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損益
夫仁不儉,有不仁;義不儉,有不義;禮不儉,有非禮;智不儉,有無智;信不儉,有不信。所以知儉為五常之本,五常為儉之末。夫禮者,益之道也;儉者,損之道也。益者損之旨,損者益之理。禮過則淫,儉過則樸。自古及今,未有亡于儉者也。
譯文︰
行仁愛之舉的如果不節儉,就會產生不仁的事情;行義之舉的如果不節儉,就會產生不義的事情;行禮儀之舉的如果不節儉,就會產生違背禮儀的事情;行智謀之舉的如果不節儉,就會出現愚蠢的事情;行誠信之舉的如果不節儉,就會產生欺騙。所以,節儉為仁義禮智信這五常的根本所在,而五常則是節儉的末梢。禮儀,就是不斷的增加,節儉,就是不停的減少。禮儀要增加的東西就是節儉要減少的東西,節儉要減少的東西,就是禮儀要增加的東西。禮儀過度則出現不合乎禮儀的事情,節儉過度則回歸樸素。自古及今,還從來沒有國家是由于節儉而亡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