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災火 草妖 羽蟲孽 羊禍
《五行傳》曰︰“棄法律,逐功臣,殺太子,以妾為妻,則火不炎上。”謂
火失其性而為災也。又曰︰“視之不明,是謂不。厥咎舒,厥罰常燠,厥極疾,
時則有草妖,時則有蠃蟲之孽,時則有羊禍,時則有赤眚、赤祥,惟水l火。”
蠃蟲,劉歆傳以為羽蟲。
建武中,漁陽太守彭寵被征。書至,明日潞縣火,災起城中,飛出城外,燔
千余家,殺人。京房《易傳》曰︰“上不儉,下不節,盛火數起,燔宮室。”儒
說火以明為德而主禮。時寵與幽州牧朱浮有隙,疑浮見浸譖,故意狐疑,其妻勸
無應征,遂反叛攻浮,卒誅滅。
和帝永元八年十二月丁巳,南宮宣室殿火。是時和帝幸北宮,竇太後在南宮。
明年,竇太後崩。
十三年八月己亥,北宮盛饌門閣火。是時和帝幸鄧貴人,陰後寵衰怨恨,上
有欲廢之意。明年,會得陰後挾偽道事,遂廢,遷于桐宮,以憂死,立鄧貴人為
皇後。
十五年六月辛酉,漢中城固南城門災。此孝和皇帝將絕世之象也。其後二年,
宮車晏駕,殤帝及平原王皆早夭折,和帝世絕。
安帝永初二年四月甲寅,漢陽阿陽城中失火,燒殺三千五百七十人。先是和
帝崩,有皇子二人,皇子勝長,鄧皇後貪殤帝少,欲自養長立之。延平元年,殤
帝崩。勝有厥疾不篤,群臣咸欲立之,太後以前既不立勝,遂更立清河王子,是
為安帝。司空周章等心不厭服,謀欲誅鄧氏,廢太後、安帝,而更立勝。元年十
一月,事覺,章等被誅。其後涼州叛羌為害大甚,涼州諸郡寄治馮翊、扶風界。
及太後崩,鄧氏被誅。
四年三月戊子,杜陵園火。
元初四年二月壬戌,武庫火。是時,羌叛,大為寇害,發天下兵以攻御之,
積十余年未已,天下厭苦兵役。
延光元年八月戊子,陽陵園寢殿火。凡災發于先陵,此太子將廢之象也。若
曰︰不當廢太子以自剪,則火不當害先陵之寢也。明年,上以讒言廢皇太子為濟
陰王。後二年,宮車宴駕。中黃門孫程等十九人起兵殿省,誅賊臣,立濟陰王。
四年秋七月乙丑,漁陽城門樓災。
順帝永建三年七月丁酉,茂陵園寢災。
陽嘉元年,恭陵廡災,及東西莫府火。太尉李固以為奢c所致。陵之初造,
禍及枯骨,規廣治之尤飾。又上欲更造宮室,益台觀,故火起莫府。燒材木。
永和元年十月丁未,承福殿火。先是爵號阿母宋娥為山陽君;後父梁商本國
侯,又多益商封;商長子冀當繼商爵,以商生在,復更封冀為襄邑侯;追號後母
為開封君;皆過差非禮。
漢安元年三月甲午,雒陽劉漢等百九十七家為火所燒,後四年,宮車比三晏
駕,建和元年君位乃定。
桓帝建和二年五月癸丑,北宮掖庭中德陽殿火,及左掖門。先是梁太後兄冀
挾奸枉,以故太尉李固、杜喬正直,恐害其事,令人誣奏固、喬而誅滅之。是後
梁太後崩,而梁氏誅滅。
延熹四年正月辛酉,南宮嘉德殿火。戊子,丙署火。二月壬辰,武庫火。五
月丁卯,原陵長壽門火。先是,亳後因賤人得幸,號貴人。為後。上以後母宣為
長安君,封其兄弟,愛寵隆崇,又多封無功者。去年春,白馬令李雲坐直諫死。
至此彗除心、尾,火連作。
五年正月壬午,南宮丙署火。四月乙丑,恭北陵東闕火。戊辰,虎賁掖門火。
五月,康陵園寢火。甲申,中藏府承祿署火。七月己未,南宮承善闥內火。
六年四月辛亥,康陵東署火。七月甲申,平陵園寢火。
八年二月己酉,南宮嘉德署、黃龍、千秋萬歲殿皆火。四月甲寅,安陵園寢
