義,誅伐無道。
以此號令,有誰敢不服從?”樊崇等人認為有道理,而巫人的謠言也越來越厲害。
前進到鄭,便互相商議說︰“今日已經迫近長安城,鬼神都是這樣說,應當尋求劉氏之後,共同尊立焉天子。”六月,便立劉盆子為皇帝,自定年號為建世元年。
當初,在赤眉路過式時,掠走了劉盆子和他的兩個哥哥劉恭、劉茂,把他們都安置在軍隊中。
劉恭小時候學習《尚書》,粗略通曉其中大義。
後來隨同樊崇等人投降更始,即被封為式侯。
由于通曉經書多次上奏政事,被拜為侍中,跟隨更始在長安。
劉盆子和劉茂則留在赤眉軍中,在右校卒史劉俠卿的屬下,主管放牧牛群,稱做牛吏。
到樊崇等人要立皇帝時,尋求軍中景王的後代,得到了七十余人,惟有劉盆子和劉茂以及前西安侯劉孝是景王最近的宗族。
樊崇等人討論說︰“听說古時的天子能領兵打仗就稱馬上將軍。”于是在札上寫“上將軍”字樣,又兩個空札一起放在筒中,于是在鄭地北面設立壇場,祭祀了城陽景王。
各三老、從事都在陛下聚會,讓劉盆子等三人居中而立,按他們的年紀大小依次取札。
劉盆子年紀最小,最後卻摸得有符號的札,諸將領于是都向他稱臣叩拜。
劉盆子當時年紀十五歲,披散頭發光著腳,穿著破衣服,面紅流汗,見到眾人下拜,恐懼得想啼哭。
劉茂對他說︰“把有字的札收藏好。”劉盆子立即咬斷扔掉,又回去依附劉俠卿。
劉俠卿為他制作絳色單衣、半頭赤色憤巾、有綠邊的斜紋絲履,乘坐的高車駿馬,赤色的軾前屏泥,絳色車帷,但是他仍然與牧童在一起玩。
樊崇雖然憑借勇力過人被眾人推為首領,但是他不如道經書敷術。
徐宣過去是縣中的獄吏,能通曉《易經》。
于是大家推舉徐宣做丞相,樊崇做御史大夫,逄安做左大司馬,謝祿做右大司馬,從楊音以下都是列卿。
軍隊到高陵,與更始的反叛將領張印等人聯合,于是攻打東都門,進入長安城,更始前來投降。
劉盆子居住在長樂宮,各將領天天在一起爭論功勞的大小,爭吵喧嘩,有的拔劍擊刺屋柱,彼此認識不能一致。
三輔郡縣和軍營長官派使者前來貢獻禮物,兵士就搶走。
兵士們又多次掠奪殘暴吏民,百姓只得建造堡壘,從此都堅守自衛。
到了臘日,樊崇等人便設置鼓樂,舉行盛大宴會,劉盆子坐在正殿,中黃門郎持兵器站在他的後面,公卿都列坐在殿上。
酒席還未開始,其中有一人拿出刀筆要上前書寫賀詞,其余不會寫字的起來請求代寫,他們聚集在一起,互相背對或面向。
大司農楊音手按劍柄罵道︰“你們這些公卿都老糊涂了!今日設置君臣禮儀,反而更加混亂,小孩玩耍還不能這樣,你們都應該殺頭!”他們就互相爭辯打斗而兵士就越過宮牆、砍斷門閂,進去搶掠酒肉,互相殺傷。
衛尉諸葛 听到了,指揮軍隊進入殿內,殺死一百余人, 安定下來。
劉盆子則因此惶恐不安,日夜哭泣,獨自與中黃門共同起居,只登上觀閣而不管外面的事情。
當時掖庭中官女還有成百上千的人,自從更始失敗以後,她們都被關閉在宮中,挖掘庭院中的蘆菔根,捕捉池塘中的魚來吃,死的人就相繼埋在宮中。
有一些過去甘泉官的樂人,還一起擊鼓唱歌跳舞,衣服鮮艷,見到劉盆子就叩頭說饑餓。
劉盆子派中黃門前往賞給他們糧食,每人數斗。
後來劉盆子走了,他們都餓死也沒有出宮。
