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社稷  禮樂  異說 論佾食之樂

類別︰子部 作者︰班固(漢) 書名︰白虎通義

    王者食所以有樂何?樂食天下之太平、富積之饒也,明天子至尊,非功不食,非德不飽,故《 傳》 曰︰“天子食時舉樂。”

    王者所以日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時之功也。四方不平,四時不順,有徹膳之法焉,所以明至尊著法戒焉。王者平居中央,制御四方。平旦食,少陽之始也;晝食,太陽之始也;筋食,少陰之始也;暮食,太陰之始也。《 論語》 曰︰“亞飯干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

    諸侯三飯,卿大夫再飯,尊卑之差也。《 弟子職》 曰︰“暮食復禮。”士也;食力無數,庶人職在耕桑,戮力勞役,饑即食,飽即作,故無數。

    【 譯文】

    稱王者用膳時為什麼要有音樂呢?喜歡享用天下的太平與財富的豐饒。表明天子非功業不享用,非德行不飽食。所以《 傳》 里說︰“天子用膳,此時奏樂。”

    稱王的人為什麼每天吃四頓飯呢?表明有來自四方的物品,享受四時的功業。四方不太平,四時不順遂,有減膳的做法。這是用來表明至尊的天子彰明法令和戒律。稱王的人位居中央,統治四方。早晨用膳,這是少陽的開始;上午用膳,這是太陽的開始;下午用膳,這是少陰的開始;晚上用膳,這是太陰的開始。《 論語》 里說︰“亞飯(做第二頓飯的廚師)干到了楚國,三飯(做第三頓飯的廚師)繚到了蔡國,四飯(做第四頓飯的廚師)缺到了秦國。”

    諸侯一天三頓飯,卿、大夫一天兩頓飯,這是尊貴與卑賤的等級。《 管子• 弟子職》 里說︰“晚飯與早飯禮節一樣。”這是說的士。靠力氣吃飯的人沒有次數。庶人的職責在于耕種蠶桑,致力于勞動,餓了就吃,飽了就做,所以沒有次數。


如果你對白虎通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白虎通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