火。閏月,南宮長秋、和歡殿後鉤盾、掖庭朔平署各火。十一月壬子,德陽前殿
西閣及黃門北寺火,殺人。
九年三月癸己,京都夜有火光轉行,民相驚噪。
靈帝熹平四年五月,延陵園災。
光和四年閏月辛酉,北宮東掖庭永巷署災。
五年五月庚申,德陽前殿西北入門內永樂太後宮署火。
中平二年二月己酉,南宮雲台災。庚戌,樂成門災,延及北闕,度道西燒嘉
德、和歡殿。案雲台之災自上起,榱題數百,同時並然,若就縣華鐙,其日燒盡,
延及白虎、威興門、尚書、符節、蘭台。夫雲台者,乃周家之所造也,圖書、術
籍、珍玩、寶怪皆所藏在也。京房《易傳》曰︰“君不思道,厥妖火燒宮。”是
時,黃巾作慝,變亂天常,七州二十八郡同時俱發,命將出眾,雖頗有所禽,然
宛、廣宗、曲陽尚未破壞,役起負海,杼柚空懸,百姓死傷已過半矣。而靈帝曾
不克己復禮,虐侈滋甚,尺一雨布,騶騎電激,官非其人,政以賄成,內嬖鴻都,
並受封爵。京都為之語曰︰“今茲諸侯歲也。”天戒若曰︰放賢賞淫,何以舊典
為?故焚其台門秘府也。其後三年,靈帝暴崩,續以董卓之亂,火三日不絕,京
都為丘墟矣。
獻帝初平元年八月,霸橋災。其後三年,董卓見殺。
庶征之恆燠,《漢書》以冬溫應之。中興以來,亦有冬溫,而記不錄雲。
安帝元初三年,有瓜異本共生,八瓜同蒂,時以為嘉瓜。或以為瓜者外延,
離本而實,女子外屬之象也。是時,閻皇後初立,後閻後與外親耿寶等共譖太子,
廢為濟陰王,更外迎濟北王子犢立之,草妖也。
桓帝延熹九年,雒陽城局竹柏葉有傷者。佔曰︰“天子凶。”
靈帝熹平三年,右校別作中有兩樗樹,皆高四尺所,其一株宿夕暴長,長丈
余,大一圍,作胡人狀,頭目鬢須發備具。京房《易傳》曰︰“王德衰,下人將
起,則有木生人狀。”
五年十月壬午,御所居殿後槐樹,皆六七圍,自拔,倒豎,根在上。
中平元年夏,東郡,陳留濟陽、長桓,濟陰冤句、離狐縣界,有草生,其睫
靡累腫大,如手指,狀似鳩雀龍蛇鳥獸之形,五色各如其狀,毛羽頭目足翅皆具。
近草妖也。是歲,黃巾賊始起。皇後兄何進,異父兄朱苗,皆為將軍,領兵。後
苗封濟陰侯,進、苗遂秉威權,特國柄,漢遂微弱,自此始焉。
中平中,長安城西北六七里空樹中,有人面生鬢。
獻帝興平元年九月,桑復生椹,可食。
安帝延光三年二月戊子,有五色大鳥集濟南台,十月,又集新豐,時以為鳳
皇。或以為鳳皇陽明之應,故非明主,則隱不見。凡五色大鳥似鳳者,多羽蟲之
孽。是時,安帝信中常侍樊豐、江京、阿母王聖及外屬耿寶等讒言,免太尉楊震,
廢太子為濟陰王,不之異也。章帝末,號鳳皇百四十九見。時,直臣何敞以為
羽孽,似鳳,翱翔殿屋,不察也。記者以為其後章帝崩,以為驗。案宣帝、明帝
時,五色鳥群翔殿屋,賈逵以為胡降征也。帝多善政,雖有過,不及至衰缺,末
年胡降二十萬口,是其驗也。帝之時,羌胡外叛,讒慝內興,羽孽之時也。《樂
葉圖征》說五鳳皆五色,為瑞者一,為孽者四。
桓帝元嘉元年十一月,五色大鳥見濟陰己氏。時以為鳳皇。此時政治衰缺,
梁冀秉政阿枉,上幸毫後,皆羽孽時也。
靈帝光和四年秋,五色大鳥見于新城,眾鳥隨之,時以為鳳皇。時,靈帝不
恤政事,常侍、黃門專權,羽孽之時也。眾鳥之性,見非常班駁,好聚觀之,至
于小爵希見梟者, 見猶聚。
中平三年八月中,懷陵上有萬余爵,先極悲鳴,已因亂斗相殺,皆斷頭,懸