劉恭看到赤眉內部混亂,預料到他們必將失敗,開始擔心兄弟都遭受災禍,所以暗地里告訴劉盆子歸還璽綬,練習說辭讓帝位的話。
建武二年正月初一。
樊崇等人舉行盛大朝會,劉恭首先說︰“各位共同擁立我的弟弟為皇帝,恩德實在深厚。
立為天子將近一年,混亂一天比一天嚴重,實在不足以輔佐他成就大業。
擔心就是死了對國也沒有好處,願意引退做平民,改求賢能聰明的人,請各位認真考慮。”樊崇等人謝罪說︰“這都是我樊崇等人的過錯。”劉恭一再堅持請求。
有人說︰“立天子怎麼能是式侯一人的事呢!”劉恭惶恐起來便退下。
劉盆子便下坐床解下璽綬,邊叩頭邊說︰“如今雖然立了天子,但是賊盜如同過去一樣猖獗。
吏人前來貢獻物品,就被搶劫,這樣的事情流傳到四方,沒有人對此不怨恨的,不再有人信任向往朝廷。
逭都是立了不應該立的皇帝所造成的,希望能讓我活命,讓賢聖就任皇帝之位,如果一定要殺死我劉盆子 能補遇的話,我不會逃避死。
我真誠希望各位能夠同情我!”于是劉盆子涕泣噓。
樊崇等人及與會者幾百人,浚有不為此哀傷同情的,于是都離開座位上前叩頭說︰“臣等無規矩,有負陛下。
請自今日以後,不再敢放縱。”于是一起抱住劉盆子,替他帶上璽綬。
劉盆子呼叫不停。
事已完畢大家出來,各自關閉營房自行約束軍隊,于是三輔平靜,都稱贊天子聰明。
百姓們爭相返回長安,城里差不多住滿了。
此後二十多天,赤眉軍貪圖財物,又出營進行大肆搶掠。
城中糧食已經吃完了,便掠取珍寶裝上車子,然後放大火焚燒了宮室,帶領兵馬向西行進。
經過南郊祭祀時,是車輛甲儻淦鞅 磣畽嗟氖焙潁 懦瓢僂虼缶 br />
劉盆子乘坐王車,駕三匹馬,隨從有幾百名騎兵。
便從南山轉而攻掠城邑,與更始的將軍嚴春在鄒地激戰,打敗嚴春,殺死了他,隨後進入安定、北地。
在陽城和番須途中遭受大雪,低窪之地都積滿了雪,兵士有很多凍死的,于是就揮師返回,盜掘了一些陵墓,取出墓中的財寶,還污辱呂後的尸體。
凡是被赤眉所發掘的陵墓,有玉匣裝殮的死者全都像生前一樣,所以赤眉軍有多人做出淫穢之事。
大司徒鄧禹當時正在長安,派兵前往郁夷攻打赤眉,反而被赤眉打敗,鄧禹便出走雲陽。
九月,赤眉軍又進入長安,住在桂宮。
當時,漢中盜賊延岑兵出散關,屯兵杜陵,逄安領兵十多萬人攻打他們。
鄧禹認為逢安領精兵在外,惟有剴盆子與一些老弱殘兵住在城中,便自己領兵前往攻打。
正踫上謝祿領兵馬來救援,便連夜在桌街中激戰,鄧禹兵士被打敗逃走。
延岑和更始將軍李寶合兵一處有數萬人,在杜陵同逄安的兵馬大戰。
延岑等被打敗,被殺死一萬多人,李寶便投降逄安,延岑則收拾散兵逃走。
李寶便秘密讓人對延岑說︰“你回師力戰,我能夠從內部反攻,內外夾攻,可以大敗逄安。”延岑馬上回來挑戰,逢安等空營前去攻打,李寶則在後面全部拔掉了赤眉的旗幟,改換成自己的旗幟。
逄安等人戰到疲憊時返回大營,看見旗幟都是白色的,便大驚失色,在慌亂中逃走,自己跳進山谷之中,死者達十多萬人,逄安與數千人逃回到長安。
這時三輔發生大饑荒,導致人吃人,城鎮都已空空蕩蕩,滿野白骨,留下來的人往往聚在一起建立堡壘,都堅守而攻不下來。
