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寫字,先看文字宜用何法。如經學文字,必當真書,詩賦之類,行草不妨。又看紙筆卷冊合用字體,大小務使相稱。然後尋古人寫過樣子,如小楷有黃庭、樂毅、畫贊、曹娥,各自法度不同。今所寫當用何者為法,凝神存想,乘興下筆,立一字為一篇之主,分其章,辨其句,為之起伏隱顯,為之向背開合,為之映帶變換,情狀可以生,形勢可以定,始可言書矣。唐韓方明授筆要說雲︰欲書先當想,看所書一紙之中是何詞句,言語多少,及紙目相稱,以何等書與今書體相合,或真或行或草,與紙相當,有難書之字,預須心中布置。今擇漢魏而降,以及晉唐遺刻之美者,真行草書,以類相從,列為十等,具錄于後。
◎真書
古無真書之名,所謂隸書、楷書、正書是也。鍾、王楷書,皆是隸法,唐之歐、顏,猶存此意。近代不知此法,俗札生矣。
茹府君碑(歐陽率更猛銳處似之。)
鍾太傅戎路表、力命表(真、行)、 薦焦季直表、宣示帖
王M祥除表
王右軍曹娥誄、樂毅論、黃庭經(真、行)、軍畫像贊
王大令洛神賦(真、行)
陶隱居瘞鶴銘
王玄宗王先生碑(一刻作徐嶠之書)蕭子雲書列子
歐陽詢經、姚篩恭公碑、更尊勝咒、化度寺碑、虞溫公碑、西林寺碑、九成宮碑、丹州刺史碑、
皇甫君碑、溫彥博碑 歐陽通道因法師碑
褚河南孟法師碑、陰符經 (真、行)、孟法師碑、聖教序、倪寬贊
張長史祝府君碑、郎官石記
陶隱居舊館壇碑、瘞鶴銘
王玄宗王先生碑
顏光祿麻姑壇記、中興頌 (已上小楷)、多寶塔銘、中興頌、 放生池、離堆記、畫像贊、
夫人碑、麻姑壇記大中小三等
柳諫議王播碑 (已上中楷)、魏謨碑、頭陀寺碑、玄秘銘 (已上大楷)
虞永興孔子廟堂碑、孔穎達碑、破邪論 、昭仁寺碑
◎章草
史游急就章 永初竹簡 張芝八月九日 韋誕七月帖 皇象文武帖 索靖月儀
索靖急就章 王右軍三月廿四日 王大令豹奴 孤不度德 亮曰董卓 荊州七月廿六日
曹子建賦 蕭子雲出師頌
◎飛白
真行字雖真書,而筆意行動。
鍾太傅力命表 鍾太傅墓田丙舍 鍾太傅昨疏憂虞 王右軍蘭亭記 王右軍黃庭經
王右軍霜寒 王右軍告誓文 王大令保母磚、洛神賦 永 師歸田賦 王僧虔劉伯寵帖
李北海娑羅樹、岳麓寺、雲麾將軍
◎行書
鍾太傅雪寒、白騎遂 王右軍旦極寒、玉樹、快雪 張從申玄靜碑 (又福興寺碑)
唐明皇脊令頌 僧懷仁聖教序
行書以行為草,蓋結體錯綜,似乎草書結體起止。行書此體最少,歐、顏草書多是此種。
王右軍奄至、慈陰、穆松、宰相安和 王大令阮新婦 顏光祿爭坐位 顏光祿祭伯佷文起草 虞永興汝南公主墓銘草
◎行兼草
王大令相過、授衣帖、鄱陽帖、鵝群帖、辭尚書令表 謝太傅八月五日 顏光祿鹿脯帖
◎草書
王右軍十七帖、破羌帖 閣帖諸草書 (內除偽帖) 永禪師歸田賦、千字文 孫過庭書譜
李懷琳絕交書 唐人月儀
逸草。此類多是張史書。
王大令鄱陽 鵝群 知汝殊愁 玄度時來往 桓江州助汝 張華得書為慰 奉對
承足下 奉黃柑 小佳等大字草書
(以上前輩鑒出,非大令書,然可為今日吊字之法。)
藏真自敘千文 雜體。此等不可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