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安思閻皇後諱姬,河南滎陽人也。祖父章,永平中為尚書,以二妹為貴人。
章精力曉舊典,久次,當遷以重職,顯宗為後宮親屬,竟不用,出為步兵校尉。
章生暢,暢生後。
後有才色。元初元年,以選入掖庭,甚見寵愛,為貴人。二年,立為皇後。
後專房妒忌,帝幸宮人李氏,生皇子保,遂鴆殺李氏。三年,以後父侍中暢為長
水校尉,封北宜春侯,食邑五千戶。四年,暢卒,謚曰文侯,子顯嗣。
建光元年,鄧太後崩,帝始親政事。顯及弟景、耀、晏並為卿校,典禁兵。
延光元年,更封顯長社候,食邑萬三千五百戶,追尊後母宗為滎陽君。顯、景諸
子年皆童齔,並為黃門侍郎。後寵既盛,而兄弟頗與朝權,後遂與大長秋江京、
中常侍樊豐等共譖皇太子保,廢為濟陰王。
四年春,後從帝幸章陵,帝道疾,崩于葉縣。後、顯兄弟及江京、樊豐等謀
曰︰“今晏駕道次,濟陰王在內,邂逅公卿立之,還為大害。”乃偽雲帝疾甚,
徙御臥車。行四日,驅馳還宮。明日,詐遣司徒劉熹詣郊廟社稷,告天請命。其
夕,乃發喪。尊後曰皇太後。皇太後臨朝,以顯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太後欲久專國政,貪立幼年,與顯等定策禁中,迎濟北惠王子北鄉侯懿,立
為皇帝。顯忌大將軍耿寶位尊權重,威行前朝,乃風有司奏寶及其黨與中常侍樊
豐、虎賁中郎將謝痢 戀蓯討畜啤Ⅲ頻艽蠼 ス峰怠が討兄芄恪 敢巴蹙 br />
王聖、聖女永、永婿黃門侍郎樊嚴等,更相阿黨,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為唱
和,皆大不道。豐、痢 憬韻掠 潰 沂翎惚染埃誨怠 霞跛潰 漲 槐岊ξ br />
則亭侯,遣就國,自殺;王聖母子徙雁門。于是景為衛尉,耀城門校尉,晏執金
吾,兄弟權要,威福自由。
少帝立二百余日而疾篤,顯兄弟及江京等皆在左右。京引顯屏語曰︰“北鄉
侯病不解,國嗣宜時有定。前不用濟陰王,今若立之,後必當怨,又何不早征諸
王子,簡所置乎?”顯以為然。及少帝薨,京白太後,征濟北、河間王子。未至,
而中黃門孫程合謀殺江京等,立濟陰王,是為順帝。顯、景、晏及黨與皆伏誅,
遷太後于離宮,家屬徙比景。明年,太後崩。在位十二年,合葬恭陵。
帝母李氏瘞在洛陽城北,帝初不知,莫敢以聞。及太後崩,左右白之,帝感
悟發哀,親至瘞所,更以禮殯,上尊謚曰恭愍皇後,葬恭北陵,為策書金匱,藏
于世祖廟。
順烈梁皇後諱{,大將軍商之女,恭懷皇後弟之孫也。後生,有光景之祥。
少善女工。好《史書》,九歲能誦《論語》,治《韓詩》,大義略舉。常以列女
圖畫置于左右,以自監戒。父商深異之,竊謂諸弟曰︰“我先人全濟河西,所活
者不可勝數。雖大位不究,而積德必報。若慶流子孫者,倘興此女乎?”
永建三年,與姑俱選入掖庭,時年十三,相工茅通見後,驚,再拜賀曰︰
“此所謂日角偃月,相之極貴,臣所未嘗見也。”太史卜兆得壽房,又筮得《坤》
之《比》,遂以為貴人。常特被引御,從容辭于帝曰︰“夫陽以博施為德,陰以
不專為義,螽斯則百,福之所由興也。願陛下思雲雨之均澤,識貫魚之次序,使
小妾得免罪謗之累。”由是帝加敬焉。
陽嘉元年春,有司奏立長秋宮,以乘氏侯商先帝外戚,《春秋》之義,娶先
大國,梁小貴人宜配天祚,正位坤極。帝從之,乃于壽安殿立貴人為皇後。後既
少聰惠,深覽前世得失,雖以德進,不敢有驕專之心,每日月見謫,輒降服求愆。
建康元年,帝崩。後無子,美人虞氏子炳立,是為沖帝。尊後為皇太後,太
後臨朝。沖帝尋崩,復立質帝,猶秉朝政。
時,楊、徐劇賊寇擾州郡,西羌、鮮卑及日南蠻夷攻城暴掠,賦斂煩數,官
民困竭。太後夙夜勤勞,推心杖賢,委任太尉李固等,拔用忠良,務崇節儉。其
貪叨罪慝,多見誅廢。分兵討伐,群寇消夷。故海內肅然,宗廟以寧。而兄大將
軍冀鴆殺質帝,專權暴濫,忌害忠良,數以邪說疑誤太後,遂立桓帝而誅李固。
太後又溺于宦官,多所封寵,以此天下失望。
和平元年春,歸政于帝,太後寢疾遂篤,乃御輦幸宣德殿,見宮省官屬及諸
梁兄弟。詔曰︰“朕素有心下結氣,從間以來,加以浮腫,逆害飲食,浸以沉困,
比使內外勞心請禱。私自忖度,日夜虛劣,不能復與群公卿士共相終竟。援立聖
嗣,恨不久育養,見其終始。今以皇帝、將軍兄弟委付股肱,其各自勉焉。”後
二日而崩。在位十九年,年四十五。合葬憲陵。
虞美人者,以良家子年十三選入掖庭,又生女舞陽長公主。自漢興,母氏莫
不尊寵。順帝既未加美人爵號,而沖帝早夭,大將軍梁冀秉政,忌惡他族,故虞
氏抑而不登,但稱“大家”而已。
陳夫人者,家本魏郡,少以聲伎入孝王宮,得幸,生質帝。亦以梁氏故,榮
寵不及焉。
熹平四年,小黃門趙 、議郎卑整上言︰“《春秋》之義,母以子貴。隆漢
盛典,尊崇母氏,凡在外戚,莫不加寵。今沖帝母虞大家,質帝母陳夫人,皆誕
生聖皇,而未有稱號。夫臣子雖賤,尚有追贈之典,況二母見在,不蒙崇顯之次,
無以述尊先世,垂示後世也。”帝感其言,乃拜虞大家為憲陵貴人,陳夫人為渤
海孝王妃,使中常侍持節授印綬,遣太常以三牲告憲陵、懷陵、靜陵焉。
孝崇郾皇後諱明,為蠡吾侯翼媵妾,生桓帝。桓帝即位,明年,追尊翼為孝
崇皇,陵曰博陵,以後為博園貴人。和平元年,梁太後崩,乃就博陵尊後為孝崇
皇後。遣司徒持節奉策授璽綬,齎乘輿器服,備法物。宮曰永樂。置太僕、少府
以下,皆如長樂宮故事。又置虎賁、羽林衛士,起宮室,分巨鹿九縣為後湯沐邑。
在位三年,元嘉二年崩。以帝弟平原王石為喪主,斂以東園畫梓壽器、玉匣、飯
含之具,禮儀制度比恭懷皇後。使司徒持節,大長秋奉吊祠,賻錢四千萬,布四
萬匹,中謁者僕射典護喪事,侍御史護大駕鹵簿。詔安平王豹、河間王建、勃海
王悝,長社、益陽二長公主,與諸國侯三百里內者,及中二千石、二千石、令、
長、相,皆會葬。將作大匠復土,繕廟,合葬博陵。
桓帝懿獻梁皇後諱女瑩,順烈皇後之女弟也。帝初為蠡吾侯,梁太後征,欲
與後為婚,未及嘉禮,會質帝崩,因以立帝。明年,有司奏太後曰︰“《春秋》
迎王後于紀,在涂則稱後。今大將軍冀女弟,膺紹聖善。結婚之際,有命既集,
