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段鑒析 傳八   齊家先修身

類別︰經部 作者︰曾參 書名︰大學

    【原文】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ヾ,之其所賤惡 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ゝ而闢焉,之其所敖情ゞ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々。”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注釋】

    ヾ之︰即“于”,對于。闢︰偏頗,偏向。ゝ哀矜︰同情,憐憫。ゞ敖,驕做。惰︰怠慢。々碩︰大,肥壯。

    【譯文】

    之所以說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養自身,是因為人們對于自己親愛的人會有偏愛;對于自己厭惡的人會有偏恨;對于自己敬畏的人會有偏向;對于自己同情的人會有偏心;對于自己輕視的人會有偏見。因此,很少有人能喜愛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點,厭惡某人又看到那人的優點。所以有諺語說︰“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壞,人都不滿足自己莊稼的好。”這就是不修養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讀解】

    在這里,修養自身的關鍵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正己,然後 正人。 儒學的進修階梯由年向外展開,這里是中間過渡的一環。在此之前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在個體自身進行,在此之後的齊家、治國、平天下開始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家庭走向社會,從獨善其身轉向兼善天下。當然,其程序仍然是由內逐步外推︰首先是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家庭和家族,然後才依次是國家。天下。正因為首先是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家(家庭和家族),所以才有一個首當其沖的克服感情偏私的問題。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 美國人說,“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德國人說︰“人無國王、庶民之分,只要家有和平,便是最幸 福的人。”法國人說得更好︰“對于亞當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于亞當的後裔而言,家是他們的天堂。”(伏爾泰語)家是永恆的話題。但是,如果你不排除偏私之見,修身正己以正人,你就不能管理好這個你所擁有的天堂和樂園,就會像有人所告誡的那樣︰“壞家庭無法養育我們純潔的靈魂,倒有可能成為我們自掘的墓場。”天堂不就變成地獄了嗎?


如果你對大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大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