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二年,裴休等二十三人登制科。時劉 對策萬余字,深究治亂之本,又多引《春秋》大義,雖公孫宏、董仲舒不能肩也。自休已下,靡不斂衽。然亦指斥貴幸,不顧忌諱,有司知而不取。時登科人李 詣闕進疏,請以己之所得,易 之所失,疏奏留中。 期月之間,屈聲播于天下。
乾符中,蔣凝應宏辭,為賦止及四韻,遂曳白而去。試官不之信,逼請所試,凝以實告。既而比之諸公,凝有得色,試官嘆息久之。頃刻之間,播于人口。或稱之曰︰“白頭花鈿滿面,不若徐妃半妝。”
貞元中,樂天應宏辭,試《漢高祖斬白蛇賦》,考落。蓋賦有“知我者謂我斬白帝,不知我者謂我斬白蛇”也。然登科之人,賦並無聞,白公之賦,傳于天下也。
論曰︰無義而生,不若有義而死;邪曲而得,不若正直而失。雖抱屈于一時,竟垂裕于千載者, 得之矣。比夫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者,白得之矣。麟肝鳳髓,不登于俎者,其惟蔣君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