宜備禮章,時進征幣。請下三公、太常案禮儀。”奏可。于是悉依孝惠皇帝納後
故事,聘黃金二萬斤,納采雁、璧、乘馬、束帛,一如舊典。建和元年六月始入
掖庭,八月立為皇後。
時,太後秉政而梁冀專朝,故後獨得寵幸,自下莫得進見。後借姊兄蔭勢,
恣極奢靡,宮幄雕麗,服御珍華,巧飾制度,兼倍前世。及皇太後崩,恩愛稍衰。
後既無子,潛懷怨忌,每宮人孕育,鮮得全者。帝雖迫畏梁冀,不敢譴怒,然見
御轉稀。至延熹二年,後以憂恚崩,在位十三年,葬懿陵。其歲,誅梁冀,廢懿
陵為貴人冢焉。
桓帝鄧皇後諱猛女,和熹皇後從兄子鄧香之女也。母宣,初適香,生後。改
嫁梁紀,紀者,大將軍梁冀妻孫壽之舅也。後少孤,隨母為居,因冒姓梁氏。冀
妻見後貌美,永興中進入掖庭,為采女,絕幸。明年,封兄鄧演為南頓侯,位特
進。演卒,子康嗣。及懿獻後崩,梁冀誅,立後為皇後。帝惡梁氏,改姓為薄,
封後母宣為長安君。四年,有司奏後本郎中鄧香之女,不宜改易它姓,于是復為
鄧氏。追封贈香車騎將軍安陽侯印綬,更封宣、康大縣,宣為昆陽君,康為a
陽侯,賞賜巨萬計。宣卒, 贈葬禮,皆依後母舊儀。以康弟統襲封昆陽侯,位
侍中;統從兄會襲安陽侯,為虎賁中郎將;又封統弟秉為U陽侯。宗族皆列校、
郎將。
帝多內幸,博采宮女至五六千人,及驅役從使,復兼倍于此。而後恃尊驕忌,
與帝所幸郭貴人更相譖訴。八年,詔廢後,送暴室,以憂死。立七年。葬于北邙。
從父河南尹萬世及會皆下獄死。統籌亦系暴室,免官爵,歸本郡,財物沒入縣官。
桓思竇皇後諱妙,章德皇後從祖弟之孫女也。父武。延熹八年,鄧皇後廢,
後以選入掖庭為貴人,其冬,立為皇後,而御見甚稀,帝所寵唯采女田聖等。永
康元年冬,帝寢疾,遂以聖等九女皆為貴人。及崩,無嗣,後為皇太後。太後臨
朝定策,立解犢亭侯宏,是為靈帝。
太後素忌忍,積怒田聖等,桓帝梓宮尚在前殿,遂殺田聖。又欲盡誅諸貴人,
中常侍管霸、甦康苦諫,乃止。時太後父大將軍武謀誅宦官,而中常侍曹節等矯
詔殺武,遷太後于南宮雲台,家屬徙比景。
竇氏雖誅,帝猶以太後有援立之功,建寧四年十月朔,率群臣朝于南宮,親
饋上壽。黃門令董萌因此數為太後訴怨,帝深納之,供養資奉有加于前。中常侍
曹節、王甫疾萌附助太後,誣以謗訕永樂宮,萌坐下獄死。熹平元年,太後母卒
于比景,太後感疾而崩。立七年。合葬宣陵。
孝仁董皇後諱某,河間人。為解犢亭侯萇夫人,生靈帝。建寧元年,帝即位,
追尊萇為孝仁皇,陵曰慎陵,以後為慎園貴人。及竇氏誅,明年,帝使中常侍迎
貴人,並征貴人兄寵到京師,上尊號曰孝仁皇後,居南宮嘉德殿,宮稱永樂。拜
寵執金吾。後坐矯稱永樂後屬請,下獄死。
及竇太後崩,始與朝政,使帝賣官求貨,自納金錢,盈滿堂室。中平五年,
以後兄子衛尉 侯重為票騎將軍,領兵千余人。初,後自養皇子協,數勸帝立為
太子,而何皇後恨之,議未及定而帝崩。何太後臨朝,重與太後兄大將軍進權勢
相害,後每欲參干政事,太後輒相禁塞。後忿恚詈言曰︰“汝今 張,怙汝兄耶?
當敕票騎斷何進頭來。”何太後聞,以告進。進與三公及弟車騎將軍苗等奏︰
“孝仁皇後使故中常侍夏痢 覽痔 頭庾 冉煌ㄖ菘ゅ 冀顯謁 潯 趼福 br />
入西省。蕃後故事不得留京師,輿服有章,膳羞有品。請永樂後遷宮本國。”奏
可。何進遂舉兵圍驃騎府,收重,重免官自殺。後憂怖,疾病暴崩,在位二十二
年。民間歸咎何氏。喪還河間,合葬慎陵。
靈帝宋皇後諱某,扶風平陵人也,肅宗宋貴人之從曾孫也。建寧三年,選入
掖庭為貴人。明年,立為皇後。父酆,執金吾,封不其鄉侯。
後無寵而居正位,後宮幸姬眾,共譖毀。初,中常侍王甫枉誅勃海王悝及妃
宋氏,妃即後之姑也。甫恐後怨之,乃與太中大夫程阿共構言皇後挾左道祝詛,
帝信之。光和元年,遂策收璽綬。後自致暴室,以憂死。在位八年。父及兄弟並
被誅。諸常侍、小黃門在省闥者,皆憐宋氏無辜,共合錢物,收葬廢後及酆父子,
歸宋氏舊塋皋門亭。
帝後夢見桓帝怒曰︰“宋皇後有何罪過,而听用邪孽,使絕其命?勃海王悝
既已自貶,又受誅斃。今宋氏及悝自訴于天,上帝震怒,罪在難救。”夢殊明察。
帝既覺而恐,以事問于羽林左監許永曰︰“此何祥?其可攘乎?”永對曰︰“宋
皇後親與陛下共承宗廟,母臨萬國,歷年已久,海內蒙化,過惡無聞。而虛听讒
妒之說,以致無辜之罪,身嬰極誅,禍及家族,天下臣妾,咸為怨痛。勃海王悝,
桓帝母弟也。處國奉藩,未嘗有過。陛下曾不證審,遂伏其辜。昔晉侯失刑,亦
夢大厲被發屬地。天道明察,鬼神難誣。宜並改葬,以安冤魂。反宋後之徙家,
復勃海之先封,以消厥咎。”帝弗能用,尋亦崩焉。
靈思何皇後諱某,南陽宛人。家本屠者,以選入掖庭。長七尺一寸。生皇子
辯,養于史道人家,號曰史侯。拜後為貴人,甚有寵幸。性強忌,後宮莫不震懾。
光和三年,立為皇後。明年,追號後父真為車騎將軍、舞陽宣德侯,因封後
母興為舞陽君。時王美人任娠,畏後,乃服藥欲除之,而胎安不動,又數夢負日
而行。四年,生皇子協,後遂鴆殺美人。帝大怒,欲廢後,諸宦官固請得止。董
太後自養協,號曰董侯。
王美人,趙國人也。祖父苞,五官中郎將。美人豐姿色,聰敏有才明,能書
會計,以良家子應法相選入掖庭。帝愍協早失母,又思美人,作《追德賦》、
《令儀頌》。
中平六年,帝崩,皇子辯即位,尊後為皇太後。太後臨朝。後兄大將軍進欲
誅宦官,反為所害;舞陽君亦為亂兵所殺。並州牧董卓被征,將兵入洛陽,陵虐
朝庭,遂廢少帝為弘農王而立協,是為獻帝。扶弘農王下殿,北面稱臣。太後鯁
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董卓又議太後 迫永樂宮,至今憂死,逆婦姑之禮,乃
遷于永安宮,因進鴆,弒而崩。在位十年。董卓令帝出奉常亭舉哀,公卿皆白衣
會,不成喪也。合葬文昭陵。
初,太後新立,當竭二祖廟,欲齋,輒有變故,如此者數,竟不克。時有識
之士心獨怪之,後遂因何氏傾沒漢祚焉。
明年,山東義兵大起,討董卓之亂。卓乃置弘農王于閣上,使郎中令李儒進
鴆,曰︰“服此藥,可以闢惡。”王曰︰“我無疾,是欲殺我耳!?不肯飲。強
飲之,不得已,乃與妻唐姬及宮人飲宴別。酒行,王悲歌曰︰“天道易兮我何艱!