著樹枝枳棘。到六年,靈帝崩,大將軍何進以內寵外嬖,積惡日久,欲悉糾黜,
以隆更始冗政,而太後持疑,事久不決。進從中出,于省內見殺,因是有司蕩滌
虔劉,後祿而尊厚者無余矣。夫陵者,高大之象也。天戒若曰︰諸懷爵祿而尊厚
者,還自相害至滅亡也。
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北地廉雨肉似羊肋,或大如手。近赤祥也。是時梁太
後攝政,兄梁冀專權,枉誅漢良臣故太尉李固、杜喬,天下冤之。其後梁氏誅滅。
譯文︰
《五行傳》說︰“國君廢棄法律,斥逐功臣,殺害太子,以妾作妻,則火不向上燃燒。”這是說火失去本性而成災。
又說︰“國君視事不明,這稱作不明智。
其災禍為遲緩,其懲罰為持續溫熱,其極點為疾病。
時而出現草妖,時而產生蠃蟲之孽,時而出現羊禍,時而表現為赤色的災異咸凶兆,這是水氣滲害火氣。”贏蟲,劉歆《五行傳》作“羽蟲”。
建武年間,漁陽太守彭寵被召入朝。
詔書到達的第二天,潞縣失火,火災發生在城內,延及城外,焚毀一千余戶,燒死百姓。
京房《易傳》說︰“在上位者不儉省,在下者不節約,大火多次興起,焚毀宮殿。”儒者認為,火以明亮為德而象征禮。
當時彭寵與幽州牧朱浮有矛盾,懷疑朱浮朝見時誣陷自己,因此心里猶豫不決,彭寵妻子勸他不入朝應召,于是彭寵反叛進攻朱浮,最終舉族被誅殺。
和帝永元八年十二月丁巳日,南官宣室殿失火。
當時和帝居住北宮,竇太後居住南宮。
次年,竇太後去世。
十三年八月己亥日,北宮盛喂門合門失火。
當時和帝寵愛鄧貴人,陰皇後失寵心懷怨恨,和帝有準備廢掉陰皇後的意思。
明年,正好發現陰皇後暗中以邪術害人的事情,于是被廢去皇後遷居桐宮,憂郁而死,立鄧貴人為皇後。
十五年六月辛酉日,漢中城固縣南城門天火成災。
這是孝和皇帝即將絕嗣的象征。
兩年後,和帝去世,殤帝及平原王都幼年夭折,和帝後代于是斷絕。
安帝永初二年四月甲寅日,漢陽阿陽城中失火,燒死三千五百七十人。
在此之前,和帝去世,留有皇子二人,其中皇子劉勝年長,鄧皇後貪圖殤帝年紀小,想自己撫育他長大,立為皇帝。
延平元年,殤帝去世。
劉勝有突然昏厥的病但不嚴重,群臣都想扶立劉勝為帝。
鄧太後認為以前既然不立劉勝,于是改立清河王的兒子,這就是安帝。
司空周章等人心存不滿,商議準備誅殺鄧氏,廢鄧太後與安帝,而改立劉勝為帝。
元年十一月,事情暴露,周章等被處死。
此後涼州羌人叛亂危害極大,涼州各郡將治所遷居馮翊、扶風境內。
到鄧太後去世,鄧氏舉族被誅殺。
四年三月戊子,杜陵陵園失火。
丞初四年二月壬戌日,武庫失火。
當時羌人叛亂,大舉入侵為害,征發全國兵士討伐防御,持續十余年不能平息,天下百姓厭惡服兵役。
延光元年八月戊子日,陽陵陵園藏衣冠的寢殿失火。
凡火災發生在先帝陵園,這是太子將被廢去的象征。
仿佛是說︰不慮當廢去太子來削弱自己,正如火災不應當危害先帝陵園的寢殿一樣。
第二年,安帝因听信讒言將皇太子廢為濟陰王。
兩年後,安帝去世。
中黃門孫程等十九人在宮中起兵,誅殺賊臣,立濟陰王為帝。
四年秋七月乙丑日,漁陽郡城門樓天火成災。
順帝永建三年七月丁酉日,茂陵陵園寢殿天火成災。
陽嘉元年,恭陵廊庶天火成災,以及東西莫府失火。
太尉李固認為是奢侈越分所招致。
恭陵最初修建時,曾挖掘前人墳墓,規模宏大,裝飾華麗。
