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靈官

類別︰集部 作者︰蒲松齡 書名︰聊齋志異

    朝天觀道士某,喜吐納之術。有翁假寓觀中,適同所好,遂為玄友。居數年,每至郊祭時,輒先旬日而去,郊後乃返。道士疑而問之。翁曰︰“我兩人莫逆,可以實告︰“我狐也。郊期至,則諸神清穢,我無所容,故行遁耳。”又一年,及期而去,久不復返。疑之。一日忽至。因問其故。答曰︰“我幾不復見子矣!曩欲遠避,心頗怠,視陰溝甚隱,遂潛伏卷甕下。不意靈官糞除至此,瞥為所睹,憤欲加鞭,余懼而逃。靈官追逐甚急。至黃河上,瀕將及矣。大窘無計,竄伏溷中。神惡其穢,始返身去。既出,臭惡沾染,不可復游人世,乃投水自濯訖,又蟄隱穴中幾百日,垢濁始淨。今來相別,兼以致囑︰君亦宜隱身他去,大劫將來,此非福地也。”言已,辭去。道士依言別徙。未幾而有甲申之變。

    【譯文】

    朝天觀道士某,喜好吐納修煉之術。有個老翁在道觀里借住,恰巧所好相同,就成了道友。住了幾年,每到祭天地的郊祀之時,老翁就提前十天離開,郊祀後才回來。道士疑惑就問他。老翁說︰“我們兩人情投意合,可以把實情告訴您︰我是狐狸。郊祀日期到來,諸神就清理污穢,我無處容身,因而暫且躲避一下。”又一年,老翁按時離去,很久沒有返回。道士為之疑惑。一天老翁忽然來到。就問他沒有如期返回的原因。老翁回答︰“我幾乎再也見不到您了!往日想要躲得遠遠的,可心里有點兒懶,看見陰溝相當隱蔽,就潛伏在陰溝口的無底壇子之下。不料靈官清除穢物來到這里,一眼就看到了我,氣得舉鞭要打,我懼怕而逃。靈官追逐非常急迫,到黃河岸邊,差不多要趕上。我窘迫沒轍,就竄伏在廁坑里。神嫌我骯髒,才轉身離去。我出來以後,沾著穢物染著臭味,不可以又在人間交游,就跳進水里洗濯完畢,又在洞穴里蟄居隱匿差不多一百天,骯髒污濁才淨盡。今天來向您告別,兼致囑咐︰您也該到別處去藏身,大劫難即將到來,這里不是福地呀。”說完,就告辭走了。道士听從了他的話遷移到別處去。沒過多久就有明朝滅亡的甲申之變了。


如果你對聊齋志異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聊齋志異》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