棄萬乘兮退守蕃。逆臣見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因令唐姬起舞,姬
抗袖而歌曰︰“皇天崩兮後土 ,身為帝兮命夭摧。死生路異兮從此乖,奈我煢
獨兮心中哀!”因泣下嗚咽,坐者皆[欷。王謂姬曰︰“卿王者妃,勢不復為吏
民妻。自愛,從此長辭!”遂飲藥而死。時年十八。
唐姬,潁川人也。王薨,歸鄉里。父會稽太守瑁欲嫁之,姬誓不許。及李
嗥瞥を玻 脖 囟 緣眉⑴ 嘁蠐 拗 灘惶 詹蛔悅 I惺 br />
賈詡知之,以狀白獻帝。帝聞感愴,乃下詔迎姬,置園中,使侍中持節拜為弘農
王妃。
初平元年二月,葬弘農王于故中常侍趙忠成壙中,謚曰懷王。
帝求母王美人兄斌,斌將妻子詣長安,賜第宅田業,拜奉車都尉。
興平元年,帝加元服。有司奏立長秋宮。詔曰︰“朕稟受不弘,遭值禍亂,
未能紹先,以光故典。皇母前薨,未卜宅兆,禮章有闕,中心如結。三歲之戚,
蓋不言吉,且須其後。”于是有司乃奏追尊王美人為靈懷皇後,改葬文昭陵,儀
比敬、恭二陵,使光祿大夫持節行司空事奉璽綬,斌與河南尹駱業復土。
斌還,遷執金吾,封都亭侯,食邑五百戶。病卒,贈前將軍印綬,謁者監護
喪事。長子端襲爵。
獻帝伏皇後諱壽,瑯邪東武人,大司徒湛之八世孫也。父完,沉深有大度,
襲爵不其侯,尚桓帝女陽安公主,為侍中。
初平元年,從大駕西遷長安,後時入掖庭為貴人。興平二年,立為皇後,完
遷執金吾。帝尋而東歸,李唷 岬茸釩蒔]哂誆苧簦 勰飼幣苟群幼擼 br />
宮皆步行出營。後手持縑數匹,董承使符節令孫徽以刃脅奪之,殺傍侍者,血濺
後衣。既至安邑,御服穿敝,唯以棗栗為糧。建安元年,拜完輔國將軍,儀比三
司。完以政在曹操,自嫌尊戚,乃上印綬,拜中散大夫,尋遷屯騎校尉。十四年
卒,子典嗣。
自帝都許,守位而已,宿衛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議郎趙彥嘗為帝陳言
時策,曹操惡而殺之。其余內外,多見誅戮。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
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舊儀,
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復朝請。
董承女為貴人,操誅承而求貴人殺之。帝以貴人有妊,累為請,不能得。後自是
懷懼,乃與父完書,言曹操殘逼之狀,令密圖之。完不敢發,至十九年,事乃露
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廢後,假為策曰︰“皇後壽,得由卑賤,登顯尊極,自處
椒房,二紀于茲。既無任、姒徽音之美,又乏謹身養己之福,而陰懷妒害,苞藏
禍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今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詔,其上皇後璽綬,退
避中宮,遷于它館。鳴呼傷哉!自壽取之,未致于理,為幸多焉。”又以尚書令
華歆為郗慮副,勒兵入宮收後。閉戶藏壁中,歆就牽後出。時帝在外殿,引慮于
坐。後被發徒跣行泣過訣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時!”
顧謂慮曰︰“郗公,天下寧有是邪?”遂將後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
鴆殺之。後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
獻穆曹皇後諱節,魏公曹操之中女也。建安十八年,操進三女憲、節、華為
夫人,聘以束帛玄 五萬匹,小者待年于國。十九年,並拜為貴人。及伏皇後被
弒,明年,立節為皇後。魏受禪,遣使求璽綬,後怒不與。如此數輩,後乃呼使
者人,親數讓之,以璽抵軒下,因涕泣橫流曰︰“天不祚爾!”左右皆莫能仰視。
後在位七年。魏氏既立,以後為山陽公夫人。自後四十一年,魏景元元年薨,合
葬禪陵,車服禮儀皆依漢制。
論曰︰漢世皇後無謚,皆因帝謚以為稱。雖呂氏專政,上官臨制,亦無殊號。
中興,明帝始建光烈之稱,其後並以德為配,至于賢愚優劣,混同一貫,故馬、
竇二後懼稱德焉。其余唯帝之庶母及蕃王承統,以追尊之重,特為其號,如恭懷、
孝崇之比是也。初平中,蔡邕始追正和熹之謚,其安思、順烈以下,皆依而加焉。
贊曰︰坤惟厚載,陰正乎內《詩》美好逑,《易》稱歸妹。祁祁皇C,言
觀貞淑。媚茲良哲,承我天祿。班政蘭閨,宣禮椒屋。既雲德升,亦曰幸進。身
當隆極,族漸河潤。視景爭暉,方山並峻。乘剛多阻,行地必順。咎集驕滿,福
協貞信。慶延自己,禍成誰釁。
漢制,皇女皆封縣公主,儀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號長公主,儀服同蕃王。
諸王女皆封鄉、亭公主,儀服同鄉、亭侯。肅宗唯特封東平憲王蒼、瑯邪孝王京
女為縣公主。其後安帝、桓帝妹亦封長公主,同之皇女。其皇女封公主者,所生
之子襲母封為列侯,皆傳國于後。鄉、亭之封,則不傳襲。其職僚品秩,事在
《百官志》。不足別載,故附于後紀末。
皇女義王,建武十五年封舞陽長公主,適陵鄉侯太僕梁松。松坐誹謗誅。
皇女中禮,十五年封涅陽公主,適顯親侯大鴻臚竇固,肅宗尊為長公主。
皇女紅夫,十五年封館陶公主,適駙馬都尉韓光。光坐與淮陽王延謀反誅。
皇女禮劉,十七年封U陽公主,適陽安侯長樂少府郭璜。璜坐與竇憲謀反
誅。
皇女綬,二十一年封酈邑公主,適新陽侯世子陰豐。豐害主,誅死。
世祖五女。