又順帝準備另外建築宮殿,增建高台樓觀,所以莫府起火,燒毀木料。
丞和元年十月丁末日,承福殿失火。
在此之前,順帝封阿母宋娥爵號焉山陽君;皇後父梁商本為有封國的侯,又大量增加梁商的封地;梁商長子梁冀本應繼承梁商的封爵,但因梁商尚且在世,又改封梁冀為襄邑侯;追封皇後的母親爵號為開封君。
這些都是越分不合于禮制的。
漠安元年三月甲午日,雒陽劉漠等一百九十七家被火燒毀,此後四年中,孝順、孝沖、孝質三帝接連去世,直至建和元年桓帝即位,皇位方 確立。
桓帝建和二年五月癸丑日,北宮掖庭中德陽殿失火,延燒至左掖門。
在此之前,梁太後之兄梁冀依仗權勢違法犯禁,因原太尉李固、杜喬為人正直,惟恐妨礙自己行事,指使他人誣陷李固、杜喬,將二人處死。
此後梁太後去世,梁氏舉族被誅殺。
延熹四年正月辛酉日,南宮嘉德殿失火。
戊子日,丙署失火。
二月壬辰日,武庫失火。
五月丁卯日,原陵長壽門失火。
在此之前,毫後以賤人的身份受到桓帝寵愛,號稱貴人,立為皇後。
桓帝封亳後的母親宣為長安君,又封皇後兄弟,寵愛極盛,又多封無功之人。
前一年春季,白馬縣令李雲因直言勸諫被處死。
到此時彗星掃遇心宿、尾宿,火災接連發生。
五年正月壬午日,南官丙署失火。
四月乙丑日,恭北陵束闕失火。
戊辰日,虎賁掖門失火。
五月,康陵陵園正殿失火。
甲申日,中藏府承祿署失火。
七月己末日,南宮承善闊內失火。
六年四月辛亥日,康陵東署失火。
七月甲申日,平陵陵圜寢殿失火。
八年二月己酉日,南官嘉德署、黃龍殿、千秋萬歲殿全部失火。
四月甲寅日,安陵陵園寢殿失火。
閏月,南官長秋殿、和歡殿後鉤盾、掖庭朔平署分別失火。
十一月壬子日,德陽前殿西閣及黃門北寺失火,燒死人。
九年三月癸巳日,京城夜間有火光繞行,百姓驚恐不安。
靈帝熹平四年五月,延陵陵園天火成災。
光和四年閏月辛酉日,北宮掖庭永巷署天火成災。
五年五月庚申日,德陽前殿西北入門內永樂太後宮署失火。
中平二年二月己酉日,南宮雲台天火成災。
庚戌日,樂成門天火成災,延燒至北闕,又渡過復道之西焚毀嘉德殿、和歡殿。
案雲台火災由殿頂燃起,椽子頭數百根,同時起火,仿佛懸掛數百盞華燈,當日全部燒盡,又延燒到白虎門、威興門、尚書台、符節台、蘭台。
雲台是周家所修建,地圖書籍奇珍異寶都收藏在此。
京房《易傳》說︰“國君不考慮道,其妖為火災燒毀官殿。”當時董史里作亂,混淆天道,七州二十八郡同時起兵,朝廷任命將帥出兵征討,雖然擒獲了一些首領,但宛郡、廣宗郡、曲陽郡的黃巾軍尚未平定,兵役征發遍及全國,耕織生產無法進行,百姓死傷大半。
而靈帝卻不約束自己以恢復禮制,反而更加暴虐奢侈,詔命不斷,侍從四出,官不勝任,政治貪賄,寵愛信用鴻都門學生,全部封予爵位。
京城因此而流傳說︰“今年是封諸侯之年。”上天的告誡仿佛是說︰拋棄賢人而任用奸惡,舊日的典章制度將置于何地?所以焚毀其台閣宮門與秘府。
三年後,靈帝突然去世,接著發生董卓之亂,大火三日不滅,京城變成廢墟。
獻帝韌平元年八月,霸橋天火成災。
三年後,董卓被殺。
征兆中的持久溫熱,在《漢書》中以暖冬相對應。
東漢以後,也出現過暖冬,但史書不加記載。
安帝元初三年,有瓜異株而同生,八顆瓜結在同一蒂上,當時認為這是吉祥之瓜。
有人認為瓜是蔓生植物,離開根睫而結果實,是女子外戚的象征。
