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孝明皇帝九子︰賈貴人生章帝;陰貴人生梁節王暢;余七王本書不載母氏。
千乘哀王建,永平三年封。明年薨。年少無子,國除。
陳敬王羨,永平三年封廣平王。建初三年,有司奏遣羨與巨鹿王恭、樂成王
黨俱就國。肅宗性篤愛,不忍與諸王乖離,遂皆留京師。明年,案輿地圖,令諸
國戶口皆等,租入歲各八千萬。羨博涉經書,有威嚴,與諸儒講論于白虎殿。七
年,帝以廣平在北,多有邊費,乃徙羨為西平王,分汝南八縣為國。及帝崩,遺
詔徙封為陳王,食淮陽郡,其年就國。立三十七年薨,子思王鈞嗣。
鈞立,多不法,遂行天子大射禮。性隱賊,喜文法,國相二千石不與相得者,
輒陰中之。憎怨敬王夫人李儀等,永元十一年,遂使客隗久殺儀家屬。吏捕得久,
系長平獄。鈞欲斷絕辭語,復使結客篡殺久。事發覺,有司舉奏,鈞坐削西華、
項、新陽三縣。十二年,封鈞六弟為列侯。後鈞取掖庭出女李嬈為小妻,復坐削
圉、宜祿、扶溝三縣。永初七年,封敬王孫安國為耕亭侯。
鈞立二十一年薨,子懷王竦嗣。立二年薨,無子,國絕。
永寧元年,立敬王子安壽亭侯崇為陳王,是為頃王。立五年薨,子孝王承嗣。
承薨,子愍王寵嗣。熹平二年,國相師遷追奏前相魏鐘氤韞布撈焐瘢 P br />
非冀,罪至不道。有司奏遣使者案驗。是時,新誅勃海王悝,靈帝不忍復加法,
詔檻車傳送幀ぉㄒ璞彼綸 怪諧J掏踽T與尚書令、侍御史雜考。執怯臚 br />
共祭黃老君,求長生福而已。無他冀幸。 等奏種霸誑 歡耍 ㄎ br />
靠其王,罔以不道,皆誅死。有詔赦寵不案。
寵善弩射,十發十中,中皆同處。中平中,黃巾賊起,郡縣皆棄城走,寵有
強弩數千張,出軍都亭。國人素聞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陳獨得完,百姓歸之者
眾十余萬人。及獻帝初,義兵起,寵率眾屯陽夏,自稱輔漢大將軍。國相會稽駱
俊素有感恩,時天下饑荒,鄰郡人多歸就之,俊傾賑贍,並得全活。後袁術求糧
于陳而俊拒絕之,術忿恚,遣客詐殺俊及寵,陳由是破敗。
是時,諸國無復租祿,而數見虜奪,並日而食,轉死溝壑者甚眾,夫人姬妾
多為丹陵兵烏桓所略雲。
彭城靖王恭,永平九年賜號靈壽王。十五年,封為臣鹿王。建初三年,徙封
江陵王,改南郡為國。元和二年,三公上言江陵在京師正南,不可以封,乃徙為
六安王,以廬江郡為國。肅宗崩,遺詔徙封彭城王,食楚郡,其年就國。恭敦厚
威重,舉動有節度,吏人敬愛之。永初六年,封恭子阿奴為竹邑侯。
元初三年,恭以事怒子 , 自殺。國相趙牧以狀上,因誣奏恭祠祀惡言,
大逆不道。有司奏請誅之。恭上書自訟。朝廷以其素著行義,今考實,無征,牧
坐下獄,會赦免死。
恭立四十六年薨,子考王道嗣。元初五年,封道弟三人為鄉侯,恭孫順為東
安亭侯。
道立二十八年薨,子頃王定嗣。本初元年,封定兄弟九人皆為亭侯。
定立四年薨,子孝王和嗣。和性至孝,太夫人薨,行喪陵次,毀 過禮。傅
相以聞。桓帝詔使奉牛、酒迎王還宮。和敬賢樂施,國中愛之。初平中,天下大
亂,和為賊昌務所攻,避奔東阿,後得還國。
立六十四年薨,孫祗嗣。立七年,魏受禪,以為崇德侯。
樂成靖王黨,永平九年賜號重熹王,十五年封樂成王。黨聰惠,善《史書》,
