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堅性封植

類別︰子部 作者︰宋•趙時庚 書名︰金漳蘭譜

    草木之生長亦猶太焉,何則?人亦天地之物耳,閑居暇日,化游逸豫,飲膳得宜。以蘭而言之,其一盆盈滿,自非六七載莫能至,此皆由夫愛養之念不替,灌溉之功愈久,故根與土合性,與壤俱然,後森郁雄健,敷暢繁麗,其花葉蓋有得于自然而然者。合焉欲分而折之,是裂其根蒙,易其沙土,況或灌溉之失時,愛養之乖宜,又何異于人之饑飽,則燥濕干之,邪氣乘間人其榮衛,則不免有所侵損。所謂向之寒暑適宜、肥瘦得時者,此豈一朝一夕之所能成也?故必于寒露之後立冬以前而分之,蓋取萬物得歸根之時,而其葉則蒼,根則老故也。或者于此時分一盆吳蘭,欲其益之端正則不忍擊碎,因剔出而根已傷,暨三年培植始能楊茂,予今深以為戒。欲分其蘭而須用碎其盆,務在輕手擊之,亦須緩緩解析其交互之根,勿使有技斷之失。然後選南叢取出積年腐蘆頭,只存三年者,每三蓖作一盆,盆底光用沙填之,即以三蓖叢之互相枕藉,使新蓖在外,作三方向,卻隨其花之好肥瘦沙土從而使之。盆面則以少許瘦沙覆之,以新汲水一勺定其根。更有收沙曬之法,此乃又分蘭之至要者。當預于未分前半月,取土篩去瓦礫之類,曝令干燥。或欲適肥。則直淤泥,沙用便糞夾和,攤曬之,候干或復濕,如此十度,視其燥,更須篩過,隨意用。蓋沙乃久年流聚,雖居水濕之地,而蘭之驟而分拆失性,須假以陽物助之,則來年叢蓖自長,與舊叢比肩,此其效也。夫不知收曬之宜,用積淹之沙,或憚披曝,必至贏弱而黃葉者亦有之,蓖之不發者有之。積有日月,不知體察,其失愈甚,候其已甦方始易沙滌恨,加意調護,冀其能復,不亦後乎?抑又知其果能復焉?如其稍可痊活有幾,何時而獲遂本質邪?故深為愛惜之,因並為之言曰︰與其既損之後而欲復全生之,寧若于未分前而必欲全生之,豈不省力?今逐品所以宜沙土開列于後。

    陳夢良,以黃淨無泥瘦沙種,而切忌肥,恐有靡爛之失。

    吳蘭、潘蘭,用赤沙泥。

    何蘭、蒲統領、大張青、金稜邊,各用黃色粗沙和泥,更添紫沙、赤沙泥種為妙。

    陳八尉、淳監糧、蕭仲和、許景初、何首座、林仲孔、莊觀成,乃下品,任意用沙。

    濟老、施花、惠知容、馬大同、鄭少舉、黃從兄、周染,宜溝壑中黑沙泥和類壤種之。

    李通判、灶山、朱蘭、鄭伯善、魚,用山下流聚沙泥種之。

    夕陽紅以下諸品,則任意栽種。此封植之概論。


如果你對金漳蘭譜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金漳蘭譜》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