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之什 大雅•靈台

類別︰經部 作者︰尹吉甫等 書名︰詩經

    ——與民同樂的君主有幾多

    【原文】

    經始靈台(1),

    經之營之(2)。

    庶民攻之(3),

    不日成之。

    經始勿亟(4),

    庶民子來。

    王在靈囿(5),

    鹿攸伏(6),

    鹿濯濯(7),

    白鳥(8)。

    王在靈沼,

    於魚躍(9)。

    業維樅(10),

    賁鼓維(11)。

    於論鼓鐘(12),

    於樂闢b(13)。

    於論鼓鐘,

    於樂闢b。

    鼉鼓逢逢(14),

    瞍奏公(15)。

    【注釋】   

    (1)經始︰計劃開始。靈台︰周文王所造,由于造得快,有如神助.所以叫靈台 (2)經︰測量。營︰建造。ゞ攻︰用力工作。(4)亟︰急。 (5)靈囿︰靈台下面養鳥獸的花園。(6)(you)鹿︰母鹿。攸︰語氣助詞, 沒有實義(7)濯濯(zhuo)︰鳥獸毛色潤澤的樣子。(8)(he)︰ 鳥的羽毛白淨的樣子。(9)於︰語氣助同,沒有實義。(ren)︰滿。 (10)(jv)︰掛鐘的直柱子。業︰掛鐘橫梁上的大版。樅(cong) 崇牙,橫梁上像牙一樣的掛鐘的地方。(11)賁:大鼓。︰大鐘 (12)論︰同“倫”,依次(演奏)(13)闢b(bi yong)︰水環山的風景區。 (14)鼉(tuo)鼓︰鼓︰鱷魚皮蒙的鼓。逢逢:和順的鼓聲。(15)︰有 眼珠的瞎子。瞍︰無眼珠的瞎子。公︰同“工”、“功”,這甲指奏樂。

    【譯文】

    開始計劃造靈台,

    先是測量後建造。

    庶民百姓齊努力,

    不多幾天就建成。

    開始計劃本不急,

    百姓如子齊出力。

    文王來到靈囿中,

    母鹿安靜躺伏著。

    母鹿毛色多潤澤,

    白鳥潔淨羽毛白。

    文王來到靈池旁,

    魚兒滿池歡蹦跳。

    鐘鼓支架崇牙聳,

    掛著大鼓和大鐘。

    依次輪流擊鐘鼓,

    君民同樂在闢b。

    依次輪流擊鐘鼓,

    君民同樂在闢b。

    鱷皮大鼓聲和諧,

    盲人樂師奏頌歌。

    【讀解】

    《靈台》大概是中國歷史上較早的提到園林的作品之一。對于研究園林藝術史的人來說,肯定具有史料價值,似乎也可以由此 推斷︰中國園林造園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周時代。不過,我 們的興趣不在這里,而在詩中所述的君主與民同樂。

    君主與民同樂歷來被看作是君王個人德行高尚的表現,也被 看作是政治清明、上下左右關系融洽和諧的標志,以至後來即使 真實情況並非如此,也會有宮迎卜御用文人出來獻媚,制造一些君主德行高尚、與民關系和諧的假象。

    當然,我們的意思並不是說有關周文王的傳說是獻媚取寵的 下臣編造出來的美麗光環。因為文王所處的時代畢竟與後來不同 ——哪怕那是人們理想的、一去不復返的美好時代。推想起來,那 時周代統治者剛走出部族群落,一切都剛剛開始,由部族首領轉 向國家最高統治者,以前作首領時的一些良好德行得以在國家初 創時發揚光大。加上面臨諸多敵對部族虎視眈眈的威脅,要想立 穩足跟,不得不考慮團結一心、同仇敵的大問題。再從個人修 養性格的角度看,的確有修養良好、不貪不婪、性情溫和的統治 者。所有這些加在一起,完全可能造就出像用周文王那樣的賢明君 王。正如詩中所述,平民百姓當真把他當作父母一樣來尊敬、親 近、臣服,甚至連鳥獸蟲魚都能深明其中緣由,從而歡欣雀躍 (是文學夸張,還是獻媚取寵?)。此情此景,怎不令人羨慕?

    可惜這種好時光一去不復返了。後來的君主們再也不可能 與老百姓天然的親和關系,即使某個人想這樣做,制度也不會允 許、治人者和被人治者的距離拉開了,矛盾出現了,怨恨產生了。 在後人的心目中,周文王的時代幾乎就是一個神話。


如果你對詩經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詩經》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