當時間皇後剛立,其後間後與外戚耿寶等人共同誣陷太子,將太子廢為濟陰王,另外迎接濟北王的兒子劉犢入朝,立為太子。
此為草妖。
桓帝延熹九年,雒陽城局竹葉柏葉有受傷的。
佔辭說︰“象征天子有凶。”靈帝熹平三年,右校別作中有兩株樗樹,都高四尺左右,其中一株一夜之間突然猛長,高一丈余,直徑一圍,形狀如同胡人,頭眼楮鬢角須發具備。
京房《易傳》說︰“國君德行衰微,地位低的人將要興起,則有樹木長成人形狀。”五年十月壬午日,天子居住宮殿後面的槐樹,直徑都有六七圍,突然自行拔起,根部倒豎在上。
中平元年夏季,東郡,陳留郡濟陽縣、長垣縣,濟陰郡冤句縣、離狐縣境內生長出一種草,草睫有小球堆積腫大如手指,其形狀如同鳩雀龍蛇烏獸,五顏六色各與草的形狀相配,羽毛頭目足翅全部具備。
這近似于草妖。
同年黃巾軍興起,皇後之兄何進,異父同母兄朱苗,都任將軍,統領軍隊。
其後朱苗封為濟陽侯,何進、朱苗藉此執掌權力,把持朝政,漢朝逐漸衰弱,就從此時開始。
中平年問,長安城西北六七里有一株樹,樹干中空,其中發現生有鬢發的人臉。
獻帝興平元年九月,桑樹兩次結桑葚,桑葚可食。
安帝延光三年二月戊子日,有彩色大鳥降落在濟南台上,十月,又降落在新豐縣,當時認為是鳳凰。
有人認為鳳凰是陽氣清明的象征,所以如果沒有聖明的天子,則隱匿不出現。
凡類似鳳凰的彩色犬烏,大多是鳥類之孽。
當時安帝相信中常侍樊豐、江京、阿母王聖以及外戚耿寶等人的誣陷,將太尉楊震免官,廢太子,改封為濟陰王,這是不明智的災異。
章帝末年,號稱鳳凰一百四十九次出現。
當時正直的大臣何敞認為,像鳳凰似的怪鳥,在宮殿之上翱翔,是天子不明察。
史官認為此後章帝去世,是此事的應驗。
宣帝、明帝時期,彩色鳥群翱翔在官殿之上,賈逵認為這是胡人歸降的征兆。
當時二帝多行妥善的政令,雖然有過失,但不致于政治衰敗,到二帝末年胡人二十萬口歸順,正是此事的驗證。
安帝時期,羌人、胡人在境外反叛,邪惡小人在朝廷興起,正是鳥禍之時。
《樂時圖征》說︰五種鳳烏都是五色斑斕的,其中瑞烏一種,禍烏四種。
桓帝元嘉元年十一月,濟陰郡己氏縣出現彩色大烏,當時認為是鳳凰。
此時政治腐敗,梁冀把持朝政徇私枉法,桓帝寵愛亳後,正是烏禍之時。
璽帝光和四年秋季,新城縣出現彩色大烏,群烏追隨其後,當時認為是鳳凰。
此時靈帝不關心朝政,常侍、黃門把持政權,正是鳥禍之時。
群烏的本性,是見到色彩斑斕的烏,喜好聚集而觀,甚至于沒有見過猶頭鷹的麻雀,突然見到時還會聚集觀看。
中平三年八月問,懷陵上空有一萬余只麻雀,先是極其悲哀地啼嗚,隨後互相爭斗而死,都頭部折斷,懸掛在樹枝枳木棘木之上。
到中平六年,靈帝去世,大將軍何進因靈帝內寵宦者,外親小人,積惡已經很久,準備將這些人全部糾舉罷任,以更新朝政,而何太後遲疑不決,事情長時間不能決定。
何進出宮,在尚書省被殺,有關官員藉此清洗殺戮,高官厚祿者掃蕩無遺。
陵墓是高大的象征。
上天的告誠仿佛是說︰眾位身居高位而享有豐厚俸祿者,將自相殘害直至滅亡。
桓帝建和三年秋季七月,北地郡廉縣天降肉,肉似羊肋,有的肉塊大如手掌。
逭近似赤色凶兆。
當時梁太後代理朝政,太後之兄梁冀把持政權,冕殺漢朝良臣原太尉李固、杜喬,天下人都焉他們感到冤屈。
其後梁氏舉族被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