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篇段篇第四

類別︰子部 作者︰明•張紳 書名︰法書通釋

    (變化、風神)

    古人寫字,政如作文,有字法,有章法,有篇法,終篇結構,首尾相應,故雲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主,起伏隱顯,陰陽向背,皆有意態。至于用筆用墨,亦是此意,濃淡枯潤,肥瘦老嫩,皆要相稱。故羲之能為一筆書,蓋謂序自永字至文字,筆意顧盼,朝向偃仰,陰陽起伏,筆筆不斷,人不能也。書評稱褚河南字里金生,行間玉潤,以為行款中間所空素地亦有法度,疏不至遠,密不至近,如織錦之法,花地相間,須要得宜耳。筆勢圖雲︰每書欲十遲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用,十起五伏。智果心成頌曰︰統視連行,要在相承起伏。

    張懷雲︰隨字轉變。謂如蘭亭之字,各變體也。

    孫過庭雲︰數畫並施,其形各異。眾點齊列,為體互乖。又雲︰一點成一字之規,一終篇之準,違而不犯,和而不同。

    張彥遠雲︰草書體勢,一筆而成,血脈隔行不斷。王子敬明其深旨。陸探微亦作一筆畫,連綿不斷。此知書畫用筆同矣。

    張敬玄雲︰法成之後,字體各有管束。一字管兩字,兩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兩行,兩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紙。遞相管束,不論多少。

    蔡希綜法書論雲︰每書一紙,或有重字,亦須字字意殊。故何延之雲︰右軍蘭亭,每字皆構別體,蓋其理也。又雲︰夫始下筆須藏鋒轉腕,前緩後急,字體形勢,狀如蟲蛇,互相鉤連,勿令其斷。

    姜堯章雲︰下筆之初,有搭鋒,有折鋒,一字之體,定于初下筆。凡作字,第一字多是折鋒,第二三字承上筆勢,多是搭鋒。若一字之間,右邊是折鋒,應左其故也。又有平起如隸畫,藏鋒如篆畫,大要折搭多精神,平藏善含蓄。

    陳伯敷雲︰篇段平起伏,六分之,一平,其三起,最後二分伏。平者圓穩而平畫多也,起者振起而仰畫多也,伏者收斂而偃畫多也。


如果你對法書通釋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法書通釋》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