赤眉軍隊役有掠奪到什麼東西,在十二月,帶兵馬回到東方,兵士還有二十多萬人,隨著路途行進又有散去的。
光武帝便派遣破奸將軍侯進等人駐兵在新安,派建威大將軍耿弁等駐兵在宜陽,分為兩路,攔截赤眉的歸路。
命令各位將領說︰“賊軍若是向東逃跑,可調來宜陽的兵馬會合新安的兵馬;賊軍若是向南逃跑,則可以調來新安的軍隊會合宜陽的軍隊。”第二年正月,鄧禹從黃河向北進發,在湖縣攻打赤眉,鄧禹又被打敗而逃走,赤眉軍隊于是出關向南行進。
征西大將軍馮異在崤底打敗赤眉的軍隊。
光武帝知道以後,便親自指揮軍隊到達宜陽,用大部隊擋住赤眉的逃路。
赤眉軍突然遭遇到大部隊,震驚而不知所措,便派遣劉恭前去請求投降,說︰“劉盆子率領百萬軍隊投降,陛下如何對待他?”光武帝說︰“免你等不死。”樊崇便率領劉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多人裸露上身投降。
光武帝得到了傳國璽綬,更始的七尺寶劍和玉璧各一件。
在宜陽城西堆積兵器和鏜甲,與熊耳山一樣高。
光武帝命令御廚賜予他們食物,兵士都已經長期乏困饑餓,這次十多萬人都得以吃飽飯。
笫二天早晨,光武在洛水河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讓劉盆子君臣列隊觀看。
光武對劉盆子說︰“你自知是否該死?”劉盆子回答說︰“我罪應處死,還希求由皇帝可憐而赦免了死罪。”光武帝笑著說︰“你小子很狡黠,看來劉氏沒有愚笨之人。”又對樊崇等人說︰“你們該不會後悔投降吧?我現在讓你們返回營中整頓兵士,擊鼓對攻,來決定勝負,不想強迫你們服從我。”徐宣等人叩頭說︰“我們出長安束都門,與君主商議,投降聖德君主。
百姓可以與我們共同享受成功的快樂,卻很難參與最初謀劃大事,所以沒有告訴眾人。
今日能夠投降,猶如離開虎口歸到慈母身邊,實在高興無比,而沒有遺恨之事。”光武帝說︰“你們這些人就是所說的鐵中的鋒利者,凡人中的佼佼者。”又說︰“你們干了許多壞事,所過之處連老人小孩都殺死,糟蹋社稷廟,玷污井灶。
然而你們還有三樣好處︰被你們攻破的城池,遍及天下,原來的糟糠之妻並沒有拋棄,這是第一條好處;立國君能用劉姓宗室,這是第二絛好處;其它強盜立國君,往往在危急的關頭砍下國君的頭去投降,以此做為自己的功勞,惟獨你們把毫無損傷的劉盆子交給了我,這是第三條好處。”因此就讓他們都和妻子在洛陽居住,同時還賜給每人一所住宅,二頃田地。
這一年的夏天,樊崇、逄安陰謀反叛,被處死。
楊音在長安時,對趙王劉良有恩,賜爵關內侯。
與徐宣一起回到家鄉,最後死于家中。
劉恭為更始報仇殺死謝祿,投案自首,赦免不處死。
光武帝憐憫劉盆子,對他賞賜十分豐厚.封為趙王郎中。
後來劉盆子因病失明,光武便賜予他榮陽均輸官地,開設商鋪,使他終身收取那里的賦稅。
贊曰︰聖公初起時沒有聲名,興盛乃是藉我中興風雲之便。
開始順利地登上了帝位,最後還是分崩離析。
赤眉恃亂起兵,劉氏盆子摸取札符。
即使竊居皇帝之位,投降後尚能收取均輸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