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y u
注解︰手也。象形。此u今之右字。不言又手者,本兼 又而言,以屮別之。而又專謂右,猶有古文尚書而後有今文尚書之名,有後漢書而後有前漢書之名,有下曲禮而後有上曲禮之名也。又作右而又為更然之詞。谷梁傳曰︰又,有繼之辭也。三指者,三岐象三指。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以指記數者,或全用,或用三。略者言其大略。于救切。古音在一部。凡又之屬皆從又。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又部
右y u
注解︰助也。從口又。又者手也。手不足,以口助之,故曰助也。今人以左右為 又字,則又制佐佑為左右字。于救切。古音在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二卷□口部
n p115上
注解︰臂上也。臂,手上也。古假弓為,二字古音同也。傳易者江東 臂子弓。 ,姓。臂,名。子弓,字。名臂故字。左、b梁邾黑肱,公羊作黑弓。鄭公孫黑肱,字伯張。則肱u弓也。從又,從古文。小篆以么太古,故加又。古薨切。六部。么,古文,象形。象曲肱。肱,或從肉。今皆作此。【注】或從肉原誤作左或從肉。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又部
叉ch
注解︰手措相錯也。謂手指與物相錯也。凡布指錯物閑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頭皆曰叉,是以首笄曰叉,今字作釵。魚部 下雲︰大如叉股。譙周異物志曰︰涪陵多大龜,其甲可以卜,其緣中叉似 瑁,俗名曰靈叉。劉逵注蜀都賦、常璩述華陽國志、郭□注爾雅皆用其語。緣中叉,謂緣可為釵也。今爾雅注訛作緣中文似 瑁,俗呼為靈龜。自賈公彥周禮疏所引已然矣。從又一,此字今補。象指閑有物也。象叉之形。初牙切。古音在十六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又部
□zh o
注解︰手足甲也。□、爪古今字。古作□,今用爪。禮經假借作蚤。士喪禮︰蚤B如他日。士虞禮︰浴沐櫛搔B。搔或為蚤,曲禮︰大夫士去國不蚤 。蚤皆u□字也。鄭注皆雲︰蚤讀為爪。讀為者,易其字也。不易為□而易為爪,于此可見漢人固以爪為手足甲之字矣。釋名曰︰爪,紹也。筋極為爪,紹續指端也。亦不作□。從又,象□形。側狡切。古音在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又部
父f
注解︰巨也。以疊韻釋之。家長率者。率同□*,先導也。經傳亦借父為甫。從又舉杖。學記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故從又舉杖。扶雨切。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