喜正文字。與肅宗同年,尤相親愛。建初四年,以清河之游、觀津,勃海之東光、
成平,涿郡之中水、饒陽、安平、南深澤八縣益樂成國。及帝崩,其年就國。黨
急刻不遵法度。舊禁宮人出嫁,不得適諸國。有故掖庭技人哀置,嫁為男子章初
妻,黨召哀置入宮與通,初欲上書告之,黨恐懼,乃密賂哀置姊焦使殺初。事發
覺,黨乃縊殺內侍三人,以絕口語。又取故中山簡王傅婢李羽生為小妻。永遠七
年,國相舉奏之。和帝詔削東光、 二縣。
立二十五年薨,子哀王崇嗣。立二月薨,無子,國絕。
明年,和帝立崇兄 侯巡為樂成王,是為 王。立十五年薨,子隱王賓嗣。
立八年薨,無子,國絕。
明年,復立濟北惠王子萇為樂成王後。萇到國數月,驕淫不法,愆過累積,
冀州刺史與國相舉奏萇罪至不道。安帝詔曰︰“萇有 其面,而放逸其心。知陵
廟至重,承繼有禮,不惟致敬之節,肅穆之慎,乃敢擅損犧牲,不備 芬。慢易
大姬,不震厥教。出入顛覆,風淫于家,娉取人妻,饋遺婢妾。毆擊吏人,專己
凶暴。愆罪莫大,甚可恥也。朕覽八闢之議,不忍致之于理。其貶萇爵為臨湖侯。
朕無‘則哲’之明,致簡統失序。罔以尉承大姬,增懷永嘆。”
延光元年,以河間孝王子得嗣靖王後。以樂成比廢絕,故改國曰安平,是為
安平孝王。
立三十年薨,子續立。中平元年,黃巾賊起,為所劫質,囚于廣宗。賊平復
國。其年秋,坐不道被誅。立三十四年,國除。
下邳惠王衍,永平十五年封。衍有容貌,肅宗即位,常在左右。建初初冠,
詔賜衍師傅已下官屬金、帛各有差。四年,以臨淮郡及九江之鐘離、當涂、東城、
歷陽、全椒合十七縣益下邳國。帝崩,其年就國。衍後病荒忽,而太子n有罪廢,
諸姬爭欲立子為嗣,連上書相告言。和帝憐之,使彭城靖王恭至下邳正其嫡庶,
立子成為太子。
衍立五十四年薨,子貞王成嗣。永建元年,封成兄二人及惠王孫二人皆為列
侯。
成立二年薨,子愍王意嗣。陽嘉元年,封意弟八人為鄉、亭侯。中平元年,
意遭黃巾,棄國走。賊平復國,數月薨。立五十七年,年九十。
子哀王宜嗣,數月薨,無子,建安十一年國除。
梁節王暢,永平十五年封為汝南王。母陰貴人有寵,暢尤被愛幸,國土租入
倍于諸國。肅宗立,緣先帝之意,賞賜恩寵甚篤。建初二年,封暢舅陰棠為西陵
侯。四年,徙為梁王,以陳留之郾、寧陵、濟陰之薄、單父、己氏、成武,凡六
縣,益梁國。帝崩,其年就國。
暢性聰惠,然少貴驕,頗不遵法度。歸國後,數有惡夢,從官卞忌自言能使
六丁,善佔夢,暢數使卜筮。又暢乳母王禮等,因此自言能見鬼神事,遂共佔氣,
祠祭求福。忌等諂媚,雲神言王當為天子。暢心喜,與相應答。永元五年,豫州
刺史、梁相舉奏暢不道,考訊,辭不服。有司請征暢詣廷尉詔獄,和帝不許。有
司重奏除暢國,徙九真,帝不忍,但削成武、單父二縣。暢慚懼,上疏辭謝曰︰
臣天性狂愚,生在深宮,長養傅母之手,信惑左右之言。及至歸國,不知防
禁。從官侍史利臣財物,熒惑臣暢。臣暢無所昭見,與相然諾,不自知陷死罪,
以至考案。肌栗心悸,自悔無所復及。自謂當即時伏顯就,魂魄去身,分歸黃泉。
不意陛下聖德,枉法曲平,不听有司,橫貸赦臣。戰栗連月,未敢自安。上念以
負先帝而令陛下為臣收污天下,誠無氣以息,筋骨不相連。臣暢知大貸不可再得,
自誓束身約妻子,不敢復出入失繩墨,不敢復有所橫費。租入有余,乞裁食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