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麟之為靈ヾ,昭昭也ゝ。詠于《詩》ゞ,書于《春秋》々,雜出于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ぁ也。
然麟之為物,不畜于家あ,不恆有于天下ぃ。其為形也不類い,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則雖有麟,不可知其為麟也。角者吾知其為午,鬣者吾知其為馬ぅ,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為犬、豕、豺、狼、麇、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則其謂之不祥也亦宜。
雖然,麟之出,必有聖人在乎位,麟為聖人出也。聖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聖人,則謂之不祥也亦宜。
注釋︰
ヾ麟︰傳說中的獸名。似鹿而大,牛尾。馬蹄,有一角。靈︰靈異。
ゝ昭︰明白。
ゞ《詩》︰《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國風•周南》中有《麟之趾》一篇。
々《春秋》︰《春秋•哀公十四年》記載︰“西狩于大野……獲麟。”,傳說孔子作《春秋》,因此絕筆。
ぁ祥︰吉祥或凶險的預兆,又專指吉兆,引申為吉祥。
あ畜︰養。
ぃ恆:常。
い不類︰不像,不相似。
ぅ鬣(li )︰某些哺乳動物頸上生長的又長又密的毛。
譯文:
麒麟是靈獸,這是十分明顯的事。《詩經》詠頌它,《春秋》里記載著它,它還出現在眾多的雜記、傳記之類的書中。連婦女和小孩都知道它是吉祥的象征。但是麒麟雖然是吉祥的象征,但是不能養在家里,天下也不常見。麒麟的外形也不為人所辨識,(它的外形)不像馬、狗、豬、豺、狼、麋、鹿。既然這樣,雖然有麒麟出現在人間,一般人也不知道這是麒麟。看到它的角,就以為它是牛;看到它鬣毛,就以為它是馬;看到它像狗、豬、豺狼、麋鹿,就以為它是狗、豬、豺狼、麋鹿。不能辨識麒麟,則看見麒麟的時候,說它是不祥之物也可以。雖然,麒麟出現之時,天下一定有聖人在。聖人就一定能夠辨識麒麟。麒麟果然不是不祥之物。有人說︰“麒麟之所以是麒麟, 是因為它注重的是德行而不是外表。如果麒麟出現在聖人不在的時候,那麼麒麟不被人所知道,被視為不祥之物也是理所當然的。
賞析︰
此文公借題自寫,有如龍、馬之說。且文凡四轉折,矯變不測,如生龍活虎,可為平鈍者藥石。凡文,斷無無故而作者,文公之人與文,真所謂祥麟威風,爭先睹之者。此必是下第,人不知其文,或以無人薦之,故有感而作此。不然,不病而呻,不哀而淚,吾所未見也。唐荊川曰︰以 “祥”、“不祥”三字作眼目。《輯注》評︰前以知論麟之祥不祥,謂之不祥者,人之咎也,麟無與焉;後以德論麟之祥不祥,謂之不祥者,麟之咎也,人何責焉。四段歸重末段,人不知麟,我偏責麟。明是翻案文字,而公之用意深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