皇女姬,永平二年封獲嘉長公主,適楊邑侯將作大匠馮柱。
皇女奴,三年封平陽公主,適大鴻臚馮順。
皇女迎,三年封隆慮公主,適牟平侯耿襲。
皇女次,三年封平氏公主。
皇女致,三年封沁水公主。適高密侯鄧乾。
皇女小姬,十二年封平皋公主,適昌安侯侍中鄧蕃。
皇女仲,十七年封浚儀公主,適 侯黃門侍郎王度。
皇女惠,十七年封武安公主,適征羌侯世子黃門侍郎來稜,安帝尊為長公主。
皇女臣,建初元年封魯陽公主。
皇女小迎,元年封樂平公主。
皇女小民,元年封成安公主。
顯宗十一女。
皇女男,建初四年封武德長公主。
皇女王,四年封平邑公主,適黃門侍郎馮由。
皇女吉,永元五年封陰安公主。
肅宗三女。
皇女保,延平元年封 武長公主。
皇女成,元年封共邑公主。
皇女利,元年封臨潁公主,適即墨侯侍中賈建。
皇女興,元年封聞喜公主。
和帝四女。
皇女生,永和三年封舞陽長公主。
皇女成男,三年封冠軍長公主。
皇女廣,永和六年封汝陽長公主。
順帝三女。
皇女華,延熹元年封陽安長公主,適不其侯輔國將軍伏完。
皇女堅,七年封潁陰長公主。
皇女 ,七年封陽翟長公主。
桓帝三女。
皇女某,光和三年封萬年公主。
靈帝一女。
譯文︰
安思間皇後名姬,是河南榮陽人。
她的祖父間章,在永平年間任尚書,曾把他的兩個妹妹送進宮中為貴人。
間章精心專力通曉舊的文獻,長久地處在原來的官位上,應當升遷以擔任重職,顯宗皇帝因為他是後宮親屬,始終不用,而讓他出任步兵校尉。
間章生兒子間暢,閻惕生了這位皇後。
皇後有才華和姿色。
元初元年,按照挑選宮女的制度選入掖庭,很受皇帝的寵愛,封她為貴人。
元初二年,被立為皇後。
皇後專寵妒忌別的嬪妃,皇帝與宮人李氏生下皇子劉保,于是皇後便用鴆酒毒死了李氏。
元初三年,任用皇後的父親侍中閻暢為長水校尉,並封為北宜春侯,擁有食邑五千戶。
元初四年,閻暢死去,謐為文侯,他的兒子間顯繼承了父業。
建光元年,鄧太後去世,皇帝開始親自執掌朝政。
閻顯以及他的弟弟間景、間耀、問晏都擔任卿校官職,主管皇帝的親兵。
延光元年,進一步封間顯為長社侯,食邑一萬三干五百戶,追尊皇後的母親宗為榮陽君。
間顯、間景家的孩子們都是不過七、八歲的幼童,卻都封給黃門侍郎官職。
皇後受寵愛已經到了極點,而她的兄弟在相當程度上掌握了朝廷的重權,皇後于是便與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等人一起誣陷皇太子劉保,把他廢降為濟陰王。
延光四年春天,皇後跟隨皇帝到章陵祭祀,皇帝在半路上染疾,在葉縣駕崩。
皇後和間顯兄弟以及江京、樊豐等人謀劃說︰“如今皇帝在道路上駕崩,濟陰王在朝內,萬一被公卿知道後立為皇帝,反而成為大害。”于是假稱皇帝患了急病,把皇帝挪到臥車中。
走了四天,車駕驅馳,返回到皇宮。
第二天,詐派司徒劉熹到郊廟祭祀社稷之神,禱告上天請求保全皇帝的生命。
當日晚上, 發喪。
尊皇後為皇太後。
由皇太後臨朝攝政,任命間顯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太後想長久獨攬朝政,希圖立幼年皇帝,便與間顯等人在官中定下計謀,迎接濟北惠王劉壽的兒子北鄉侯劉懿入宮,立為皇帝。
閻顯嫌忌大將軍耿寶的地位尊貴權力重大,威望在前朝很有影響,于是便暗示有關主管官員上奏皇帝,說耿寶及其親黨與中常侍樊豐、虎賁中郎將謝憚、謝e的弟弟侍中謝篤、謝篤的弟弟大將軍長史謝宓、侍中周廣、阿母野王君王聖、王聖的女兒永、永的丈夫黃門侍郎樊嚴等人,互相結成朋黨,作威作福,刺探宮中情況,此唱彼和,互為呼應,都是大逆不道。
樊豐、謝憚、周廣都被關入監獄兀去,他們的家屬遷往比景縣;謝宓、樊嚴免去死罪,被處以髡鉗刑罰;貶降耿寶為則亭侯,遣送到封國,致使他自殺身死;王聖母子被遷徙到雁門。
于是閻景擔任衛尉,間耀為城門校尉,間晏為執金吾,兄弟幾人都居權要,隨意作威作福。
少帝剛立二百余日便患了重病,閻顯兄弟和江京等人都在皇帝周圍。
江京將間顯帶到沒人的地方對他說︰“北鄉侯一病不起,國家繼承人的事應該及時確定。
先前沒有立濟陰王劉保,現在如果立他,以後必定要怨恨,又為什麼不早做準備征調其它王子,從中挑選立為皇帝的人呢?”間顯認為很對。
到少帝去世,江京察告太後,微調濟北王、河閑王的王子。
他們還沒有來到京城,而中黃門孫程與人合謀殺死江京等人,-立濟陰王劉保為天子,造就是順帝。
間顯、間景、間晏及其黨碉都被誅除,把太後遷到離宮居住,其家屬遷往比景縣。
第二年,太後去世。
她在位十二年,與安帝合葬在恭陵。
皇帝劉保的母親李氏埋葬在洛陽城北面,順帝根本不知道,沒有人敢把這件事告訴他。
到太後死去以後,周圍的人稟告給他,皇帝有所感而覺悟,悲哀之情不能自已,親自到埋葬地點,重新以禮殯葬,上尊謐為恭愍皇後,安葬在恭北陵,將事情寫在簡策上,封于金櫃藏在世祖廟中。
順烈梁皇後名蚋,是大將軍梁商的女兒,恭懷皇後弟弟的孫女。
皇後一生下來,就有日月光輝的祥瑞。
少年時代善于做女工,喜好閱讀《史書》,九歲時能背誦《論語》,研究《韓詩》,並能略舉其中大義。
她常常把列女的畫像放在自己的身邊,以此來自鑒自警。
她的父親梁商深感奇怪,私下對弟弟們說︰“我們的先人在河西保全接濟別人,救活的人不可勝數。
雖然最終沒有得到大位,但是積德必有還報。
假如吉慶能影響到後世子孫的話,或者將由這個女孩興起吧?”丞建三年,皇後與她的姑母都被選入掖庭,當時她十三歲。
相工茅通看見皇後,十分驚訝,再行拜禮祝賀說︰“這正是所謂日角偃月之相,這種極尊貴的面相,是臣所從未見到過的。”有太史卜兆得壽星房宿之象,又筮得《坤》變《比》的吉卦,于是封她為貴人。
她經帶被特殊召去侍奉皇帝,從容地對皇帝說︰“陽以廣博施恩為德,陰以不專固為義,後妃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福瑞由此而興。
