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七德八戒

類別︰子部 作者︰(宋)甦軾 書名︰東坡志林

    鄭太子華言于齊桓公,請去三族而以鄭為內臣,公將許之,管仲不可。公曰︰「諸侯有討于鄭,未捷,苟有釁,從之不亦可乎?」管仲曰︰「君若綏之以德,加之以訓辭,而率諸侯以討鄭,鄭將覆亡之不暇,豈敢不懼?若總其罪人以臨之,鄭有辭矣。」公辭子華,鄭伯乃受盟。

    甦子曰︰大哉,管仲之相桓公也!辭子華之請而不違曹沫之盟,皆盛德之事也,齊可以王矣。恨其不學道,不自誠意正身以刑其國,使家有三歸之病而國有六嬖之禍,故桓公不王,而孔子小之。然其予之也亦至矣,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孟子蓋過矣。吾讀《春秋》以下史而得七人焉,皆盛德之事,可以為萬世法,又得八人焉,皆反是,可以為萬世戒,故具論之。太公之治齊也,舉賢而上功。周公曰︰「後世必有篡弒之臣。」天下誦之,齊其知之矣。田敬仲之始生也,周史筮之,其奔齊矣,齊懿氏卜之,皆知其當有齊國也。篡弒之疑,蓋萃于敬仲矣,然桓公、管仲不以是廢之,乃欲以為卿,非盛德能如此乎?故吾以為楚成王知晉之必霸而不殺重耳,漢高祖知東南之必亂而不殺吳王濞,晉武帝聞齊王攸之言而不殺劉元海,苻堅信王猛而不殺慕容垂,唐明皇用張九齡而不殺安祿山,皆盛德之事也。而世之論者,則以為此七人者皆失于不殺以啟亂,吾以謂不然。七人者皆自有以致敗亡,非不殺之過也。齊景公不繁刑重賦,雖有田氏,齊不可取;楚成王不用子玉,雖有晉文公,兵不敗;漢景帝不害吳太子,不用晁錯,雖有吳王濞,無自發;晉武帝不立孝惠,雖有劉元海,不能亂;苻堅不貪江左,雖有慕容垂,不能叛;明皇不用李林甫、楊國忠,雖有安祿山,亦何能為?秦之由余,漢之金日,唐之李光弼、渾之流,皆蕃種也,何負于中國哉?而獨殺元海、祿山!且夫自今而言之,則元海、祿山死有余罪,自當時而言之,則不免為殺無罪。豈有天子殺無罪而不得罪于天者?上失其道,涂之人皆敵也,天下豪杰其可勝既乎?漢景帝以鞅鞅而殺周亞夫,曹操以名重而殺孔融,晉文帝以臥龍而殺嵇康,晉景帝亦以名重而殺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殺王  牒籩饕砸е遠濱曬猓 鋪 諞在叨崩罹郟  笠砸е遠迸嵫祝 瀾砸暈 且病4稅巳甦擼 筆敝 瞧穹怯槍嘎遙 胗竊 ! 簧秸咄  烤靡櫻 樂 猿砂  欠且玻」史蚴壬比甦擼 匾緣撕畈簧背游 謔怠R緣酥   薰噬貝蠊  鉤司俟鷸  渫霾揮俸 課嵋暈轎 煜氯繆 槍嘎胰綬 貉 還髕鵓右常 諫 眩 諫髟諼床  埃 ┬諞巡  蟆=裎嵊嗆 捕確つ梗 僑燃捕確仕歟 蠆 醋鞫┤比艘印1稅巳甦擼 暈床《┬咭病


如果你對東坡志林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東坡志林》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