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滦阳消夏录三 老僧说法

类别:集部 作者:纪昀(清) 书名:阅微草堂笔记

    有书生嬖一娈童,相爱如夫妇,童病将殁,凄恋万状,气已绝,犹手把书生腕,擘之乃开。后梦寐见之,灯月下见之,渐至白昼亦见之。相去恒七八尺,问之不语,呼之不前,即之则却退。缘是惘惘成心疾,符箓劾治无验。其父姑令借榻丛林,冀鬼不敢入佛地。至则见如故,一老僧曰:种种魔障,皆起于心。果此童耶?是心所招非此童耶?是心所幻,但空尔心,一切俱灭矣。又一老僧曰:师对下等人说上等法,渠无定力,心安得空?正如但说病证,不疏药物耳。因语生曰:邪念纠结,如草生根,当如物在孔中,出之以楔,楔满孔则物自出。尔当思惟此童殁后,其身渐至僵冷,渐至洪胀,渐至臭秽,渐至腐溃,渐至尸虫蠕动,渐至脏腑碎裂。血肉狼藉,作种种色,其面目渐至变貌,渐至变色,渐至变相如罗刹,则恐怖之念生矣;再思惟此童如在,日长一日,渐至壮伟,无复媚态,渐至癕癕有须,渐至修髯如戟,渐至面苍黧,渐至发斑白,渐至两鬓如雪,渐至头童齿豁,渐至伛偻劳嗽,涕泪涎沫,秽不可近,则厌弃之念生矣;再思惟此童先死,故我念彼,倘我先死,彼貌姣好,定有人诱,利饵势胁,彼未必守贞如寡女,一旦引去荐彼枕席,我在生时,对我种种淫语,种种淫态,俱回向是人,恣其娱乐。从前种种昵爱,如浮云散灭,都无余滓,则愤恚之念生矣;再思惟此童如在,或恃宠跋扈,使我不堪,偶相触忤,反面诟谇,或我财不赡,不餍所求,顿生异心,形色索漠,或彼见富贵,弃我他往,与我相遇,如陌路人,则怨恨之念生矣。以是诸念起伏,生灭于心中,则心无余闲。心无余闲,则一切爱根欲根无处容著,一切魔障不祛自退矣。生于所教,数日或见或不见,又数日竟灭。至病起往访,则寺中无是二僧。或曰古佛现化,或曰十方常住,来往如云,萍水偶逢,已飞锡他往云。

    【译文】

    有书生宠爱一个男童,相爱如夫妇一般,一日,男童生病将死,对书生万般的留恋哀婉,凄楚莫名,气绝时,还用手紧紧握着书生手腕不肯舍弃,用力才能分开他们。书生后来夜里能够梦到他,灯光月下能够见到他,渐渐的就连白昼也能见到。和他相距七八尺远,问他也不说话,叫他也不向前,走过去就向后退。由此郁郁而成心病,请人作法画符也无效应。他的父亲只好叫他在寺庙里暂住,冀图清心寡欲,使鬼魂不敢进入佛地。可是到了那里还是能够见到心爱的男童。

    寺里一个老僧说道:“种种魔障,皆起于自心。到底是有这个男童呢?还是你心有所感不是真的有这个男童?告诉你吧,一切都是你心之所幻,只要断除你的妄心,空其所念,一切都能消灭了!”另一个老僧说道:“您对下下智之人说上上智之法,他没有定力,妄心如何可以断除!您好比给他指出了症候所在,可是没有给他对治的药物。”因而此僧对书生说道:“邪念纠缠盘结在一起,如草生根,好比物体在孔洞之中,取之必要用楔子穿通孔洞,等到楔子充满孔洞则物体自然出来。你现在应当思维你宠爱的人死后,他的身体渐渐的变得僵直冰冷,渐渐的变得膨胀肿大,渐渐的变得腐臭污秽,渐渐的变得腐败溃烂,渐渐的变得尸虫蠕动,渐渐的变得脏腑碎裂,血肉狼藉,变幻种种色,其面目渐渐的变成另一种样子,渐渐的变色,渐渐的变得如恶鬼罗刹,这时你就会开始感觉恐怖;再思惟此童像在活着之时,日复一日,渐渐的变得成熟伟岸,不再有娇媚的姿态,渐渐的变得腹大便便,颌下有稀疏的胡须,渐渐的变得胡须修长如同剑戟一样刺人,渐渐的变得面色黑瘦苍老,渐渐的变得白发斑斑,渐渐的变得两鬓如雪,渐渐的变得秃头齿松,渐渐的变得伛偻肺痨,鼻涕眼泪,流涎吐沫,肮脏不可接近,这时你就会开始心生厌弃之念。更加思惟此童先死,所以我思念于他,倘若我先死,他面貌姣好,定有人诱惑,以至于威逼利诱,他未必能像寡妇那样为我保持节操,一旦勾引而去与人床上颠倒狂狼,我在活着时,对我说的种种淫亵话语,对我做的种种淫荡姿态,全部投向那个人,由着他纵情放恣娱乐。从前我与他种种昵爱,如同浮云散灭,都了无踪迹,这时你就会开始心生怨愤嗔怒之念;更加思惟此童像在生时,或者倚仗宠爱,骄横任性,使我不能忍受,偶尔拂逆他的心意,立刻翻脸争执诟骂,或者我财物所剩无几,不能满足他的要求,顿生离异之心,对我脸色冷漠,或者他见人家富贵,抛弃我到了别处,与我相遇,形同陌路,这时你就会开始心生怨恨之念。有了以上这种种念头在心中起伏生灭,那么心就无片刻安闲。心没有多余的闲空,那么一切爱恋之根、欲念之根无处容纳,一切魔障不去摆脱就自行退却了。”

    书生接受了老僧的教诲,几天中,有时见,有时不见,又过了几天,竟然消灭了形迹。等到病愈往寺中拜访,这才知道寺中并没有这两个僧人。有的说是古佛化现,有的说和尚在十方常住,来往如行云,偶尔萍水相逢,很快又云游到别处去了。


如果你对阅微草堂笔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阅微草堂笔记》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