願陛下思考像雲雨一樣均勻地潤澤萬物,懂得魚貫排列有序的意義,對眾位後妃遍加寵愛,使小妾我得以免受責怪譏謗的拖累。”由此皇帝更加敬重她。
陽嘉元年春天,有關主管官員上奏皇帝立長秋官,以乘氏侯商是章帝的外戚,《春秋》的大義,君王娶親首先考慮娶大圖女子,據此梁貴人應該是德配天福,正居皇後之位。
皇帝同意,于是在壽安殿立梁貴人為皇後。
皇後既然是從小就聰明而賢惠,深察前代的得失,雖然她是憑德義而進位為皇後,但是不敢有驕橫專寵之心,每當日食月食上天表示責罰的時候,她總是換穿素服,檢討自己的罪過。
建康元年,皇帝駕崩。
皇後沒有兒子,美人虞氏的兒子劉炳被立為天子,這就是沖帝。
尊皇後為皇太後,由太後臨朝听政。
沖帝不久又駕崩,再立質帝,太後仍然秉持朝政。
這時有楊州、徐州大寇侵擾州郡,西羌、鮮卑及日南蠻夷攻打城池強搶暴掠,賦稅征斂頻繁,使官民財力困乏枯竭。
太後日夜勤勞,推心置腹地依靠賢能之士,委任太尉李固等人,選拔重用忠良人才,努力推崇節儉。
那些貪財罪惡的人,多被誅除或廢黜。
朝廷又分兵討伐侵擾的賊人,群寇消滅平定。
所以海內肅然安定,宗廟祭祀得以安寧。
但是她的哥哥大將軍梁冀用鴆酒毒死質帝,專擅朝權濫施暴力,忌妒陷害忠良,多次用邪說歪理使太後疑惑甚至失誤,于是策立桓帝而誅殺了李固。
太後又過分相信宦官,對他們多有封賞和寵幸,因此天下人士都很失望。
和平元年春天,太後將政權歸還皇帝,她病臥在床日見加重,便乘輦車到宣德殿,召見宮中與朝廷官屬及梁氏眾位兄弟。
下詔書說︰“我素來心下有氣血淤結之疾,從最近以來,又加上浮腫,影響飲食,漸漸地疲憊困頓,近來讓宮內宮外的人們勞心請求告。
我自己揣度,一天天一夜夜地越來越虛弱,不能與諸位大臣們相處始終。
引立了新的天子,遣憾的是,不能長久地養育幼帝,親眼看見他的結果。
現在我把皇帝、將軍梁冀與他的兄弟托付給諸位大臣們,望各自努力。”此後雨天太後逝去。
她在位十九年,享年四十五歲。
與順帝合葬在意陵。
虞美人,以良家子女的身份,十三歲時被選入掖庭,除沖帝劉炳外又生下女兒舞陽長公主。
自從漢朝興盛以來,母氏沒有不受尊寵的。
順帝既沒有給虞美人加爵號,而沖帝又早早天亡,大將軍梁冀擅秉朝政,忌恨其它家族,所以虞氏受壓抑而役能進升,只是被人們稱為“大家”而陳夫人,家本來居住魏郡,年輕時以能歌善舞而選入孝王官做聲伎,受到孝王劉鴻寵幸,生下質帝。
也因梁氏之故,受不到榮寵。
熹平四年,小黃門趙佑、議郎卑整上言說︰“《春秋》的大義,母以子貴。
漠興以來的盛典,尊崇皇帝的母氏,所有外戚親族,沒有不受恩寵的。
現在沖帝的母親虞大家,質帝的生母陳夫人,她們都生育了聖皇天子,卻沒有稱號。
臣子雖然低賤,還有追贈的舊典,何況二位皇母健在,如果不能得到崇高顯貴的地位,就沒有用來表現遵循前代舊典,並給後世子孫留下榜樣的做法了。”皇帝被他們的話感動,便拜虞大家為憲陵貴人,陳夫人為渤海孝王妃,派中常侍持節授印經,派遣太常用牛、羊、豕三牲告祭憲陵、懷陵、靜陵。
孝崇匱皇後名明,是蠡吾侯劉翼的妾,生下桓帝。
桓帝即位為天子,第二年,追尊劉翼為孝崇皇,他的陵墓為博陵,把王後稱作博園貴人。
和平元年,梁太後死去, 到博陵尊王後為孝崇皇後。
派遣司徒持節奉皇帝的策命授給璽綬,送給帝王的車乘器用和服飾,備齊了帝王儀仗隊所用的器物。
居住的宮殿叫做永樂宮。
宮內設置的太僕、少府以下各級官宦,都如同長樂宮的舊制。
又設置虎賁、羽林衛士,建造居室,巨鹿等九縣分給孝祟皇後,作為她的沐邑。
她在位三年,于元嘉二年去世。
以皇帝的弟弟平原王劉石為治喪的主持者,用東園制作的漆畫梓棺、玉匣、口含珠玉之器等來殮葬,安葬的禮儀初制度參照恭懷皇後。
派司徒持節,大長秋奉吊祭祠,耗用貨財錢四千萬,布匹四萬匹,由中謁者僕射監管葬事,御史監護車駕的品級次序。
詔令安平王劉豹、河閑王劉建、勃海王劉悝,和長社、益陽兩位長公主,與地處三百里以內的各國諸侯,以及官俸官職為中二千石、二干石、令、長、相等,都來參加葬禮。
由將作大匠負責掘穴下棺,覆土掩埋,修繕祠廟,與孝崇皇帝合葬于博陵。
桓帝的懿獻梁皇後名女瑩,是順烈皇後的妹妹。
皇帝劉志起初為蠡吾侯時,梁太後征召他,想要讓他與梁後成婚,沒有來得及舉行婚禮,適逢質帝駕崩,蠡吾侯劉志因而被立焉皇帝。
第二年,有關主管上奏太後說︰“《春秋》記載迎王後于紀,還在路途上就稱為皇後了。
現在大將軍梁冀的妹妹,應當繼承後位。
締結婚約之際,已經有太後之命允許他們結合,現在應該備齊禮章,按時納聘以成婚。
諳把這個意見下達三公、太常,按禮儀行事。”太後同意。
于是全部依照孝惠皇帝納皇後的舊例,聘禮用黃金二萬斤,納采用雁、璧、四馬車、束帛等,如完全按照舊典規章。
建和元年六月開始進入掖庭,八月立為皇後。
當時太後秉國政而梁冀專掌朝權,所以皇後能獨自得到寵幸,自她以下都不得進見皇帝。
皇後憑借著她的姊姊兄長的蔭庇勢力,恣意遇著極其奢侈浪費的生活,宮室帳幕雕琢富麗,服裝用物華麗珍貴,精巧佩飾的規格,比起前世加倍奢侈。
到皇太後駕崩,皇帝對她的恩寵漸漸衰減。
皇後既沒有兒子,因此暗懷怨恨忌妒之心,每當有宮人孕育,很少能得保全。
皇帝雖然被梁冀逼迫畏懼,不敢對她譴責發怒,然而皇後侍奉皇帝的機會轉而漸漸稀少。
到延熹二年,皇後因憂愁憤恨而死去,她在位為皇後十三年,被埋葬在懿陵。
那年,誅除了梁冀,廢黜懿陵為貴人墳冢。
桓帝的鄧皇後名猛女,是和熹皇後的堂兄之子鄧香的女兒。
她的母親宣,起初嫁給鄧香為妻,生下皇後。
後又改嫁梁紀,梁紀是大將軍梁冀妻子孫壽的舅舅。
皇後少時死去了父親,隨其母親居住,因而假冒姓梁。
梁冀的妻子看見她容貌美麗,在永興年中舉進她入掖庭,為采女,特別受寵愛。
第二年,封她的哥哥鄧演為南頓侯,位為特進。
鄧演死了以後,他的兒子鄧康繼承了父業。
到懿獻皇後駕崩,梁冀被誅以後,她被立焉皇後。
皇帝厭惡梁氏,皇後即改姓薄,封她的母親宣為長安君。
延熹四年,有關主管上奏皇後說她本是郎中鄧香的女兒,不應改易為別的姓,于是她又恢復鄧姓。
追封贈予鄧香車騎將軍安陽侯印綬,進一步封給宣、康大縣,宣為昆陽君,鄧康為a陽侯,賞賜金錢以萬萬計。
宣死去後,贈予車馬資財治辦葬禮,都依照皇後的母親的舊有禮儀。
由鄧康的弟弟鄧統繼承了封爵昆陽侯,給予官位為侍中;鄧統的堂兄鄧會承襲安陽侯,擔任虎賁中郎將;又封鄧統的弟弟鄧秉為清陽侯。
皇後的那些宗族都任校、郎將之職。
皇帝有許多內寵,博采宮女人數達到五六千,加上供驅使做雜役的人們,人數還要加倍。
而皇後仗恃自己的地位尊貴驕橫妒忌,與皇帝所寵幸的郭貴人互相誣陷誹謗。
延熹八年,皇帝下詔令廢黜皇後,送入暴室,憂郁而死。
她在位七年。
死後被埋葬在北邙。
她的叔父河南尹鄧萬世以及她的從兄鄧會都下獄而死。
佷子鄧統等人也被關入暴室,罷免他們的官爵,遣回原郡,其財物沒收入官府。
桓思竇皇後名妙,是章德皇後從祖弟弟的孫女。
她的父親是竇武。
延熹八年,鄧皇後被廢黜,皇後按挑選官女的制度被選入掖庭為貴人,那年冬天,她被立為皇後,但是進見皇帝的機會很少,皇帝所寵愛的人惟有采女田聖等人。
永康元年冬天,皇帝患病臥床,于是封田聖等九位女子為貴人。
到皇帝去世,身後沒有兒子,皇後被尊為皇太後。
太後臨朝決定國策,立解犢亨侯劉宏為天子,這就是靈帝。
太後一向忌妒殘忍,對田聖等人早就痛恨,桓帝的靈柩還停在前殿,便殺死了田聖。
又想殺盡其它貴人,中常侍管霸、甦康苦苦勸諫, 停止。
這時太後的父親大將軍竇武謀劃誅除宦官,而中常侍曹節等人假傳詔書殺死竇武,將太後遷到南官雲台,家屬遷徙到比景。
竇氏雖被誅除,皇帝還是因為太後有援立的功勞,在建寧四年十月初一,率領群臣到南宮朝拜,親自進獻祝壽。
黃門令董萌因此多次為太後向皇帝訴說怨情,皇帝采納他的建議,對太後的供養資財俸祿比以前更多了。
中常侍曹節、王甫痛恨董萌依附幫助太後,就誣陷董萌誹謗靈帝之母,董萌因此獲罪下獄而死。
熹平元年,太後的母親死于比景,太後染病而死。
她在位七年。
與桓帝合葬在宣陵。
孝仁董皇後名字失載,是河閑國人。
為解犢亭侯劉萇的夫人,她生下靈帝。
建寧元年,靈帝即位,追尊其父劉萇為孝仁皇,陵墓為慎陵,以皇後為慎園貴人。
到實氏被誅除,第二年,皇帝派中常侍迎貴人入宮,並征召貴人的哥哥董寵到京城,董後上尊號為孝仁皇後,居住在南官嘉德殿,宮殿稱為永樂官。
拜董寵為執金吾。
後來董寵因犯了假稱永樂後請托的罪,下獄而死。
到竇太後去世以後,她開始參與朝政,指使皇帝賣官求財,自己收納金錢,堆滿堂室。
中平五年,皇後哥哥的兒子衛尉修侯董重擔任驃騎將軍,領兵一千余人.起初,皇後自己教養皇子劉協,多次勸說皇帝立劉協為太子,但是何皇後卻恨她,提議未來得及定下來皇帝就駕崩了。
何太後臨朝,董重與何太後的哥哥大將軍何進權勢相沖突,董後每每要參與政事,何太後總是禁阻。
董後忿恨地責罵道︰“你今日強橫,仗恃你哥哥嗎?應當救令驃騎將軍董重斬斷何進的頭拿來。”何太後听到以後,把這話轉告了何進。
何進與三公和他的弟弟車騎將軍何苗等人上奏皇帝說︰“孝仁皇後指使前中常侍夏憚、永樂太僕封謂等人交結州郡壟斷各地的珍寶財貨,全部送進永樂官。
根據過去的慣例藩王之後不得留住京城,輿車有一定的規章可循,膳食有一定的品級可依。
請永樂後把宮室遷回本來的封國。”皇帝同意。
何進于是發兵包圍驃騎府,收捕董重,董重被免官,自殺身亡。
董後憂慮恐怖,突然發病而死,她在位二十二年。
百姓中將遺一切都歸罪于何氏,棺柩送回邇閑,與劉萇合葬在慎陵。
靈帝的宋皇後名字失載,是扶風郡平陵縣人,肅宗宋貴人的從曾孫。
建寧三年,選進掖庭封為貴人。
第二年,立為皇後。
她父親宋酆,官任執金吾,封為不其鄉侯。
皇後不受皇帝的寵愛卻居皇後正位,後宮中那些受寵愛的姬妾們,大家共同來誣陷和詆毀她。
起初,中常侍王甫枉殺勃海王劉悝及其妃子宋氏,這位宋氏妃子就是皇後的姑姑。
王甫恐怕皇後怨恨她,便與太中大夫程阿一起編造謊言陷害她,說皇後用巫蠱的辦法詛咒別人,皇帝便相信了。
光和元年,于是下萊書收回皇後璽綬。
皇後自己進入暴室,因憂郁而死。
她在位八年。
她的父親和兄弟都被誅除。
那些在宮內供職的常侍、小黃門,都憐憫宋氏無辜受冤,一起淒錢物,收葬了廢後及宋酆父子,歸葬在宋氏舊塋地皋門亭。
此後,皇帝夢見桓帝憤怒地對他說︰“宋皇後有什麼罪過,而你卻听信重用邪孽之徒,讓他們斷送了她的性命?勃海王劉悝既然已經自行貶降,卻又受誅殺。
今日宋氏和劉悝到天上自訴冤屈,上帝動怒,你罪責難逃。”夢境特別清楚明白。
皇帝醒來後十分恐懼,他以此事向羽林左監許永詢問說︰“此夢有什麼征兆吉祥不吉祥?可以消除不祥嗎?”許永回答說︰“宋皇後親自與陛下共同承擔宗廟大業,她以母位照臨萬國之上,已經經過了多年,海內上下都蒙受她的教化,沒有听她有過錯和惡劣的行為。
但是陛下卻虛听枉信妒忌讒言,而使她蒙受無辜的罪責,自身受到殺害,災禍殃及家族,天下為人臣妾的,都為她感到怨恨和痛心。
勃海王劉悝,是桓帝同母弟弟。
他身處藩國俯首稱臣,不曾有過失。
陛下竟不審證核實,就迫使他伏罪而死。
昔日晉侯錯用刑律殺死趙同、趟括,也在夢中見趙氏祖先化作厲鬼披發及地遣怒于他。
天道明察,鬼神難以欺騙。
應該把他們都改葬,以安慰冤魂。
讓宋後的那些受連累而遷徒的家屬都返回京城,恢復勃海王原先的封國和爵位,以此來消除那過錯。”皇帝沒有采用許永的建議,不久便也駕崩了。
靈思何皇後名字失載,南陽郡宛縣人。
其家本以屠宰為業,根據選擇官女的制度被選入掖庭。
皇後身高七尺一寸。
生下皇子劉辯,寄養在史道人的家中被稱為史侯。
拜後為貴人,很得皇帝的寵愛。
她性情倔強為人多忌妒,後宮中沒有不怕她的。
光和三年,立她為皇後。
第二年,追謐皇後父親何真號馬車騎將軍、舞陽宣德侯,又封皇後的母親興為舞陽君。
當時王美人妊娠在身,畏懼皇後,便服藥想自己打掉胎兒,但是胎兒安穩不動,她又多次夢見自己背負著太陽而行走。
光和四年,生下皇子劉協,皇後于是派人用毒酒殺死了王美人。
皇帝大怒,想要廢黜皇後,宦官們堅決勸阻 得罷休。
皇子劉協則由董太後自己養育教導,稱為董侯。
玉美人,是趙國人。
他的祖父趟苞,擔任五官中郎將。
王美人身姿豐滿容貌美麗,聰明機敏而有才智,會書寫算數,以良家子女的身份而容貌合乎標準被選入掖庭。
皇帝憐憫皇子劉協年幼失去母親,又思念至美人,便作了《追德賦》、《令儀頌》。
中平六年,皇帝駕崩,皇子劉辯即位為皇帝,尊何皇後焉皇太後。
太後臨朝听政。
太後的哥哥大將軍何進想要誅除宦官,反而被宦官所害;太後的母親舞陽君也被亂兵殺死。
並州牧董卓被征召,領兵馬進入洛陽,對朝廷欺凌暴虐,于是廢降少帝為弘農王,立劉協為天子,這就是獻帝。
攙扶弘農王下殿,北面稱臣。
太後哽咽流淚,大臣們含悲忍痛,沒有人敢說話。
董卓又議何太後逼迫永樂宮堇太後,致使她憂郁而死,不符合兒媳婦侍奉婆婆之禮,于是將她遷到永安宮,趁機進給她毒酒,把她毒死。
她在位十年。
董卓又令皇帝出奉常亭舉哀治喪,公卿百官都著白衣來參加葬禮,不合乎為太後治喪的禮儀。
將她與靈帝合葬在文昭陵。
當初,太後新立時,應當拜謁二祖神廟,正要行齋前往,則有變故,如此幾次,最終也沒有成行。
當時有識之士心里對此感到奇怪,後來終于因為何氏傾沒了漢朝社稷。
第二年,山東義兵大起,討伐董卓之亂。
董卓于是把弘農王囚置在閣上,指使郎中令李儒進獻鴆酒,說︰“服用了此藥,可以躲避邪惡。”弘農王說︰“我沒有病,這是想害死我罷了!”不肯飲此酒。
李儒強迫他飲,不得已,便與他的妻子唐姬及宮人飲酒告別。
酒宴進行之際,弘農王悲歌唱道︰“天道改變了啊我是鄉麼艱難!拋棄了萬乘之位啊退居為保守一方的藩王。
逆臣對我逼迫啊生命不能延長,將要離開你們啊到幽暗的地下!”于是令唐姬起舞,唐姬舉袖而唱道︰“皇天崩塌啊,大地傾頹,你雖身為皇帝啊,生命卻夭折。
死生的道路不同啊,從此永別,奈何我孤苦筏獨啊,心中悲哀!”于是淚下嗚咽,在座的人無不欺欷不已。
弘農王對唐姬說︰“你是藩王的妃子,看形勢不會再做吏民的妻子。
你等自愛吧,從此長辭了!”于是飲藥而死。
時年僅十八歲。
唐姬,是穎川人。
弘農王死後,歸回鄉里。
她的父親會稽太守唐瑁想把她再嫁出去,她誓死不答應。
到李雇引兵攻破長安,派遣軍隊抄略關東,搶得唐姬。
李雇因而想娶她為妻,她堅決不從,但是她始終沒有言明自己的身份。
尚書賈翔知道這種情況,上書稟告了獻帝。
皇帝知道以後深感悲傷,于是便下詔令迎唐姬,安置在園中,使侍中持節拜她為弘農王妃。
初平元年二月,把弘農王安葬在前中常侍趟忠已經建成的冢壙中,謐號為懷王。
皇帝尋訪到母親王美人的哥哥王斌,王斌帶著妻子來到長安,皇帝賞賜他們第宅田產,官拜奉車都尉。
興平元年,皇帝舉行加冕儀式。
有關主管上奏皇帝要立長秋宮確定皇後。
皇帝下詔書說︰“我稟賦天性不夠宏大,遭受亂禍,而沒能繼承先業,麗光大舊的典章制度。
先前皇母去世,沒有卜得合適的墳地,安葬的禮章也不齊全,我心中有如系了個疙瘩。
三年喪期,全不言吉事,立皇後的事姑且等以後再說。”于是有關主管上奏追尊王美人為靈懷皇後,將她改葬在文昭陵,安葬的禮儀比照章帝敬陵、安帝恭陵兩座陵墓,派光祿大夫持節兼行司空事,奉璽綬,由王斌與河南尹駱業覆土埋葬。
玉斌回來以後,升遷執金吾,封都亭侯,食邑五百盧。
後來他因病而死,贈予他前將軍印綬,由謁者監護其喪事。
他的長子王端承襲爵位。
獻帝的伏皇後名齋,瑯邪郡柬武縣人,是大司徒伏湛的第八代孫。
她的父親伏完,為人沉著穩重,豁達大度,他繼承了不其侯這個爵位,娶了漢桓帝的女兒陽安公主為妻,官任侍中。
初平元年,她跟隨漢獻帝的車駕西遷長安,她就在這時進入掖庭成為貴人。
興平二年,被立為皇後,伏完也升任為執金吾。
不久,皇帝又柬歸洛陽,李雇、郭汜等帶兵在曹陽追上並擊敗了獻帝的護衛和隨從,獻帝就偷偷地在夜里渡過黃河逃走,六宮嬪妃們都步行逃出營地。
伏皇後手裹拿著幾匹縑帛,董承指使符節令孫徽持刀威逼搶奪,殺死了伏皇後身邊的侍者,鮮血濺到了伏皇後的衣服上。
到了安邑以後,衣服已經破破爛爛了,惟有用棗子板栗當糧來充饑。
建安元年,任命伏完為輔國將軍,所受的禮儀和司徒、大司馬、司空三公相同。
伏完認為朝政都由曹操把持著,他自己回避尊官貴戚的嫌疑,就上繳了輔國將軍的印綬,改任中散大夫,不久,調任屯騎校尉。
建安十四年伏完去世,他的兒子伏典繼承爵位。
自從獻帝遷都到了許昌,只是空守皇位而已,皇帝的護衛和侍從,沒有不是曹操的朋黨故舊姻親的。
議郎趟彥曾經向獻帝陳述時事,提出對策,曹操因而憎惡並把他殺死。
其它的內外官員,也多有被殺害的。
曹操後來有一次因事進入殿中見獻帝,獻帝忍木住內心的氣憤,于是說︰“你若能輔佐我,就好好地對待我,若不然,請你開恩把我廢了吧。”曹操听了以後大驚失色,俯仰周旋,請求讓他出去。
漢代的舊儀制規定三公佩帶兵器朝見天子時,要命令虎賁勇士持刀挾持在他的兩側。
曹操出殿之後,環顧左右,嚇得汗流浹背,自此以後他再也不敢前去朝見請示獻帝了。
董承的女兒焉獻帝的貴人,曹操殺了董承,要求獻帝交出董貴人,將她殺掉。
獻帝因為董貴人懷孕,多次向曹操求情,都沒有得到曹操的同意。
伏皇後從此心中恐懼,于是就給父親伏完寫了封密信,講述了曹操殘酷地威逼的情況,要他密謀策劃除掉曹操。
伏完不敢行動。
至建安十九年,事情 泄露出來。
曹操追究此事,非常憤怒,就逼迫獻帝廢掉伏皇後,他偽造了策書說︰“皇後伏壽,出身卑賤,而登上顯貴至尊的地位,自從身處皇後之位,到如今已二十多年了。
但是她既沒有大任、大姒二位王母的美德,又缺乏謹身自養的福分,卻暗藏妒忌,包藏禍心,不可以奉承天命,侍奉祖宗。
現在派御史大夫郗慮手持符節策書,命令伏皇後繳上皇後璽綬,離開中宮,遷到別的地方。
嗚呼傷哉!這些都是伏壽自取,沒有把她交給法官審理,已經是幸運多了。”又讓尚書令華歆做郗慮的副手,帶兵進入宮中逮捕伏皇後。
伏皇後緊閉門戶,藏在夾壁里,華歆走近把伏皇後拉了出來。
當時獻帝正在外殿,把郗慮領引到座位上。
伏皇後披著頭發光著腳並且哭泣著,從獻帝身邊走過,訣別道︰“不能再救我一命嗎?”獻帝說︰“我也不知道我的命何時了結!”回頭對郗慮說道︰“郗公,天下難道有這樣的事嗎?”于是將伏皇後送進後宮做織染的坊署裹,幽禁致死。
她所生的兩個皇子也被用鴆酒毒死。
伏皇後在位二十年,她的兄弟和宗族被殺的有一百余人,母親盈等十九人被遷徙到涿郡。
獻穆曹皇後名節,是魏公曹操的二女兒。
建安十八年,曹操將他的三個女兒曹憲、曹節和曹華送進宮里做夫人,以束帛玄燻五萬匹為訂婚的禮物,年幼的女兒暫且留在封國,待年齡長到可以婚配的時候再送進宮。
建安十九年,她們都被拜為貴人。
到伏皇後被殺死以後,第二年,立曹節為皇後。
魏接受了漢朝的禪讓,遣使者索求璽綬,曹皇後發怒不給。
加此多次來要,曹皇後 叫使者進來,親自數落責讓他,將璽扔到闌板下,涕泣橫流地說︰“天不降福保佑呀!”周圍的們都不能抬頭看。
曹皇後在位七年。
魏朝已經建立,把曹皇後降為山陽公夫人。
自此以後又過了四十一年,魏景元元年,曹皇後死去,將她與獻帝合葬在禪陵,其安葬時所用的車服禮儀都依照漢朝的制度。
論曰︰漢代的皇後沒有謐號,都是以皇帝的謐號來尊稱她們。
雖然有呂後專掌朝政,上官皇後臨朝秉權,也都沒有特殊的稱號。
中興以後,明帝開始建立光烈的稱號,在那以後全都根據德行來配予謐號,至于她們之間雖有賢愚優劣,卻都混同一貫,所以馬皇後謐為“明德”,竇皇後謐為“章德”,二位皇後都稱為“德”。
其余的人只有皇帝生身的庶母或藩王中繼承大統的,因為追尊而得到尊重,特別破例給予她們尊號,如和帝生母梁貴人謐為恭懷、桓帝生母本為蠡吾侯劉翼媵妾而謐為孝崇之類都是如此。
初平年中,蔡邕最早根據《謐法》追正和熹鄧皇後的證號,此後安思間皇後、順烈梁皇後以下各位皇後的謐號,都依例而加了。
贊曰︰坤為地,地厚,故負載萬物,女為陰,女子應正位于內。
《詩經》贊美後妃有《關睢》之德,為君子的好配偶,《易》有歸妹嫁女之卦。
眾多的皇後,都顯示了她們的貞淑質量。
愛戴這賢良聖哲的帝王,繼承我大漢福祿。
她們在蘭閏內殿班布朝政,在椒屋掖庭宣明禮儀。
既有像馬皇後、鄧皇後靠美德而升上皇後之位的,也有像間皇後、何皇後靠皇帝的寵幸而進身為後的。
她們自身處在極高極尊的位置上,她們的家族也像靠近黃河一樣受到浸潤,而蒙受皇恩。
身在高位,眼前景物爭暉,各方之山都挺拔險峻。
太後專權,壓制皇帝,如《易》卦陰爻壓在陽爻上,必多險阻,皇後能守婦道,行坤地卑順之德,必然順利。
過失錯誤由于驕橫自滿而造成,福祿祥瑞和貞正誠實同在。
吉慶延長全在于自己,災禍造成是誰的所作所為開啟了先兆。
漢代的制度,皇帝的女兒都封為縣公主,其禮儀服飾如同列侯一樣。
其中更為尊崇的,加稱號為長公主,其禮儀服飾如同藩王一樣。
眾位諸侯王的女兒都封為鄉、亭公主.其禮儀服飾如同鄉、亭侯一樣。
肅宗皇帝只是特別封束平憲王劉蒼、瑯邪孝王劉京的女兒為縣公主。
從那以後安帝、桓帝的妹妹也被封為長公主,如同皇帝的女兒一樣待遇。
那些被封為公主的皇女,所生的兒子承襲其母親的爵位封為列侯,並且都可以把封國之位傳給後代。
諸侯王的女兒所封的鄉、亭的封爵,則不能傳襲下去。
關于她們的職官品秩,具體內容記載在《百官志》中。
不值得另外記載,所以附記在皇後紀的後面。
皇女義王,建武十五年被封為舞陽長公主,嫁給陵鄉侯太僕梁松為妻。
梁松因誹謗而獲罪被處死。
皇女中禮,建武十五年被封為涅陽公主,嫁給顯親侯大鴻臚竇固為妻,肅宗皇帝尊她為長公主。
皇女紅夫,建武十五年被封為鰉塑塵主,她嫁給了駙馬都尉韓光為妻。
韓光因參與淮陽王劉延謀反而犯罪被誅除。
皇女禮劉,建武十七年被封為清陽公主,嫁給陽安侯長樂少府郭璜為妻子。
郭璜因與竇意謀反獲罪而被處死。
皇女綬,建武二十一年被封為豎旦坌主,嫁給新陽侯世子陰豐。
陰豐殺死酈邑公主,因而被誅。
世祖光武皇帝有以上五個女兒。
皇女姬,永平二年被封焉獲嘉長公主,嫁給楊邑侯將作大匠馮柱為妻。
皇女奴,永平三年被封為平陽公主,嫁給大鴻臚馮順。
皇女迎,永平三年被封為隆慮公主,嫁給牟平侯耿襲為妻。
皇女次,永平三年被封為平氏公主。
皇女致,永平三年被封為沁水公主,嫁給高密侯鄧干焉妻。
皇女小姬,永平十二年被封為平皋公主,嫁給昌安侯侍中鄧蕃焉妻。
皇女仲,永平十七年被封為浚儀公主,嫁給了鞅侯黃門侍郎王度。
皇女惠,永平十七年被封為武安公主,嫁給征羌侯世子黃門侍郎來稜,安帝時被尊為長公主。
皇女臣,建初元年被封為魯陽公主。
皇女小迎,建初元年被封為樂平公圭。
皇女小民,建初元年被封為成安公主。
以上是顯宗皇帝的十一位皇女。
皇女男,建初四年被封為武德長公主。
皇女王,建初四年被封為平邑公主,嫁給黃門侍郎馮由為妻。
皇女吉,永元五年被封焉陰安公主。
以上是肅宗皇帝的三位皇女。
皇女保,延平元年被封為修武長公主。
皇女成,延平元年被封為共邑公主。
皇女利,延平元年被封臨穎公主。
嫁給即墨侯侍中賈建為妻。
皇女興,延平元年被封為聞喜公主。
和帝有以上四位皇女。
皇女生,永和三年被封為舞陽長公主。
皇女成男,永和三年被封為冠軍長公主。
皇女廣,永和六年被封為汝陽長公主。
這是順帝的三個女兒。
皇女華,延熹元年被封為陽安長公主,嫁給不其侯輔國將軍伏完為妻。
皇女堅,延熹七年被封為穎陰長公主。
皇女修,延熹九年被封為陽翟長公主。
以上是桓帝的三位皇女。
皇女某,光和三年被封為萬年公主。
以上是靈帝的一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